双碳这半年一直是市场主流热点,从一开始的参股碳交易所到后来的森林碳汇,再到近期的CCER,资金关注从一个缥缈的纯题材炒作到开始关注实质的业绩增量预期,而碳资产管理公司一直是资金鲜有关注,一来标的有限,二来英大的解禁抛压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所以股价这半年一直弱后于板块几乎横盘走势,但是双碳主流政策性题材,经过分析之后才发现碳资产管理公司其实是最受益的一大分支。这里再次简单梳理一下碳行业,其产业链比较简单,包括交易所,包括碳资产管理公司,包括第三方审定机构,清洁能源运营商等,可以获得CCER的企业,包括节能服务运营商,除了交易所和第三方审定机构,很少在二级市场有机会以外,其他这些都可以找到一些不错的公司,建议大家关注一下,如果后续把碳交易的群体继续扩大到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那么整个市场的潜在空间就更大了,毕竟政府双碳意愿跟目标摆在那,后面二三十年整个经济格局都会围绕着双碳在发展,这也是经济转型的必然出路,发展科技跟消费,传统碳排放大户后面大鱼吃小鱼,小鱼小虾逐步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在这个版块里,我们最看好的是碳资产管理公司,因为第一个它是新增的需求,第二,它是轻资产,没有重资产。第三,它的需求量很大,根据我们测算,如果考虑交易佣金,考虑CCER项目,考虑盘查等,这个市场就有百亿,我还没有考虑碳托管、质押业务,如果这些也考虑,我们觉得每年千亿市场需求完全不成问题。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不错的机构开始做一些碳金融,比如信托、基金、质押、托管。在碳资产管理公司里面,我们罗列了一些,我们把CCER备案书的项目都罗列了一下,最后发现在全国排名前十的公司,在上市公司中,置信碳资产是唯一一家公司,所以建议大家重点关注一下这个公司,只要碳市场风起,置信碳资产股票,大家可以重点关注。[淘股吧]
这几个月以来,国网英大在双碳方面的动作频频,简单罗列下:

3月9日,英大信托作为受托管理人、发行载体管理机构,携手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设立的“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碳中和债)”成功发行。该项目规模17.5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融资租赁项目,创新绿色金融新模式,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该项目为国内首单“碳中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被授予绿色等级最高级G-1级。项目资金最终投向于3个水力发电、2个风力发电和1个光伏发电清洁能源项目,预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36.27万吨,标准煤节约114.63万吨,二氧化硫减排1.75万吨,碳减排效果明显。
4月8日,“英大证券-中广核风电绿色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成功发行设立,产品规模10.12亿元。该资管计划为英大证券首单落地的绿色“双碳”主题金融产品,由英大证券担任计划管理人,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作为投资者和托管人,委托资金主要投向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受让的下属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补贴应收账款。
4月29日,英大汇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及北京太铭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碳资产保理签约仪式。至此,国内首单以碳资产为质押的保理业务落地。根据协议,英大碳资产及太铭咨询作为碳保理业务的首批客户,将共同完善保理行业对碳资产的融资定价机制,确认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资产折扣率,为保理业务绿色发展提供成功案例。
5月10日,华证国网英大碳中和指数由上海华证指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与国网英大长三角金融中心合作编制开发,指数标的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空间,根据源头减排、环保监测、能源升级等碳中和发展路径,结合华证ESG评价体系、上市公司碳数据以及英大碳资产绿色评价体系,选择100只及300只股票作为碳中和以及碳中和300指数样本,反映在碳中和领域起到关键作用的上市公司的长期表现。
此外,英大证券旗下的英大期货未来也是随时可以介入到碳交易的期货市场中来。
第二,清洁能源运营商,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申请CCER获得一些额外利润,这些利润完全是额外的。这里面我们计算了一下,对于风电来说,可能提升净利润大概能达到12%,光伏能达到9%,水电达到20%,相对来说光伏和风电比较好一些,因为水电在CCER接纳程度可能相对差一点。另外还有一些生物质发电,比如凯迪生态,还有(长兴)集团,还有热电联产,如(黎生)股份,还有甲烷回收等公司,未来都是有可能从碳市场受益。

这个市场最后会诞生什么样企业呢?我们把海外一些大企业曾经做CDM,或者做欧洲CCER企业,比较牛的企业,跟大家分享一下,包括这个是(易可环境),它当年在2005年,在碳市场启动时,他们家也在伦敦交易所上市。IPO募集8000万欧元,到2009年时,碳市场管理行业非常火热,1.98亿美元被摩根大通收购了。它做的一些东西,除了去卖,去自己开发CCER,他也做事,远期还可以做一些节能减排项目,一般情况下,碳资产管理公司,还有清洁能源运营商,以及节能管理,都基本上是一条龙服务,这是国际大惯例。我们看另外一个公司叫(凯莫克),这个公司也是这样的,在碳市场辉煌时,收入和利润都快速上涨,所以我们选股时最看好的是碳资产管理公司,其次是清洁能源运营商,如果你既有碳资产管理公司,又有清洁能源运营商,如还有节能减排能力,我觉得这个公司应该是我们最看好的,因为它具有成为龙头的可能。第二,它是一条链服务,整个产业链比较齐全,未来会具有竞争优势。

国外英大20年半年报里置信碳资产净利润达到5714万之多,从去年碳均价30/吨测算的话,英大碳资产的CCER额度起码有700万吨左右,如果月底全国碳交所上市,那么这块的资产将继续跟随碳价浮动,因为是政府意志,加上前面几年政策对减排力度的监管加大,碳价基本是只有上涨一条路,如果涨到100/吨,那么这块资产将翻近三倍之多。碳资产管理公司的CCER主要是源于公司协助其他公司做的CCER项目,上市的话是按一定比例将CCER作为项目分成给碳资产管理公司,所以这一块预期有增无减。
英大碳资产已经向国家电网申请受托旗下公司的碳资产管理业务,从目前国网英大集团跟政府的合作等情况看,后续批复基本是板上钉钉,国企的做事风格,大家懂得,肥水不流外人田。

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平台已经上线,其中碳交易软件,英大碳指数,碳金融业务一应俱全。其实碳资产管理公司相当于股票交易的证券公司,基本所有业务都能对应。 其中的碳交易软件应该是目前来看国内碳资产管理公司唯一推出的。
“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上线的同时,一个凝聚了浦东新区政府、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国网英大集团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多方合力的“双碳”战略合作联盟也正式组建。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浦东新区政府将与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在节能降碳、产业发展、环境监测、应急管理、业务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将与上海环交所及国网英大集团长三角金融中心在推动能源碳数据和碳资产管理、碳市场交易、碳金融服务的创新融合上积极合作,力争打造立足上海、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能源权益交易平台和能源“双碳”监测平台,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助力碳交易体系建设。英大层面是政府主推也是主要的合作对象,而英大的双碳业务也都是在碳资产管理公司下运作的,加上其固有的金融背景,无疑拥有天时地利。至于人和,目前得先看解禁机构是否配合了。
一些机构跟上海市政府这个月很多的论坛峰会都在为碳交易所的推出做吹风,而国网英大也是频频亮相。

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2021)”主题为“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将于2021年6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论坛将邀请来自全球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的高层领导、财经界领袖以及著名专家学者,围绕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全球经济金融形势,金融与科创、注册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经济金融数字化转型、金融与生活等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提出具有启迪意义的思路和建议。


一个行业加速发展,必然离不开全产业链组织协调者,也离不开金融的助力。而英大借此双碳东风,背靠国网近水楼台先得月,突出自身专业碳资产管理优势打造成国内双碳的金融平台旗舰,理应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