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时代:一场席卷而来的新工业革命,将诞生一种新的超级资产类别[淘股吧]

格隆汇APP
2小时前
关注
1、
在这影响了一代代投资者的经典读物《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利弗莫尔说过的一句名言:“投机如山岳般古老,华尔街从无新鲜事”。


很多人会把这句话理解为对行情涨落的认识,觉得价格走势背后总会有一定规律,正如兴衰循环,历史总会以差不多的情况重复出现。

但是,这句话的本质上更多描述的是人性。

人性是什么?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就能够概括出来,趋利避害。驱动行情、价格波动出现相似的循环,也就“历史的重演”,几乎全部依仗于人性趋利避害所作出的选择。

无论是历史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那些数不尽的投资案例和著名投资人的经验教训总结,似乎都能总结为一个朴实无华的结论,就是能够改变人一生命运的、最值得关注的一到两个巨大的投资机遇只来自于两个方向——国家和时代,如果能把这两个方向重叠起来,必然是威力无穷的。无庸置疑,国家和时代的机会同样也是最值得人类“趋利避害”的方向,没有之一。


不论是西方的巴菲特,还是东方的张磊、沈南鹏,不论是以前的李嘉诚、马云、马化腾,还是现在的马斯克、张一鸣、王兴、李斌,他们的成功不断上演着一部又一部从平凡到不凡的真实故事。

当解开这个成为人中之龙乃至各国首富的原始密码,便可出奇一致的发现,这帮有资格能站在地球财富之颠俯瞰芸芸众生的大佬们,无不例外做对了一件事——坚定的紧紧捉住了国家的发展机会,或时代变革的机遇,又或者两者兼之。

而未来,这些巨大的机会将出现在哪些地方?

2、

站在当下来思考,往大的方面想或许就是人类的终极话题,这不外乎生存与发展两大关键点。当前正有一个领域的问题若不解决,必然会危及人类的长远的生存和发展。

工业革命后,随着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发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增加。有资料显示,从1万年前到工业革命发生,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基本保持在28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的计量单位),及至2016年每月可观察数据超过了400ppm,2019年5月由夏威夷莫纳罗亚天文台探测到的浓度突破415ppm,这代表着人类在工业革命以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的超过了人类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1万年间总排放量,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另有数据表明,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约超过了340亿吨,约为1965年的3.1倍,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气温变化的最要推手,据NASA观测数据,相对于19世纪末,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升高超过1.2℃,从而引发了极端气候、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以南极冰川为例,每年会有2500-3000亿吨冰川消失,其正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融化,如果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无法遏制,导致覆盖南极的冰川全部融化,科学家预测全球海平面至少将上升56米,这一可预见的结果或将直接给全球带来诸多失控性的甚至是灭顶的灾难。因此,二氧化碳的减排到了刻不容缓的时点。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已经规划出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间点。

其中,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匈牙利、丹麦、新西兰等国家已以立法形式(即法律规定)约束碳中和的实现。2020年9月22日,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这一的大趋势、大浪潮并不可挡。而由碳中和或将驱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的最大一次全新的制度和产业革命。

若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也一定是人类群体或单独个体趋利避害的最终选择,这个选择远不止拥有必要性,而是具备了某种确定性、必然性。

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今年发布的最新年度旗舰报告中更强调了需要调整行动的规模及速度,才能限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的幅度于1.5℃,从而符合2015年巴黎气候公约规定。为此,若想在205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解决零排放而实现1.5℃的控制目标,按IRENA测算结果可得出,2021-2050年内全球的总投资规模至少须约达131万亿美元之巨。

投资机会指向何方?从国别来看,未来的希望一定会是在中国。

高盛统计,中国的减排幅度在全球重要经济地区中位居前列,仅次于力推“绿色工业革命”的英国,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碳排放规模最高的几个国家中第一个提出“碳中和”的国家。

从下图资料中,可大致比较出中国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点是存在差异的,主要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更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碳排放已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中国在碳达峰前的碳排放量整体上还是会增长,而从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目标之间只有约30年的时间,远远低于这些主要发达国家所用时间,中国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方法和路径动用举国之力尽最大努力浓缩这一过程。

主要国家碳达峰时间和承诺碳中和时间


资料来源:IEA,ECIU,高瓴研究院

换而言之,中国碳中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在此背景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在社会顶层设计、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将发生深刻的转变,这或许会成为工业革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不但能够挖掘不可估量的巨量财富、造就伟大的公司,同时,投资碳中和可以对冲甚至改变工业革命以来很多传统产业变为夕阳产业的趋势。

