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承认,人性里的弱点,是阻碍突破的屏障! [淘股吧]
---
转来的哈。


人性里对于短期无法变现的事情,真的是毫无兴趣,所以我们国人不喜欢科学研究,因为科学是一条不归路,去伪存真的过程就不是一般热能忍受的,就像灯泡最后能确定是钨丝最合适,之前是经历过成千上万的失败,这个过程我们国人是没兴趣的,因为都是负反馈。

明知道白开水健康,但是不喜欢喝,因为喝进去没什么反馈,但是可乐雪碧就不一样了。

大家在对于有及时反馈的事情,都会特别沉迷,因为在人类的弱点里面,特别重视所谓的反馈。

为什么吸烟喝酒能让人上瘾?就是因为身体立马就能接收到讯息,得到刺激。为什么吸空气,就不会上瘾?因为自然而然了,也没有什么反馈,虽然空气很重要,但是就不如香烟来的刺激,也顾不得吸烟有害健康了。

大家想一想,在很多领域都适用这个人性的弱点,为什么有人痴迷短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反馈机制,因为很快就能知道结果。为什么有人喜欢打游戏,因为几分钟就一局,每一刀都有痕迹,每一枪都掉血。

读书可以这么快的反馈么?健身可以么?良好的睡眠可以么?这些其实都不能及时反馈。

喝一口可乐立马就感受到甜味,但是戒掉三个月体重可能也没变化,人如果意志力不强大,就特别在意反馈机制。

其实,这就是人性,有的人经常会质疑:“为什么有人愿意忍受很多年的痛苦,也不愿意去改变呢?”

换句话说,就是为什么能忍受得了生活的苦,却受不了学的苦。

这里的学你可以理解为高考,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方方面面的学,学技术,提高职称,专业领域的深造,甚至学为人处事人情世故等等。

生活里的苦,其实是重复的苦,为什么有的人能忍受996和几个小时的通勤,一开始肯定也是不适应的,但是重复的时间久了,也就惯了。

另一方面,学和奋斗的苦,则是不一样的,今天的苦和明天不一样。这个项目和那个项目也不一样,这里面有很多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不断遇到新领域的畏难情绪。

大家都说知行合一,其实知道和行动之间是个巨大的鸿沟,这里面人性的弱点居多,比如懒惰,恐惧,得不到有效反馈等等。

但是你要知道,一定有人是耐得住寂寞,是迈过了短期反馈机制的,他们做事就更有恒心,目标也更为远大,路子就更野。

我觉得,大家不妨尝试,对于所谓的短期回馈不要看得那么重,把目光放得远一些,你就会更能做一些对自己长期有益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