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叠加地区冲突刺激下快速提升的多信号源需求,推动全球 GNSS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2021年全球GNSS下游市场收入达到1990亿欧元,预计到2031年将突破4920亿欧元;GNSS设备全球出货量有望从2021年的18亿台快速增长至2031年的100亿台。区域需求方面,目前亚太地区在设备销售和服务收入方面分别占全球份额35.7%和39.8%,未来十年亚太地区将持续是全球卫导核心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全球九成以上使用GNSS服务的终端使用了GPS提供的服务。据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论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模应用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对标GPS,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国际化发展的具体目标之一,是使全球九成以上的GNSS终端使用北斗系统提供的信号和服务。[淘股吧]

北斗立足亚太,优先服务“一带一路

北斗系统是中国首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据新华网,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北斗以其较低成本、较高精度的特点成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高科技、高性价比公共产品。“十四五”期间,北斗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为海外市场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目前,北斗服务和产品已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在莫桑比克、黎巴嫩、布基纳法索、沙特阿拉伯,北斗广泛应用与各行各业,在亚洲,中俄国际道路运行、萨雷兹湖大坝变形监测、中吉乌公路贯通、中哈原油管道输送、中欧班列的日常运行,北斗高精度定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斗系统自开通以来,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卫星可用性均值优于0.99、连续性均值优于0.999;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经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实测,全球范围水平定位精度约1.52m,垂直定位精度约为2.64m;测速精度优于0.1m/s,授时精度优于20ns,亚太区域精度更优。据新华网,我国今年年底或明年初还将发射两颗北斗组网备份卫星,进一步提升星座稳健性和可用性。

同时,国内核心芯片产品日趋成熟,已形成产业链完整内循环,供给能力快速提升。在国际合作持续深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背景下,北斗系统相应产品、服务增速有望持续向上。

北斗芯片龙头,发力C端市场促增长

北斗星通是国内北斗芯片龙头,高精度芯片国内市占率超60%,B端市场有口皆碑,正在发力C端市场。据北京电视台报道及公司4月投关活动披露,公司面向物联网穿戴设备领域的的超低功耗芯片流片成功,预计2023年实现量产,该款芯片功耗低至10mW,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公司GNSS定位模组与英伟达平台已完成多源融合适配,携手为自主机器人及相关行业应用提供基于精准定位的稳定、高效、便捷的应用开发环境。数据服务方面,公司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已经接入客户开展测试。特别是以提高定位精度为目的的云增强服务、以快速定位为目的的云辅助服务快速发展。$北斗星通(sz0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