显然的,“碳中和”是一个属于国家的(甚至是全球的)、时代的投资机会,这是一块会诞生出全球新的首富,以及更多的千亿美元甚至万元美元市值上市公司的奇迹之地,而奇迹之地的风口将在中国。

而在今年6月底,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开始,将有机会使得星星之火快速催旺为燎原之势。

3、

从逻辑上来说,除非大部分的人类有能力、有条件离开地球找到新的居住地,否则采取措施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当成为了全球的所有国别和地区的趋同决策,而1997年面世的《京都议定书》打开了这一序幕,在该协定中特别提出了一种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而采用的市场机制,即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简称碳交易

2002年英国便最早建立起全球第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市场,同年欧盟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包括了31个主权国家参与其中,覆盖了40%以上的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去年欧洲气候交易所的碳交易成交金额约占据全球碳交易88%份额。

从碳减排的效果来看,欧盟自启动碳交易以来的碳排放量呈现出逐年显著下降趋势。据一些报道资料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20年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比启动碳交易市场当年下降了20%,帮助欧盟提前完成了其原计划设定的“2020年减排两成”的目标,从效果来看,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而设立的市场机制——碳交易给欧盟带来的碳约束力度无疑是成效卓著的,其碳市场运行经验最为值得参考。

由于提前完成了控碳减排目标,欧盟今年便启动了更为激进的目标,其在不久前宣布2030年欧盟的温室气体将比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减少55%,较此前设立的目标提升了1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迈入了第四阶段(2021-2030)这意味着更大比例的碳排放配额将被用于拍卖,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跟随扩大和活跃,不断提升的碳交易价格将有利于推动控碳减排新的目标实现。

截至2019年底,全球已有20个碳市场交易体系在运行,这些碳交易市场占全球碳排放份额约8%,这一数据较2015年相比已实现翻一番。随着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按“既定”进度推进的过程,碳配额覆盖面持续提升及可释放出来的碳交易规模的快速成长,这一局面将令到未来的全球碳交易市场占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因素则是其中一个巨大的“增量”。

中国自2013年开始在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而根据生态环境部在2021年3月份表态,今年6月底中国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将启动上线,2225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配额总量将超过40亿吨,此规模将在全球20多个排放交易体系中居首位。“十四五”期间,其他7个重点排放行业(包括钢铁有色水泥建材、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也将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预计将超过50亿吨。

这里,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出现,有机会使得中国碳中和、碳交易事业发展从星星之火快速切换至燎原之势的其中一个重要路标。

国泰君安证券董事长贺青出席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办的“绿色金融 低碳未来”主题论坛中发言指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排放权已成为一类重要的生产要素,碳市场将成为与权益、固定收益、商品和外汇同等重要的要素市场。”

碳交易市场是否能拥有远大前程?这一方面是毋庸置疑的,从居民资产配置历史变动的趋势可以看到,中国居民较高的储蓄率下降是一个长期趋势,释放了资产配置+消费的巨大潜力,仅看资产配置方面,股票、房地产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大类资产。

如1990年证券交易所的出现后,中国的股票市场获得了长足且巨大的发展机遇,直到今天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已从当初的“深市老五股”“沪市老八股”发展到今天两市接近4400家上市公司,对应的总市值超过84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第二个例子是中国房地产市场,1991年国务院启动了24个省份的房改,从此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进入了商品房(交易)的起飞阶段。根据Zillow Research数据及凤凰网房产频道在今年的一篇报道中直观的指出,截至2020年底,中国住房总市值预计约为61.9万亿美元,接近400万亿人民币(目前占据中国GDP的比例约为399%),美国在该数据上的表现仅为中国住房总市值的54%。


如此类推,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中国碳交易市场空间有多大?

重新参考以上两大例子,至少可得到两个判断:1)中国居民“不差钱”,居民存款的转移会引起资产配置及大类资产价值的巨大变动;2)3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股票和房地产从无到有,从零开始膨胀到去年年底,两大类资产总市值规模约74.9万亿美元,而碳交易市场也有机会复制相似的路径,假设这里真有5%,10%转化为碳交易市场的总市值,则为3.75万亿、7.49万亿美元;换一个角度来测算,就按碳交易市值占中国GDP的比例来衡量,若同样按照5%,10%的比例作为基本假设,以2020年底GDP数字作为基数,便为7750亿、1.55万亿美元。未来出现这一状况的可能性大么?

