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环保要成下一个轮动板块,生态环境部就点出“十四五”重点,千亿蓝海之中机构力挺这只行业小龙头,将喜迎产品单价50%+的上涨幅度!

机动车等移动源成大中城市PM2.5污染主要来源
______
中新网2月25日电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25日指出,机动车等移动源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生态环境部25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称,从2015年-2020年汽车保有量从1.63亿增长到2.81亿,增长了一个多亿,但PM2.5未达标城市浓度也下降了,是否意味着机动车排放量并不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回答PM2.5浓度下降与车有没有关这个问题,首先得讨论一下PM2.5浓度是怎么下降的。‘十三五’PM2.5浓度下降了28.8%,主要贡献是什么?根据专家评估结果,主要得益于“治煤”成效显著。”刘炳江表示,重点地区2500万户散煤治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钢铁超低排放改造迅速推进,锅炉降到不到10万台,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经从最高值的2588万吨下降到不到700万吨,酸雨问题基本解决,二氧化硫浓度全国全面达标,“十四五”二氧化硫退出约束性指标。而相比SO2排放,燃油导致的NOx和VOCs治理虽有一定成效,但无论力度还是效果,远远不如SO2治理。

刘炳江指出,2020年底最新公布的数据,全国机动车保有量3.72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2.81亿,每年汽车都增加两千多万辆,“十三五”增加了一亿多辆。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机动车等移动源排放氮氧化物已经占到排放总量的60%左右,挥发性有机物占23%左右。机动车等移动源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刘炳江称,“PM2.5浓度下降与汽车排放有没有关系?答案是确定的,通过我们对重污染过程科学监测和分析,PM2.5从优到良,轻度,中度到重度,持续重度,拉抬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即NOx排放转化成硝酸盐。尤其是北京特别明显,硫酸盐基本上不动,主要是硝酸盐拉动的。现在看来,氮氧化物减排成为了重点,也就说是因为前期燃煤治理卓有成效,当前更加凸显了汽车的排放问题。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______


点评:生态环境布局表示,通过对重污染过程科学监测和分析,PM2.5从优到良,轻度,中度到重度,持续重度,拉抬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即NOx排放转化成硝酸盐。因此,在汽车污染的减排方面,除了大力推进新[gubar]能源[/gubar]汽车外,汽车的尾气处理也是一大关键。

目前我国国六标准陆续实施,2020年7月1日轻型汽车执行国六标准,2021年7月1日以后重型车辆将执行国六标准。纵观国六产业链,上 游为载体与催化剂制造,中游为催化剂涂覆与集成封装,下游为发动机生产,EGR、OBD以及车器用尿素均由于国六标准以及监管趋严成为必需品。

机构表示,国六排放标准提标,通过机内净化已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同时使用NOx和PM的后处理控制技术,技术要求更为复杂,进而带来产业链需求扩张。


凯龙高科:公司业务覆盖尾气治理全产业链,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 系统)、柴油机颗粒捕集系统(DOC+DPF、 DPF)、气体机尾气后处理系统等三大类300多个品种。机构表示,公司有望站稳行业第三/内资第一位置且三年内实现市占率从2018年的10.32%提升至2022年的12.32%,叠加产品单价50%以上,上涨幅度,国五切国六有望在量价齐升的市场预期下实现业绩再次阶梯式飞跃。

[淘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