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经济面还是政策面,也不乱是实体面,还是虚拟面,都是为了解决当下最为尖锐的矛盾,大矛盾有大政策,小矛盾有小策略,最近消息满天飞,特别是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难免有迷惑性,那么今天就从这个点出发拨云开雾。2021年到目前为止,所面临的的最大的矛盾就是全球通胀,美元超发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疫情过后全球经济的复苏。而最大的政策面,到目前为止就是碳中和,碳中和的目的是缩减落后产能的碳排放,同时寻求具备替代属性的新产能,[淘股吧]
第二矛盾是印度疫情的全面爆发,这不仅对于印度而言是致命性打击,同样对于全球而言都是潜在的恐慌,这里唯一能解决的就是疫苗
第三矛盾,二胎问题,这个下面再说
第四矛盾,朝阳行业的供求不平衡,比如新能源车医美
接下来就去详细分析
顺周期
为什么把通胀放到第一位,而不是疫情。因为即使印度全面爆发,变异,但是对于中国,只要把控好国门,提高国民的防疫意识,还是可以有效控制,不至于引起恐慌。而通胀,是全球性的,无法避免。不在通胀本身上多浪费口舌,直接看市场表现
整个顺周期都在持续涨价,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等。到位前位置,能够影响顺周期的因素我总结为四点,第一,通胀,第二,碳中和,第三,澳洲事件。第四,经济复苏。通胀影响整个顺周期,碳中和对于顺周期而言是减排,间接影响涨价,但产能受限。澳洲事件,主要影响煤炭,钢铁,锂资源,供应受限,影响涨价。经济复苏,下游需求端扩大,但是受制于碳中和,产能减少,供求不平衡,影响涨价。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煤炭,这几个方向,都受上面四个因素的影响,但是煤炭还多一个。就是碳中和的额外影响,电力作为碳中和首推的替代能源,目前发电的方向有几个,火力,水力,新能源等,新能源目前不成气候,水力发电今年因为雨水较少的缘故,所以发电的主体还是落到了火力发电,火力发电的上游就是煤炭。目前还没有到用电高峰期,煤炭价格已经这样了,等到78月份更不用想,所以煤炭这里的逻辑我觉得应该是最直接的
通胀是双刃剑,他不仅能影响市场价格,但同时也能影响市场流动性,再这样的通胀环境下,指望央行释放流动性,不可能,但是会不会收紧,应该也不会。两难地步,所以,资金面不用想,肯定不宽松,那么市场层面就没有爆发大规模主升浪的可能性,指数行情自然不会有,顺周期这么大的体量,没有指数配合,不可能会有太大动作,所以需要等。等央行的信号,如果资金面宽松,券商就会出来配合。参考标的



疫情
这里主要说疫苗,这个是双刃剑,有效上天,无效灭顶。这就是这个方向的瑕疵,容易受消息面影响。但是除了疫苗,还能有什么抵抗新冠。这块中国疫苗逐步被世界认可。但是从板块的发酵来看,属于超跌反弹,超跌反弹和顺周期的主升浪来比,可见一斑。印度疫情加速的世界获取疫苗的需求,如果对疫苗吃不准,可以关注疫苗上游。参考标的,复星[gubar]医药[/gubar],未名医药东富龙楚天科技
二胎
分析了好多次了,简单说下,二胎的问题是为了解决人口不平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鼓励年轻人多生小孩,年轻人要多生小孩,就要想办法降低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同时提高经济收入。二胎概念,炒作的是孩子多了可能带来的附属经济产业链,民生问题,让你把价格炒高了,都还是养不起,逻辑本身自相矛盾
医美
朝阳行业,体量不大,适合在56月份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包括数字货币也一样。唯一的就是目前位置高了,但是这是近期唯一的持续性主线,不可能死,高位的倾向于震荡,看低位怎么补涨
数字货币,
不多说,这块是医美倒下后在目前环境下唯一能发酵的方向,市场从次新股另辟蹊径,不可不说,眼光独到。如果从御银股份发酵,怎么发酵,除了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货币,没有后文了。从次新股下手,除了有数字货币,还有次新股,而次新股又会联想到顺控,顺控又会联想到碳中和,碳中和现在位置也调整差不多了。很容易引起共振
大概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