若按照中国目前碳排放总量超过110亿吨/年,并以2025年纳入碳交易市场比重约30-40%测算,未来中国碳排放配额交易(现货)市场规模将在33-44亿吨或以上,若基于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碳价调查》的研究结果,以2025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内碳价预计将稳定上升至71元/吨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估算,届时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现货)市场市值总规模将达到2343-3124亿元。一旦考虑到碳期货等衍生品交易的发展,一般而言整体市场规模保守估计可膨胀至(原来的)4倍或以上,也就是可以轻松破万亿人民币的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碳交易的价格变动将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时点的临近而变得陡峭。

一方面,每年大量存在的碳排放超过配额指标的企业都对碳排放权产生了巨大的类似“刚性”的需求,但是从供给端来看,能够进入市场交易的碳排放配额却是极为有限的,加上市场交易机制(比如类似欧洲碳交易市场推出的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SR)的日渐完善,稳步向前发展的碳排放市场大体上是处于需大于供的紧平衡状态,这将驱动中国碳交易价格保持着总体上升的趋势。


第二个方面是与国际碳交易市场价格接轨的潜力。

据统计,今年以来欧盟碳市场价格最高升幅已经超过50%,每吨碳排放权价格突破50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388元),并不断刷新新的记录,由于欧盟气候目标不断提高,碳交易价格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持续提升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大概率的事情;彭博财经一篇关于新能源的报道中指出,2030年欧盟碳价将维持在79欧元/吨,而行业分析机构Refinitiv认为届时碳交易价格很可能达到89欧元/吨。

还有不少专业的咨询机构及权威的分析报告陆续预期欧盟的碳交易价格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机会攀登至三位数。比如《BP世界能源展望》(2020年版)预测,在快速转型情景(碳排放到2050年相比2018年下降70%)和净零情景(碳排放到2050年下降至少95%)下,到2050年,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的碳交易价格分别将达到250美元/吨、175美元/吨,即折合206欧元/吨、144欧元/吨。

仅就目前情况而论,欧洲碳交易价格已约为中国各地碳交易试点市场的中间价10倍或以上。

根据金融市场的一价定律,随着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各地域、国别碳交易市场的连通,标准化的全球性碳交易产品相信也会应运而生,这一方向昭示着中国即将启动的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首个品种碳排放权的价格远景,或可提升空间都是较大。

未来十年,也就是中国碳达峰的目标时点,往上看10-20倍的上升空间,并非是不可想象的。

对比起过往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数字货币交易(比如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比特币),笔者认为中国碳交易市场在未来的总市值提升空间,是有机会超过比特币曾经创造出的记录的!

而回看4年前的比特币市场,截至2017年5月31日,比特币的全市场价值规模仅为2462人民币,从交易量来看才处于刚起步阶段,时至今日,纵使经历过近期猛烈的回调,当前比特币的全市场价值规模依然超过4万亿人民币,四年间全市场规模的涨幅约为15倍。


笔者若保守估计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初期可交易碳权规模约为首期配额40亿吨的10%,即4亿吨,对比前述的中期时点(至2025年)则会有10倍或以上拓展空间;在碳权价格方面,保守估算若以五年5倍的速率来提升;两者相结合来考量,在简单的乘数效应下,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单单现货的全市值增长估算提升空间已可预期至50倍或以上。

中国即将开启的碳交易要量有量,要价给价,难道还看不出这是一个媲美甚至要远胜于比特币的投资机会?另根据笔者整理的资料(如下图列表),对比于比特币,中国碳交易还拥有着诸多维度方面的优胜之处。


另外,据欧洲碳交易所公开的EUA期货持仓数据显示,目前基金的持仓份额或已接近10%水平,说明了碳交易这一资产在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已有了较大的提升,其重要性也持续加强,机构投资者稳步进场交易碳排放权的趋势已被确立。
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时候会更青睐于参与流动性较好的交易品种以及选择交易规模较大的市场进行交易。

据此逻辑进行推演,未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因而中国市场的碳排放权,更有可能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策略当中占据相当位置的“新兴”资产类别。

无疑,这将给从事碳资产交易、运营和管理事业的企业带来一生仅有一次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4、

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把握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投资机会,有且仅有两大长期实现路径或思路。


一个是从排放端着手,即减排的方向。我们看到清洁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欣欣向荣的大步向前发展,而另一个则是从吸收端着手,即从负碳排放技术(Negative Emission Technologies,NETs)方面寻找机会,要实现碳中和,并不是代表不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而是通过应用负排放技术抵消温室气体的正排放。据最新发表的 IPCC 报告,如要实现巴黎协定的1.5℃的温升控制愿景,应用负排放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从碳中和到碳交易,投资者要掌握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为什么提到碳交易就要提起负碳排放?

