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A股唯一一个上市公司
营收与净利同增,光威复材三季度盈利同比提升2.37倍。
光威复材(300699)披露三季报。2017年7—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8.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07.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7.23%,而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达到5205.98万元,同比增长291.82%;实现每股收益0.18元。公司第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9%,较上年同期增加1.66个百分点。
事件:

近期*出席军队领导干部会议: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奋斗。央视纪录片《强军》第八集提到光威复材,央视新闻频道栏目走进航空工业沈飞对国产重型歼击机进行了专题报道,解码我国空中主力中坚力量歼11B、歼15、歼16等机型,并揭示高端新材料碳纤维在歼击机上的应用和如何提升空中巨鹰的战力。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航空碳纤维材料的主力供应商之一,多年来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材料保障。

观点:

军民用碳纤维市场相互独立,军用市场进入门槛极高。目前国内碳纤维市场可以明确分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民用领域允许使用东丽、东邦、三菱丽阳等进口材料,而军用领域不仅有保密性要求,对知识产权自主性、技术独立性要求也很高,要求必须使用国产材料,绝无采购外国产品的可能。目前,国内军用碳纤维主要供应商包括光威复材、中简科技、江苏恒神、中复神鹰等公司。康得新目前尚未进入军工市场。根据光威招股说明书,2016年中简科技的碳纤维及织物产量为43.2吨,光威产量为148.2吨。自2014年开始实施工程化应用验证以来,截至2017-06-30,光威复材已连续稳定供货500余吨,供17个型号500多架次机型使用。

目前,任何一家民企要进入军方采购,需要经过立项、方案论证、工程研制、设计定型与生产等阶段,门槛高、周期长。较民用碳纤维而言,军用市场具有更高的进入门槛。同时,产品一旦确定一般就很难更换,主要原因是材料验证周期长、成本高,除非材料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或设备淘汰退出现役。因此,进入军用市场也保证了盈利的持续性。

军用碳纤维用量距全球水平的增长空间至少在7倍以上。目前,国内碳纤维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和工业应用三大领域的用量比例是4%、67%和29%(2015年数据)。2016年我国碳纤维产能达到1.8万吨,而实际产量仅4600吨。从占比看,军工领域2016年所使用碳纤维为4%*4600=184吨。而从全球平均水平看,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是碳纤维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30%,但却贡献了全球50%的碳纤维产值。

以我国目前碳纤维消费结构中仅4%的军工占比和30%的全球水平进行对比,考虑到中国先进战机的生产目标是世界先进行列,未来我国碳纤维的军工占比也将达到30%以上。因此,仅从结构占比而言,可以大致估计我国军用碳纤维行业有至少7倍的增长空间(这个倍数尚未考虑总需求的增长)。

微观增长空间依赖先进战机放量。从微观看,目前碳纤维在军工行业主要用于:导弹、航天、航空。导弹和航天相对而言难以形成批量规模,可能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在航空工业,包括战斗机、直升机、运输机、轰炸机、军用无人机等。一般而言,我国三代机碳纤维用量在3%-5%之间,三代半飞机可能突破10%,四代机可能突破15%。而美国的情况是:1969年美国F14A战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仅有1%,而F-22和F35的碳纤维用量达到24%和36%,B-2隐身战略轰炸机用量占比超过50%。在无人机方面,美国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共用复合材料达65%,X-45C、X-47B、“神经元”、“雷神”等甚至超过90%。

结论:

军用碳纤维具有技术优先 资质准入的高门槛,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盈利前景。光威复材的优势在于:拥有从设备(光威精机)、原料、半成品到成品的全产业链布局,与军方的长期合作关系较为牢固,国家计划扶持2-3家碳纤维巨头等行业政策支持。

公司当前正在实施的T800项目是大概率垄断军方新型号的业务。此前,T300的验证时间根据不同机型约在5-8年,根据目前的情况,新型号可能会缩短时间。光威复材的T800从2014年开始验证,预计在2018年左右取得成果。

假设空重17吨的国产四代战斗机用30%的碳纤维复材部件(约合5吨左右),那么光威复材目前105吨的T800产能可支持四代战斗机每年生产至少20架。如果国产四代战机后期批量生产快速放量,公司的业绩弹性将极为突出。

光威复材是次新股中典型的稀缺垄断高成长标的,军用碳纤维增速较高,同时军转民空间巨大。光威的前景极为光明。
@作手新一 @赵老哥 @金机霸 @炒股养家 @著名刺客 @乔帮主 @湖南人 @包头人 @天狼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