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资金在股市中的操作手法,包括建仓、拉升、震仓、出货等阶段。主力通过与散户的博弈,制造出各种结构,最终达到获利目的。研究结构是交易中的道,能给普通投资者提供逆势翻身的机会。

曾经,我对结构理论嗤之以鼻,认为市场所有k线都是主力画出来的。经过不断的洗礼,后来才慢慢理解了结构的真正含义,才知道看图说话是交易最高境界。

不管是结构还是资金,或是各种均线、技术指标等等,其背后的真相都是一群像你我一样的人在参与这个市场,而差别在于一边是主力,一边是散户。

主力资金为了获利,必须在大部分时间段把散户当成对手盘。具体要怎么做呢?

当主力资金想要参与一只股票,首先要建仓吃货,既然要建仓,他不可能在股价横盘的时候能吃到大量的筹码,这种横盘缩量吃筹码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那么为了加快速度,他可能会时不时的突然大量买入,那么必然会短期抬升股价,甚至连续抬升股价。那抬升完了后还继续拉升吗?基本不会的,因为他筹码没吃够啊,因此会利用已持有的少部分筹码,将股价砸下来,然后继续吃货,因为有时吃的比较快,因此很容易又将股价抬高。如此循环往复,一个底部中枢结构就出来了。

既然底部中枢结构出来了,是不是意味着马上要涨了?不一定,大概率情况主力还没吃够,为了继续拿到更低价格筹码,他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利用大盘或者某些利空消息,突然继续砸出一个破了中枢平台下轨的大坑,而这时,很容易产生中枢背驰的结构,并且,缠论经常说的一买位置这时就出现了。

既然主力拿到了大量筹码,他后面会怎么做呢?他一定要拉升获利啊。因此,主力开始拉升股价,而这笔拉升段,就是结构当中的A大浪。

拉升过程中,吸引了市场很多的资金注意,这时为了减少后续拉升的获利抛盘和上方套牢盘压力,主力资金必须做一个震仓动作,因此,他会高位连续卖出股票,造成短期市场恐慌,因此,一笔中枢段的a调整结构出现了,这里,同样出现了缠论中的一个重要买点,即二买。

但此时主力资金好不容易建仓完毕,志存高远的他不可能直接自废武功啊,所以,砸到一个相对低位时,他又会把砸出去的筹码继续买回,而这个买的过程,往往又会把股价拉升上去,因此,一笔中枢内的b上涨段就出现了。

主力拉升时,又发现很多散户被吸引一起来抢筹码了,为了让他们下车,同时让底部的获利筹码和上方套牢盘继续出局,以便减少拉升压力,主力又会故伎重演,开始压盘打压,因此一笔中枢内的c下跌段就出现了,而此时,缠论中的另一个概念,类二买就出现了。

至此,一个理论上的b中枢结构就满足了最低标准要求。当然,如果主力资金喜欢,这个砸盘—买入—砸盘的游戏,可以循环往复玩很多遍。因此一个延伸中枢的结构就出现了。

但主力不可能总是这样玩啊,他也得赚钱过年啊,因此,某一个时刻,他会突然大量买入突破中枢,拉出一笔离开中枢上涨段,因此,一笔C大浪预期的结构初期可能就出现了。

这时,很多聪明资金看懂了,一路狂奔追高进来,因为人人都想吃到最肥美的C大浪,但主力资金不干啊,老子目标还很远呢,你这么早进来是让我给你抬轿吗?因此主力资金才拉升了几天就不干了,突然砸出部分筹码要赶你下车。但主力也没那么傻,不会一直砸,当砸到前面震荡中枢上轨了,他不愿砸了,因为他的成本区到了,因此,一笔C大浪初期段的回调结构出现,这里同时就出现了缠论的另一个重要买点,即三买。

这之后,主力资金已完成了短期赶人下车的目的,他又开始继续拉升了,当拉升到一定高度后,他又发现很多散户跟风进来了,但此时股价离他的最终操盘目标价还有一段距离,主力在想,我已经翻一倍多了,差不多可以开始获利了结了,因此,他故伎重演,把之前做震荡中枢赶人下车同时做点小t的戏法又玩了一遍。因此,C大浪结构正式完成,并且一个叫做e震荡中枢结构将再次出现。但这个中枢平台与上次那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上次那个中枢更多的还是抢别人的筹码,但这次这个中枢更多的是反复拉高把筹码扔出去。

至此,主力资金手里的筹码出了一大半了,他长舒了一口气,但人都是贪婪的嘛,主力还想把剩余筹码再卖高一点啊,因此他某一天又突然开始拉升,继续脱离震荡中枢平台,此时,一笔E大段上涨结构又出现了。

但这笔结构往往就是波浪理论的五浪,也就是延伸浪,在结构理论也可以理解为上涨衰竭段,或者诱多段,因为这一段主力会借助很多利好消息,让散户疯狂,让散户醉。然后主力开始最后的疯狂出货,不惜代价的出货,最后E大浪的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一根放巨量的长阴灌顶出现,此时,你会发现上涨末端的中枢背驰结构出现了。

这时候,散户肃穆立正,大声对主力喊到:我已接盘,请您下岗!

讲到这里,想说的是,结构反映的是资金博弈,是心理博弈,更是人性的博弈。只要人性不变,结构的高可信度永远都不会变。

因此,研究结构一定是交易中真正的道,是真正能让普通屌丝逆势翻身的真正靠谱的、公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