主要是碳排放交易市场成立以后,碳交易的金融属性能够对应其产业属性,那么就决定了最直接受益的一方会是负排放领域,碳交易将会帮助其释放庞大的商业价值。

碳中和公式的两边实际上是可以对等起来,站在碳资产产生的角度,公式的左边代表意思是减少排放可以产生大量的碳资产,而公式右边代表意思则是负排放可以直接产生更多的碳资产。

负碳排放怎么能通过碳交易所实现碳收益?著名的The Conservation网站曾经罗列出八种的负碳排放技术,但在实践当中,较为常见的有两类,一种是造林碳汇,另外一种是碳封存、碳捕捉。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举例来通俗地说明白。

1) 造林碳汇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吸收二氧化碳,天然具有碳捕集能力,这就使得以下的商业模式成为了可能:企业植树造林,形成碳汇,通过审定核查取得碳排放权,再通过碳交易获取收益。

有数据显示,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就能捕集一吨二氧化碳,若按照现行碳交易所试点中位价格的一般波动水平30元/吨计算,经核定的一千公顷森林一年大概可以产生1095万元市场价值的碳排放权,而且类似这种形式的森林碳汇每年都会产生的碳排放权益,若使用一般的资产定价模型来进行评估,森林碳汇所对应的长期资产价值巨大。

2) 碳封存、碳捕捉

碳封存、碳捕捉技术是一种人为处理二氧化碳的方式,比如在化工厂、炼钢厂等排放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烟囱上加装吸附装置,减少排放时二氧化碳向大气的溢出,实际上就人为地减少了碳排放量。

那如何让专门从事碳封存、碳捕捉相关业务企业能够获利?看以下假设的例子,假设A企业原本获配发的碳排放额度是1500吨/年,但A企业经过核定计算全年碳排放量预期将落在2000吨/年,代表着A企业须每年从碳交易市场内购进约500吨的碳排放权才能达标,总代价是500吨的碳排放权再乘以当时的碳交易价格,假若是30元/吨,意味着每年至少15000元的额外支出,如果全国碳市场的碳交易权价格持续看涨,则A企业排放温室气体所承担的支出金额便越来越重,这就给专门从事碳封存、碳捕捉第三方公司带来商机。

它们通过向企业提供碳封存、碳捕捉技术和服务,甚至是综合的减排方案,来帮助企业控制碳排放量,其所获得的报酬便能以A企业从全国碳市场购进的碳排放权总价值预期为基础进行协商。

另外较为特殊的一种情况是,假设B企业原本获配发的碳排放额度是1500吨/年,A企业经过核定计算全年碳排放量预期将落在1500吨/年,那么第三方公司通过碳封存、碳捕捉技术为B企业实现的减排,比方说最终实现排放核定1000吨/年,代表着500吨的碳排放配额是通过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服务节省下来的,此时的B企业是具备充分意愿来与该第三方服务公司分享剩余的配额(碳排放权),然后通过全国碳交易市场来兑换减排收益。

如今在资本市场里,到底有没有哪一家上市企业是专门聚焦在爆发性的且持续收益于碳中和、碳交易下的负碳排放赛道?

到目前为止,笔者仅发现了唯一的一家,这家上市公司从某种意义上开创出了产融结合的一种良性的商业模式。

中国碳中和(1372.HK)或是目前市场内唯一从事碳汇资产开发与交易标的,也是碳交易、负排放等热门板块当中“纯度最高”投资概念股。据悉,从当前公司的业务规划与进展,以及前瞻的碳中和人才储备层面看,公司已经抢占行业先机,成为中国碳汇交易领域的佼佼者。

当前,公司的业务将主要覆盖产融结合的两大领域,其中,产业端包括新型植树造林和碳汇开发、负碳技术投资和应用(包括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金融资产管理端包括了碳资产运营和管理(包含碳交易和咨询)。另外,还有的是配合产融业务模式发展而从事的碳中和相关领域投资和碳中和数字资产开发业务。


而根据公司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碳中和将聚焦负碳排放领域等优势赛道,拓展新型碳中和基础产业业务,并着重发展碳资产开发、运营和管理业务。

允许我使用比喻方式来形容它,中国碳中和这一辆“碳中和”坦克战车,将由金融端的“碳资产管理业务”进行破冰开路,以优势的“负碳排放技术”为坦克带履,其中产业端“森林、草原、海洋碳汇”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两个轮子进行驱动,同时配备“绿色金融投资”的大炮,随时搜寻和瞄准市场上的优质碳资产项目进行投资和并购。从以上的描述中或可感受到中国碳中和在碳中和、碳交易赛道快速前行过程所配备的强劲战斗力。

