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楞严经》

浅释:一切世间的生死相续,生从惯性的顺路而来,死从变化之流而灭亡。当生命将要终了时,这个生命还未完全舍灭了暖气的感触,那时一生善恶行为,在意识境象中就会一起显现,死逆生顺,两种气互相交战。如果纯粹落在思想中的生命,神识就会上升,必定生于天上(此处所谓天也就是代表上升);如果只有心中的升华意境,一生兼有福德智慧以及具有净愿,自然心境开豁,可以见到十方佛的境界,便可随愿往生任何一个佛国净土。

一切唯心造

六道轮回,佛教用语。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化生)、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化生)。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恶各种业(行为、语言、思想皆称为业)而带来的六类果报,并随顺当时世界观称轮回至某一道为“生”,离开某一道为“死”

《华严经》云:譬如有人,将欲命终,见随其业,所受报相。行恶业者,即现地狱、饿鬼、畜生,所有一切众苦境界。作善业者,即现诸天宫殿,天众彩女,种种衣服,具足庄严,悉皆妙好。身虽未死,而由业力,见如是事。故知地狱天堂,本无定处;身虽未死,唯心妄见。初临终相现竟

六道

人死后,决定你投胎转生的好坏、去往哪一道的既不是佛祖,也不是阎罗王,而是你自己的业力。业力又分为善业和恶业,如若你今生所造的功德和福报多,即可以轮回进入三善道;如果在世时无恶不作,见死不救,那么死后必定堕入三恶道,或为牲畜,或为恶鬼,或入地狱,任人宰割,痛苦万分。

三善道是指六道中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天属上善,人属中善,阿修罗属下善。由善业所赴,故名善道,造了善业,就会生到三善道。

畜生、饿鬼、地狱称作三恶道,其中众生造作恶业多于善业,苦多乐少。其中地狱众生以识为食唯苦无乐。

六道又作六趣。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受身,此业报受身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是欲界众生的栖居地,如果不能证悟成佛,就只能在这六道中轮回。

天道( 善心)
天道众生生活的自由自在,长寿而没有烦恼,是六道之首。但是他们迷恋于世俗享乐,当业力耗尽他们的福报,就会堕落到其他五道中去。天道的业因主要为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听闻正法、不妄语、不两舌(诤斗)、不恶口、不绮语(戏谑嘲笑)、不贪、不嗔、不痴、调服断除乃至越欲贪、离欲恶不善念而喜、一心觉观诸业苦乐不依喜、断喜念、离苦乐观唯留正念清净、不作诸色想、不作诸识想、不作想想、非想想。

人道(良心)

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无数的欲望,所以能造种种善、恶业行,但也由于具有思惟能力、惭愧心,所以,能够修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人类具有忆念、梵行、勇猛心三种特性。形诸于外的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可以忍受各种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则是展现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受能受的“菩萨道”精神。

要生在人间并不容易,必须在前生多作布施及严持善业。人间的受生方式是胎生。有因缘受生人间的中阴身,具有人形的身相。中阴身在业力成熟时,便遇上其下生父母交合的情景,心识便投于父母精血之中结胎。如果胎儿与父母间的因缘较属和谐的因缘,两代便会相处愉快,甚至在母胎中时,胎儿也不会令母亲感到太大的痛苦。如果双方因缘并不协调和谐,则怀胎时痛苦不堪,孩子出生后也只会令家庭不和谐。人间的苦有很多,但可把它们归纳为八苦,即生苦、老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阿修罗道(傲慢心)

修善而夹杂有嫉妒傲慢入阿修罗,其特征是嗔心极重,并以争斗为乐。转生到阿修罗道者,过去生虽无大恶行,但是轻慢心很重,非常的骄傲,不是瞧不起别人,就是忌妒别人比自己优秀。

阿修罗道享有天人福报,但其心受种种染污,造种种不善业。并因此福报衰减,堕入人、畜生、饿鬼道中;而造作地狱业因的则会堕入地狱道中。

阿修罗道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阿修罗遍于五道中,有人道阿修罗、天道阿修罗、畜生道阿修罗;另一种说法是指阿修罗道是单独存在的,住在须弥山下的海中。阿修罗的男众,外相难看、手拿武器、女人外相妖娇美丽,怀疑心、嫉妒心强。

畜生道(愚痴心)

畜生道,六道之一,又作傍生,为傍行之生类之意。畜生有被人收养之义,比如猪、狗、鸡、猫等;而傍生则是泛指生长在大自然中的一切大小动物,如空中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水中的鱼龙乃至遍布于海、陆、空的一切涓飞蠕动、微细生命等,都属于傍生的范畴。

过去生在人道造了中品的十恶业,会直接堕落畜生道。一身行恶,二口行恶,三意行恶,四从贪而起诸恶,五从嗔起诸恶行,六从痴起诸恶行,七毁骂众生,八恼害众生,九施不净物,十行于邪淫。亦或多生业熟而忽牵其报,他今生没有造作,他过去生有这个业,突然间临终起现行。从地狱中出来酬偿余报。从饿鬼中来。从饿鬼道受完以后来到畜生道酬偿他的罪业。此外,也因为它们智慧不高,甚至仅有神经的反应,因此无法了解佛法,连修行的机会也没有,只能等待临命终时,随宿世业力流转他趣。

饿鬼道(贪心)

