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警匪片爱好者,一定对那些抢银行的情节不陌生,可真的要你去抢银行,信不信十有八九你还是会落网?

你肯定知道要事先准备一辆车,并规划好逃跑路线,但你显然你低估了这项任务,银行大都开在闹市,周围环境复杂,你要考虑到堵车、天气等各种情况,至少规划要出几条逃生路线,并事先计划好,什么情况下走哪一条路。

你肯定知道要事先踩点,但我猜你只会扮成储户,多跑几次,看看柜台里有多少人,钱在哪儿。心比较细的。还会看看是男的女的,脾气性格怎么样,到时候会不会反抗……

只知道这一点,你就死定了。假如你遇到一位一心想着转正不把钱给你的银行职员怎么办?遇到自以为是李小龙的保安怎么办?假如顾客里有一位癌症晚期不怕死的怎么办?有一个小孩子一直不停地尖叫怎么办?



千万别以为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要知道大部分银行抢劫惯犯落网,都是遇到事先没料到的意外情况。

早年,银行抢劫算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当,那些著名的大盗无一不是心狠手辣,靠杀掉所有在场者来保证行动安全,直到下面这个人的出现,才将其发展成一门真正的“技术活”。

这个人就是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五大银行劫匪之一的“男爵拉姆”,号称“现代银行劫匪之父”。

1922年12月19日,男爵拉姆在丹佛市中心把“抢银行”推上了手艺的高度:他仅花了90秒钟,就从美国联邦铸币局抢了20万美元,真是“掐秒表”的游戏。

男爵拉姆,1880年生于德国,曾在普鲁士陆军服役,后移民美国,1917年,因拦路抢劫而入狱两年。

就这两年里,他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把受到的军事教育,融入抢劫这个古老的职业中,并在狱中设计出一整套“银行抢劫方法论”,成为后世劫匪的教科书。

“抢银行”的核心是在警察来之前,抢到尽可能多的钱,还要留下充足的时间逃走。因此。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一个,不是暴力,而是时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给对方有效的威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拿到更多的钱,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逃走。

影响“抢银行”速度的,主要是动作的连贯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后来人们才从男爵拉姆的同伙处知道,那些看似即性发挥却毫无冗余的动作,都是事先大量准备和练的结果。

在男爵拉姆之前,抢劫是低智商的“激情犯罪”活动,很多人只是路过银行,口袋一空,脑子一热,就敢操家伙抢银行。

而男爵拉姆则将其改造为一项“军事活动”,将整个抢劫过程90%的时间用于“准备期”。

在整个犯罪过程中,“抢劫方案”的制定是成败的关键,包括:在哪个位置下手,如何威胁恐吓,怎么拿到钱,选择什么路线逃跑,等等,所有细节都要考虑到

而方案本身的合理又取决于银行的具体情况,为了掌握这些信息,男爵拉姆甚至会冒充记者,事先窥探一下银行的内部运作。

男爵拉姆的这个惯启发了后世的劫匪,为了踩点,什么招都用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劫匪迪林杰最喜欢乔装成报警系统公司的销售代表,以便摸清银行的安保系统(《火锅英雄》里也用了这个梗)。



方案终究是写在纸上的,还要先找一个仓库进行实战模拟,以发现这些方案有没有漏洞,有没有可以优化的空间——还记得《偷天陷阱》里用红丝线模拟训练女主角过红外线的桥段吗?

抢劫是在人员封闭的空间,而逃跑是在人流开放的空间,也是变数最大的环节,拉姆在这个阶段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工作:

他通过事先的勘察,计算出不同的天气状况下的撤退路线和时间,以扣减相应的抢劫时间。在没有导航的时代,他亲自绘制1:10的高精度地图, 贴在仪表板上。

之前的劫匪即使是团队作案,也都是乌合之众,而拉姆要求团队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有人负责望风,有人负责稳住人质、有人负责打开金库、有人拿钱,有人当司机。

在事先的仓库彩排中,团队的配合也是一个重点。


男爵拉姆之前的劫匪从不会这么做,除非听到警车声,他们不抢到钱就不会走,所以大部分劫匪都是因为来不及逃走而被抓获。

男爵拉姆有一个死规定:规定时间一到,拿没拿到钱,都要立刻撤离。

高风险活动中,“止损”永远是第一原则,这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学会“止损”,是人生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是的,有时我们做了无数次演练,考虑了无数种意外的应对之道,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胆大心细的男爵拉姆的人生却有一个讽刺性的结局。

1930年的12月16日,拉姆打劫了印第安纳州的一家银行,在撤退过程中,发现有居民拿着枪过来,拉姆判断是美国版的“朝阳区群众”,立刻启动备用路线,谁知在汽车在急转弯中爆胎了。

不就是爆胎吗?拉姆团伙立刻执行“爆胎处置预案”——劫持汽车。可一上车就发现不对,这辆居然有限速装置,最多跑60。

没有预案了,再抢吧,可第二次抢到的车散热器居然没水了!继续抢,第三次抢的车只有一加仑的汽油!

真是点背不能怪社会,谁让你是黑社会。再充足的时间准备也经不起四次意外,拉姆没跑多远,就被警察团团围住,“现代劫匪之父”就此死于乱枪之下。



“男爵拉姆”显然死不瞑目:为什么会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同时发生?为什么做了这么详细的准备工作,最后还是难逃一劫?

道理其实非常简单,但越聪明的人反而越看不透:“抢银行”是一桩“风险零容忍”的必败的生意。

打个比方,如果让你掷骰子,除了6之外,扔到任何一个数字,都算你赢。看起来胜率很高,但这个赌局有一个奇怪的规定,每一把,你都必须压上全部身家。

也就是说,除非你只玩个一两把,否则你必然全部输光。

拉姆改造了“抢银行”,提升了成功机率,但仍然无法改变这个游戏的本质——不管赢多少回,只要输一次,你就玩完。

所以就算你能把每一个细节控制到位,也千万不要干“风险零容忍”的事,再重要的机会,也不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毕竟人生充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