实际上,中国碳中和在业内率先建立了包含森林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以及碳资产经营与管理在内的独特“三位一体”商业模式,并成功实现了业务的闭环和内外循环,这将帮助公司确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人才储备方面,中国碳中和的领先优势尤为突出。今年3月,中国碳中和迎来了行业领军人物姜冬梅博士,将其聘纳为首席科学家。

据了解,姜冬梅博士长年从事能源生态环境战略与政策领域前沿研究,曾参与起草中国低碳发展战略、行业减排机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白皮书等重磅产业纲领性文件,以及参与国家碳中和顶层规划设计,其更先后参与中国—联合国第二次、第三次国家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并曾担任国际著名投行、中国大型国企的碳交易顾问。作为熟悉国际碳交易和碳市场的顶级专家,姜冬梅博士的加入将增强中国碳中和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竞争力。而且据最新信息,造林领域和负碳排放领域的一些业内重磅人物已加盟公司,中国碳中和强大的人力资源实力已雏形初现。

结合公司各项业务的实际进展情况,中国碳中和正大力推动旗下碳汇开发、低碳技术和数字交易平台等发展,并在今年短时间内取得了多项业务领域的重大突破。

具体来看,中国碳中和已与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的国家一级社团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签署《关于碳中和发展的战略协议》,拓展植树造林、碳汇开发业务;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香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低碳技术业务;与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碳中和共享联盟合作,拓展减排企业和全民可以共同参与的“森林碳汇交易”数字平台业务;在两个最大的国际独立碳信用机制平台黄金标准(GS)和VERRA(VCS)开户,分别在太阳能、垃圾填埋、煤层气发电等多个领域拥有碳信用资产,近期已官宣购入300多万吨可全球交易的碳信用资产,使公司一举成为亚太区域最大碳信用资产(包括现货和期货)持有者之一。

总体来说,当前的中国碳中和拥有的四大核心投资亮点已逐步清晰呈现出来:


1) 精准的赛道优势,公司依托产融结合的独特模式,可使用各种交易策略,实现跨市场投资和获利;独特定位和有效执行力,使公司已经持有大量碳信用资产,在确定的碳中和、碳交易赛道中获得先行者优势;2) 基础产业和碳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使其形成了独特商业模式优势,该模式可与市值超500亿英镑的、全球领先的大宗商品公司嘉能可进行比对,甚至是对标。嘉能可一直坚持的大宗商品的生产、贸易和其大宗商品(资源/产品/资产)交易的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正是该公司在行业内快速实现崛起的重要原因,这与中国碳中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 国际顶尖专业人才和专业优势已经构成领先竞争壁垒;4) 突出的资源网络优势,公司成功与大型央企、国企(如中化集团、中节能环保集团)及金融机构建立起牢靠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点,针对国内今年6月底即将启动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中国碳中和目前也已经制定了相应战略,将依托现有的人才与技术优势,进一步确立公司在境内碳资产开发、运营与管理中的竞争优势,与公司在国际碳资产市场的先行优势形成了较大的协同效应,这也是公司区别于同业竞争者的较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结尾部分

本文着重解答了关于人性与投资,关于碳中和及关于碳交易投资的三个关键性问题,以下会重温一遍重要的结论:

1、国家与时代级别的投资机会是最贴近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质,这样的趋势不可阻挡,而碳中和投资是一个属于国家的甚至是全球,以及时代级别的、最高层面上的投资机会,这是一块会诞生出全球新的首富,以及更多的千亿美元甚至万元美元市值上市公司的奇迹之地,而奇迹之地的风口出现在中国。

2、6月底中国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开启,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无可限量,碳交易或会成为一个媲美甚至要远胜于比特币的投资机会。

3、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出现,负排放领域将成为最大受益者,碳交易将会帮助其释放庞大的商业价值,而在港股上市的中国碳中和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家聚焦在负排放领域,依托于碳交易市场展开碳资产运营和管理业务的领先企业,该公司独特“三位一体”商业模式已确立起较高的竞争性壁垒,引发业内强烈关注。

据此,笔者最后的结尾想以一些开放式问题来与各位投资者、读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同时借此发问来反问自己:

1、到目前为止,你的一生错过了几次足以改变命运的投资机会?

2、从今往后,类似这样的机会还有多少次?


3、假如再有一次重来的机会,你会不会再一次允许自己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