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架无人机振翅飞翔,在景区带着游客的希冀记录下美好瞬间,在农田满载农药完成植保作业……低空经济为生活生产实现了更多新场景。

事实上,今年以来,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壮大,不仅受到中央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地也纷纷出台支持性政策,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北京、南京、安徽、深圳、苏州、沈阳、太仓、武汉、天津、山东、长沙在内已有十余个省市陆续出台有关政策举措。



“各地出台低空经济政策彰显了政府对这一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不仅有利于明确行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这些政策为低空经济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的多样化,加速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地争相加入“低空竞赛”

自2021年2月,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后,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时至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此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元级市场规模。

随着低空经济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地纷纷积极响应,地方相关支持政策在近期密集发布。

5月15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起草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

同日,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发布了《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力争推动南京低空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除此之外,此前亦有相关细化支持举措陆续出台。如安徽省发布了《安徽省支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鼓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低空经济,支持头部企业牵头设立低空经济引导基金;深圳市出台《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企业培育、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示范、基础设施供给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资助。
“各地出台的低空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些政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洪勇指出,低空经济与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密切相关,它通过促进高新技术如无人机、飞行汽车等的应用,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提升了作业效率与服务质量。它将带动航空制造、智能硬件、数据服务、物流配送、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万亿规模市场待开启

可以说,随着多项利好政策的密集发布,低空经济在我国进入了发展加速期。
“从全国情况来看,当下低空经济发展态势呈现出稳步向好的趋势。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以及社会对低空经济价值的认识加深,低空经济产业正在迅速发展,涵盖了航空培训、飞行游览、应急救援、无人机物流、航空制造等多个领域。对于未来低空经济未来的市场规模,我预测将保持快速增长,特别在无人机和航空培训等领域,市场潜力巨大。”产业经济评论家洪仕斌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显示,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将达6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7.6%。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内注册无人机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运营无人机的企业1.9万家;有统计的民用无人机全年飞行2311万小时,同比增长11.8%。

东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低空经济作为资本市场的新主题,被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领域,有望成为今年投资的主线。我国低空经济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过长期积累,国家需求明确、政策法规支持加强、供应链完善、技术基础扎实,多条件共振,为低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新领域的投资行情通常经历从初期的普遍上涨到回归理性,再到市场的重新评估和确认,最后可能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事实上,随着利好政策频发,低空经济已经成为了深受市场追捧的投资热点。近期低空经济概念持续走强掀起涨停潮,

$奇德新材(sz300995)$
$嘉欣丝绸(sz002404)$
$吉林化纤(sz000420)$
$南京化纤(sh60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