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创业者。[淘股吧]
小高是某科技公司创业者。80后代表。老家江西。24岁毕业后,来深圳已经16年。人至中年,40不惑。
因其曾接受笔者一个记者朋友采访,从这个朋友那边笔者得知,小高已经离开深圳,回江西南昌置业,从事手机终端配件产品开发与销售。
离开原因:不堪每月8000元月供重负,还有高额的生活开支,以及公司的高额贷款利息和高房租带来的公司开销运营压力。
小高大概意思是,不想为高房价继续月供,不想接盘。更不想负担公司运营和其他等等每年高额的房屋租金压力。疫情后,今年6月份他选择卖掉位于深圳宝安西乡的房产,拿着几百万回南昌,全款买了一套房,毫无压力。还能照顾父母,兼顾小孩学,其乐融融。之后重新注册类似公司,继续干公司,手里流动资金充足,生活幸福而滋润。

案例二:白领。
刘某松是某电子产品公司,产品工程设计师。70后,老家湖南湘潭。毕业后一直呆在深圳。秃顶。目前还在用霸王。开上海大众POLO,因为一次汽车聚会的户外活动与笔者认识。那时候笔者还开大众小轿车,后来因为笔者35岁发福,最高飙到180斤以后,汽车推销员轻描淡写的推销,加上中国道路到处稀烂坑洼,深圳长年累月到处深挖客观现实,他所在车行轻松拿下笔者,让笔者更换了SUV。一直用到现在仍无力更换 :( 。第5次汽车聚会活动是今年9月,也就是上个月。笔者并没有再见到他,了解了一下,他已经离开深圳,定居长沙。

离开原因:已经于2018年在长沙买房,早已买车。人到中年以后,更多想照顾家庭,不必再去追求更高,至于换更大的房子,或者买更好的车,在深圳不是一个普通白领该干的事。深圳的工薪阶层想干这些,就是一个笑话。笔者认为:说白了还是不想为深圳高房价接盘。后来在聚会群里艾特他,他在聚会群发信息说,人性都是一样,人心都是没底的,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大概意思是停下来,享受慢生活。他特意提到成都,喜欢那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不喜欢深圳,节奏太快了,每个人都要赶着去干嘛,真心没搞懂。都是囫囵吞枣一样过日子,根本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和细节,其实人的结局都一样,最终都会离开这个世界,重要的是品味过程。说完,群里连续点赞不已。目前就职于长沙某培训学校,教学生电子产品工程建模之类。没有了月供,更没有房租,每天过的充实,享受天伦之乐,幸福无比,令人羡慕。

案例三:普通打工者。
阿哲是一家做亚克力玻璃的公司开料员。阿哲80后,安徽合肥人。所谓开料员,说白了就是用机器切割设备把某个尺寸和面积的亚克力板材切割为所需要的尺寸,简单加工后再给下游企业供货。认识阿哲,是因为15年前他刚好是笔者的一个供应商的公司员工。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年初疫情闷在家里于是索性抓紧就要了二胎,国庆前几天小孩出生,笔者发了500红包给他。之所以和阿哲关系不错,除了阿哲本身人不错以外,还因为10几年这么久的感情。虽然因为疫情他今年没能来深圳。而且以后也不会再来了。那时候笔者经常带阿哲熟悉深圳路况,当时自己还没买车,开着公司配的进口名爵MG7,自动挡,那车很重,一般开的太快不太好控制。忙的时候就给那边老板打个招呼,让阿哲偶尔帮忙跑一跑,送一下货。

离开原因:阿哲憨厚老实,说来深圳10几年,在深圳赚的钱都在深圳花了,没存到钱,白忙活了,回合肥老家宅基地上盖了房子,以后就在合肥上班了。阿哲踏实肯干,笔者相信他在合肥的小日子一定会过的安稳而幸福。

分析和总结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些人离开北上广深,回到了新一线城市的省会城市,开启了崭新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