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紫金银行的“转型深化年”,该行各条线多点开花,总资产、总存款、总贷款余额继续保持江苏省农商行前列,规模业绩稳居江苏农商行“第一梯队”。

紫金银行总资产,自2019年一季度首度突破2000亿元大关之后,保持平稳增长,进入2022年扩表速度明显加快,年末总资产同比增幅8.74%至2247.22亿元;今年一季度末,总资产跃上2500亿新台阶至2552.75亿元,环比13.6%的增速更是高居42家A股上市银行次席。

紫金银行近年来总资产变动趋势图

资产规模的高速扩张,离不开存贷款的快速增长。2022年末,紫金银行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60%至1759.12亿元,今年一季度末,环比再增12.82%至1984.72亿元,逼近2000亿大关;2022年末,该行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45%至1602.96亿元,今年一季度末,环比再增4.11%至1668.7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以三代社保卡发卡为切入点,通过对接南京市社保数据,为外卖员、快递员等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三代社保卡客户倍增。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三代社保卡累计发卡量达94.2万张,发卡张数和市场占有率居南京市第一。

随着信贷投放再创新高,紫金银行的盈利能力也是“水涨船高”。2022年末,该行实现归属净利润16.00亿元,同比增长5.61%,今年一季度末,实现归属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5.5%;而营收也保持同步增长,2022年末同比增长0.10%至45.07亿元,今年一季度末,同比增长1.54%至10.9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高质量发展的紫金银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2022年,全球1000大银行排名中位列第484位,较上年大幅提升21位;连续三年上榜“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排名较上年提升1位;全国唯一一家获得《亚洲银行家》“年度绿色可持续农商行”。

金融小强观察到,资产规模上台阶的紫金银行并非以牺牲资产质量为代价,该行对资产风险的把控较同行更严苛,对不良认定标准更审慎,银行“生命线”资产质量成色更佳,风险抵御能力持续提高。

2022年,紫金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良实现“双降”。截至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9.28亿元,较年初减少5.05%;不良贷款率1.20%,较年初减少0.25个百分点;而拨备覆盖率较年初增加14.66个百分点至246.66%,资产“安全垫”厚实。

今年一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至1.19%,拨备覆盖率环比再升6.7个百分点至253.36%,双双创出历史最优水平。

紫金银行历年不良贷款率变动趋势图

深挖不良“双降”的背后,是紫金银行正常类贷款金额及比重的提升,次级和损失类贷款占比的下降。

在业内看来,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相较于不良率往往更具前瞻性,因为这一指标体现了关注类贷款向次级类贷款转化的速度。

截至2022年末,紫金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环比大降超过五成至32.48%。这预示着紫金银行的不良贷款生成压力大幅减轻,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银行的对不良的认定标准较严苛,不良贷款偏离度一直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所谓不良贷款偏离度,即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例,通常代表着银行对不良认定的严格程度,偏离度小于100%,往往被视为逾期90天以上贷款已全部计入不良,不良认定较为严格,反之则越宽松。截至2022年末,紫金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比例仅为57.27%。

史上最佳的资产质量是如何炼成的?近期,紫金银行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加强管控,考核到人,按月梳理,公开听证,加大新增不良罚则措施,对不良增幅明显的产品由行长室牵头推进处置。

作为一家区域农商行,紫金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坚持“做小做散”,借助135家营业网点、361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广泛分布于宁镇扬区域的优势,以网格走访为抓手,房易融、微e贷、税微贷、紫金e贷等为突破点,构建起一张全面、深入的三农及小微金融服务网,截至2022年末,信贷客户数同比增长超18%已逼近10万户大关。

信贷客户群体大增,贷款投放自然不小。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至1010.2亿元,同比涨幅18.3%;普惠型农户企业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分别为9.23%、11.86%、9.45%,均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

在公司金融方面,基于地方征信平台归集的多维公共信用数据,该行创新推出“紫信贷”,为企业精准画像,推广“专精特新保”,抢占细分业务市场,拓宽小微融资渠道。

2022年紫金银行成为南京市6家“专精特新保”业务入围银行,“专精特新保”投放突破1亿元,位居全市同业第一。另外,为加快助企纾困步伐,推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研发升级上线集资金结算与OA办公为一体的“银企e+”系统。

在绿色信贷方面,紫金银行将绿色金融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2022年,发放了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加速推广“环保贷”“紫金•苏碳融”,截至年末,绿色信贷突破百亿大关至109亿元,同比增速14.82%。同时还荣获《亚洲银行家》“中国年度绿色可持续农商行”称号,是全国唯一一家获得该奖项的农商行。

在普惠金融方面,顶层设计是紫金银行破局乡村振兴业务的关键。近期,该行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总行层面,将乡村振兴纳入全行十四五战略规划;分支行层面,将乡村振兴服务质效纳入分管零售行长绩效考核,同时纳入零售条线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为提高南京地区农村普惠金融覆盖面,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该行创新推出金陵惠农小额贷。

截至2022年末,已完成465个村社全面授信,建档52.53 万户,授信37.71万户,金额381.98亿元;另外,还与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合作金陵惠农贷,截至2022年末,累计实现用信 3772户,金额46.9亿元,有余额户714 户,贷款余额7.38亿元;与此同时,该行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2022年减免各项手续费621.3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7万户,累计减费让利2.4亿元。

转型赋能的紫金银行,高质量发展轨迹已越来越清晰,这自然难逃机构们的法眼。

据紫金银行公告披露,今年以来,该行共接待了4批超过40家机构调研,其中不乏高毅资产、人保养老金、紫金保险、广发资管等知名机构投资者。

与此同时,多家券商也先后对紫金银行发布研报,均发出“买入”和“增持”评级,对该行投资价值表示看好。中泰证券研报认为紫金银行高增长,低估值;而天风证券研报的对应目标价为3.82 元,较该行最新价空间超过40%。

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紫金银行高管纷纷拿出真金白银轮番增持。据2022年报披露,董事长赵远宽及其他高管合计增持金额超过180万元。

金融小强观察到,对于今年经营目标,“自加压力,敢为人先”的紫金银行,在2022年报中给出了精确到小数点的增速,“2023年存款、贷款和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1.4%、11.2%和10.2%。”这意味着该行存款、贷款和净利润三大硬指标,今年有望超过1959.66亿元、1782.49亿元和17.63亿元,紫金银行高质量增长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