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聊一下超短背后的源动力-情绪周期,这也是市场近年来趋于同质化后,形成的客观现象,很多模型、套利手法,也是围绕它演化出来的。比如:每次市场高度跌到 4 板时,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次日是会上升的(四板不是绝对,即晋级率的区别),行情也会相对转暖,强点的新周期直接启动 [淘股吧]
举例 艾艾精工
简而之,情绪周期这东西,无它,你用其他方法或也能赚米,但有它,会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市场。

讲情绪周期之前,先讲一下周期,周期这东西,放在不同的载体上,会有不同的体现与应对。

股市这块,宏观点的,放在指数上,有牛熊之分,对应的思维分别就是牛市思维,和熊市思维,反应到市场的大体指导思想上:牛市思维,你常考虑的应是,积极进攻为主、防守为辅,即如何敢于追涨,如何拿住股,平时操作如何尽量多点格局、少卖飞的事情。


而熊市思维,你考虑的应是,等待、防守反击为主,进攻为辅,即何时入场博反弹,常规快进快出、空仓为主基调,如何尽量少接右侧、少接盘的问题。
而其中微观一点的,就是本篇要讲的基于短线情绪为载体的情绪周期,异动新规后,这个虽受上面指数走势以及监管层影响,但本质还是有自己的大小周期运行节奏。

短线市场的赚钱与亏钱效应的产生在此之前,大伙首先需知道短线市场的赚钱效应与亏钱效应是如何产生的?众所周知,我们的 A 股,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存量博弈,两市成交额,很难短期暴涨暴跌,大部分时间是保持平稳流动,6 千亿到万亿,万亿到 6 千亿,都是需要个过程。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内市场的活跃资金就那么多,而这些资金在人的趋利避害天性和群体效应下,会很自然地形成抱团上涨/抱团踩踏,不断循环的赚钱与亏钱效应。具体点的小例子,假如一段时间里场上的玩家,就 10 人。1、刚开始,市场处于刚一轮暴跌退潮后,1 人持仓 9 人空仓的整体恐慌/冰点的状态;2、但各种消息吹风与激进敢死队资金试错下,总有人想去低吸去拉板做突破反复尝试,整体进入 2 人持仓 8 人空仓的混沌试错状态;3、而有一天,不管情绪还是技术形态都突破成功,空仓的部分/先知先觉资金也蠢蠢欲动,但还有不少求稳的人在观望,怕是假突破或者觉得高了,有回踩支撑再买,即来到了变成 5 人持仓 5 人空仓的发展均衡状态;4、均衡终将被打破,而起步发展阶段(市场暂不亢奋低风偏)持币者优先会观望的情况下(除非利好加持),不少信心不够的持筹者往往会先采取行动进行保利,然后市场就进入 3 人持仓 7 人空仓的分歧阶段。5、上面分歧之后,资金面临两选择。有时市场承接不了也无消息助力,就回到了第 2 混沌试错状态,再走 2-5 的过程;有时分歧回踩有支撑,或官方/各种媒体吹风下,3 阶段观望的人也等到回踩机会,开始入场,而 4 阶段保利感到卖飞的人,也会赶紧重新买回,市场整体进入 8 人持仓 2 人空仓的大幅上升/高潮状态。6、大幅上升后,因临时有事/没看盘错过、模式内还是新手胆小等各种原因期间还没上车的 2 个人,正常就有踏空焦急感,想上但又很怕追高被砸,就在等盘中/单日有没有分歧还能转一致逼空的机会,后来终于等到,也上车,市场就来到了大肉/连板数爆棚,10 人持仓 0 人空仓的物极必反绝对高潮状态。7、既然物极必反,6 阶段之后,场上能再接盘的人已忽略不计,即接下来进入获利颇多的一堆持仓者兑现时,无人承接,6 人持仓 4 人空仓的震荡下降状态。8、大势已去暴跌后,又回到了第 1 阶段 1 人持仓 9 人空仓的整体恐慌阶段。
之后,循环往复。通过以上小例子可知,A 股,特别短线,就是持股者与持币者的博弈,反映到操作上,每笔买卖都要把当时持股与持币者的情绪与博弈状态考虑进去,脑袋里要有这种场景,最终每波周期尽量以大的赢面与胜率去从中获利。像之前给大伙贴过的顺控大周期,何时入场退场及其整体仓位,就是个参考
情绪周期的底层规律及情绪节点划分前面内容,不难得出短线情绪周期的三个底层特征:

1、关于情绪:人的天性下,情绪不会在一个状态持续停留,它不是在见顶高潮的路上,就是在低谷恐慌的路上,时间长短不一而已。2、关于周期:一个完整的周期由上升期和下降期组成,上升之后必下降,下降之后必上升,循环往复,只是过程与细节不完全一样。3、关于超短:做超短就是做节奏,顺势而为,择时选对了就成功一半。
所以由这块,得出的大概率宏观操作策略是什么?简单两点:1、身处已进行了一大段的亏钱效应、长的低迷行情中,不气馁,因为黎明就在不远处,且亏钱/低迷行情趋于结束后,紧接着的一波长的赚钱效应/上升新周期,要尽量把握住,打出足够的利润垫。这里要求,经过多个周期的训练后,剑门大伙以后最好都能较好地做到:在上升期重拳出击,在下降期唯唯诺诺,而不是相反的大众面-下降期去重仓出击。2、对应于上面,一段大的赚钱效应、长的上升行情进后,要开始注重高位生态/赚钱效应的变化,赚钱效应/上升期出现趋于结束的迹象时,正常应主动降仓保利,期间稳点空仓,激进轻仓打猎即可,想新推大仓,等待随后的一波大的亏钱效应释放后,再说。这里,常坐过山车,风险趋于释放时,拿高位股不卖的少数铁子,就要更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