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周末学的时间,这个周末,小王分享一下为什么向内求,要多审视自己,学会内观,同时也要审慎向外修,向优秀的人学xi的道理,欢迎大家交流讨论学xi,看完受益的朋友们,点个赞支持一下,提升自己,做一个清醒的人。[淘股吧]

人一旦清楚了内心的阻碍,就能超越现在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前,总把人生的重点放在确立清晰的目标、制定周全的计划、安排详细的日程这些具体执行层面的事情。如今,终于恍然大悟,这些都不是关键,一直在缘木求鱼。
真正阻碍不是能力、时间、方法、步骤,而是内心始终不敢直面的东西,总是见到它就躲避,比如自卑、偏见、情绪化、狭隘、无知、自私等。是内心深处的缺憾让自己一直无法抵达彼岸,现在我必须直面它们,接受它们,否则我一直是在瞎折腾。人一旦清楚了内心的阻碍,就能超越现在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可以抵达自己的彼岸,这时的人不再需要任何鼓励和支持,更不需要提供什么优良的环境,就可以走向自强。
换言之,就是不断跨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寻找更大的边界,去尝试、去面对、去解决问题、去成长。



先搞懂自己,才能搞懂别人

一个人只要学会了“内观”,就很容易破除内心的执念和障碍,然后战胜自己,成为一个无敌的人。一个人只要能把自己看清楚,就
能把世界看清楚。搞懂自己之后,才能真正搞懂别人,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清别人,就是因为我们看不清自己。
内观,就是看清自己,然后改变自己,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需要直面自己的种种缺点,而且要一个个地去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切实的,需要一个个去解决,然而很多人根本没有这个耐心和修养,于是本能地逃避了。
这些人逃避之后,反而整天叫嚣着去改变世界……毕竟这件事挺容易的,嘴上说说就可以了。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看起来志向远大,每天都在叫嚷要改变世界,要去利他,要去成全众生,却从未想过要先改变自己,这就是最大的可悲。他们对自己的问题视而见,却口口声声标榜自己远大的“理想”,他们舍近求远、信口开河。所谓的“改变世界”也好,“利他”也好,其实都只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借口。

先搞定自己,才能搞定别人

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我忽然开悟:原来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经典书籍讲的全是同一个道理:做人必须先搞定自己,才能搞定别人。
比如《孙子兵法》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意思是,真正会打仗的人,都是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战胜的人,然后耐心等待敌人露出破绽。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练好内功,伺机而动。不失误即为战神,以不变应万变,恒
强。
比如《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只有做到自知,并且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才可以铲除世界上的一切困难。
《心经》开篇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观自在就是观自己,自己彻底放下了执念就是自在,这时的自己就是菩萨。
《金刚经》的要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就是当一个人放下了所有牵挂和执念,这时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活在真相里。
王阳明的心学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从小就立志成为圣贤,长大后为了能开悟,盯着看竹子慢慢生长,几天几夜不合眼,差点晕倒,没有成功……后来他才恍然大悟,人的眼睛不应该往外看,而是应该往内看,看自己的内心,很快就开悟了,这就是“龙场悟道”。
禅宗认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就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此乃禅宗悟道之境界。
《六祖坛经》的思想精髓:心平何劳持戒,身正何用修禅。如果能把心修好了,还需要持戒吗?换句话说,即使你每天吃素,但是心性依然未开化,持戒又有什么用?同样的逻辑:如果你能把人做正了,还需要坐禅吗?换句话说,即使你每天坐禅,但是行为依然混乱,那坐禅又有什么用?
《周易》的核心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永远都要靠自己,把自己搞好了,一切外物都来了。

审视自己,审视他人,审视世界

当我们真正开始审视自己的时候,就会忘掉他人和世界,跟自己对话。如果一个人连审视自己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他审视的他人和世界,往往都是虚妄、欲望和逃避。我们都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和一个鼻子,但是没有一个器官是对着自己的,都是朝向别人,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别人的问题、环境的问题。
一个人开悟的标志,就是让这些器官朝向自己,把别人当成我们的镜子,来映射自己的内心。我们发现别人有需要改变的地方,其实是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足。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种人将一天比一天强大。遇事先找别人的问题,这种人永远不能进步,永远都在抱怨别人。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执念,它让我们不断地惹是生非,这也是痛苦的根本。如果你的内在一直在成长,那么你终有一天会破土而出;如果你总是期待外来
的各种机会,那么你只会被埋得更深。


向内求,向外修

所谓向内求,就是当我们有所求的时候,要明白在关键时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答案,别人只能给自己一个指点或者启示,最终拯救自己的还是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向外修,就是当我们想修行提升的时候,要借助他人才能修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谁也不见,甚至跑到深山老林里躲着。
红尘俗世就是最好的修行场所。
绝大部分人都搞反了,有困难的时候总是先想着去求别人,想修行提升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跑到深山老林里。

其实审视自己也好,审视他人或是审视世界也好,与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有相似之处,都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不断反省,然后突破小我,走向觉醒,有大智慧、洞悉大道的人,都是顺应自然,遵循人的本性做事,懂得敬畏,理解他人,心存善念,了悟真理,向内求,向外修,以见众生。

求人不如求己

每次重大节日,对穷人来说都是一次大消耗,因为需要各种买买买,然后各种送礼和收礼。而对富人来说,每次过节都是一次收割穷人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制造各种概念,让穷人忙得不亦乐乎,还能乐在其中……
如果我们去观察那些过于追逐“仪式感”的人,或者是对各大节日执念太重的人,会发现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外求主义者,他们往往没办法给自己安全感、存在感、幸福感,所以严重依赖外界和别人,需要通过各种仪式来给自己制造这些感觉。
比如说那些一定要通过结婚纪念日,用爱人的表现来验证对方是不是爱自己的人;比如那些喜欢通过炫耀节日礼物,来证明自己有多
好的人。
有句古话叫“求人不如求己”,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只有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只有自己才能帮自己的时候,他就清醒了,活明白了。
世界就是那么有意思:当一个人实现了自我圆满,完全可以独立发展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来帮他;相反,当一个人总是在外求,遇事就祈求别人和外界帮自己,所有的人都会避开他、远离他。

因为人们都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