在饿鬼道的众生没有食物和饮料,一般都是大肚子和小脑袋的形象,吃食物时,喉咙会有烧灼的感觉。饿鬼所受的苦比六道里的畜生道众生更大,但是其智力足以了解佛法,不像畜生般愚蠢。

据《瑜伽师地论》所载,饿鬼在饮食上会受到三种障碍:

一、外障:此类饿鬼因为常受饥渴,所以发乱面黑,形容枯槁,唇口干焦,只能以舌舐口,虽然四处奔走求食,所见的池水却都变成脓血而不能饮用。

二、内障:此类饿鬼咽细如针,口大如炬,腹鼓如山,然而即使得到食物,却因喉细而不能吞咽。

三、无障:此类饿鬼饮食虽没有障碍,但是不论所受食物为何,皆会燃烧成火,仍受饥渴大苦。

饿鬼的业因主要为“贪”比如:偷盗、赌博,特别是不肯施舍助人、偷盗或见难不救。

地狱道(嗔恚心)

地狱可分四大类

八大地狱:八大地狱是此道的最根本,到处充满火焰,所以也叫做“八热地狱”,与基督教所说的“永火”相近。最底层就是令人闻之丧胆的阿鼻地狱,亦即无间地狱。

游增地狱:八热地狱的每一热地狱都有四门,每门又有四小地狱,总共一百二十八地狱。凡是从八热地狱出来的众生,要一一游历此处受苦,所以称为“游增”。

八寒地狱:极为寒冷,此处众生经常因寒冷而悲号,身体也为之冻得变色。

孤独地狱:这是在人间的山间,江边等,过着孤独、非人的生活,可说是人间地狱。总计八热、八寒、游增、孤独,地狱共有十八处。

地狱的业因主要为嗔、杀人、毁谤正法及佛。在六道之中,地狱道众生所受之苦最为可怕。

轮回(佛法解释)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佛教其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即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地循环。

轮回理论源于生命的世代轮转传承启发,而三世因果中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故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正法念处经》卷七之偈曰:“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因果轮回

因果轮回并不复杂与深奥。无论自己做了什么,都要承担责任,就是因果。种善因得福果,种恶因得苦果;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报,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报。你昨天早上起床之后洗脸、刷牙、吃早餐,今天还是要重复这些,明天还要继续重复,这就叫轮回,像轮子一样周而复始的运动。

什么叫前世、今生、来世?过去的那一秒钟,就是前世;现在这一秒钟就是今生;还没到来的那一秒钟就是来世。“轮回到底存不存在?我会不会有下辈子?”生命最后一秒钟的下一秒,就是你的来世。我们无法预知这个时间什么时候到来,只能做好准备,活着的时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人气已断,通身冷透,唯头顶独热者,则必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也。若眼及额颅处独热,则生天道。心处独热,则生人道,肚腹独热,则生饿鬼道。膝盖独热,则生畜生道。脚板独热,则生地狱道。此由人在生时所造善恶二业,至此感现如是,非可以势力假为也。是时若病人能志诚念佛,再加眷属善友助念之力,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耳。

—————《印光法师文钞》

浅释:人断气后,通身都已冷透,只有头顶仍有热度,就必定是超凡入圣、了脱生死。如果只有眼睛额头颅骨处热,就是生到天道。只有心口处热,就是生在人道。只有肚子腹部处热,就是投生到饿鬼道。只有膝盖处热,就是投生到畜生道。只有脚板处热,就是投生到地狱道。这是人在生时所造的善恶两种业,到这个时候有这种感现,不可以用什么方法弄虚作假。这个关键时候,如果病人死前能够一心一意虔诚念佛,再加上眷属善友等一起助念之力,决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

梦参长老:一切世间,生死相续,都顺着气而生的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你这个问的我佛心非常欢喜,也使一切众生免他入邪见。你就好好听,我跟你说。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阿难问的是法性的实体,佛就跟他讲真如(法性的实体)随众生缘。随缘,一切众生他的本性实实在在的实本真净,一切众生他的本性所有的性体清净的,不错。因彼妄见,一念,无明不觉生三细,这咱们讲了很多了;因为妄见,因彼妄见就是无明,起无明,无明不停,因为妄的气生,因此分开了内跟外,内是心性,外是性。因染而起的这些杂染,妄动;妄动而成妄见,妄见而发生无明的现行,由这无明的现行生起染净种子,这一层一层的。无明气为因,七趣虚妄,这是助缘,因缘和合了产生妄境。因为有妄见,再假外边的妄缘,与外边和合而产生一切诸相。怎么堕落的?就这样子来的。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的分内,再加外头的爱染,发起的妄情,情积不休。无明,它一念不觉生三细,不停!所以生业相、转相、现相,到智相、相续相、执取、计名字、起业、业系苦。一到了造业现实的,所以生了妄净、爱染。爱染就是情。众生的本性清净的,一有了情就产生“喜、怒、哀、乐、忧、恐、惊”,所以叫七情。七情以爱为第一,七情总的说都叫爱。你好的就想得到,你不喜欢的就想把它脱离,“喜、怒、哀、乐、忧、恐、惊”,侵犯了爱,因住爱染,发起妄情;因为妄情积久不休,能生爱水。贪爱如水。

是故众生,心忆珍馐,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因此众生他心里想的要吃好的,吃珍馐美味,馋了,流口水,口水就流出来;看人家吃好的,他没吃到,他在一边就流口水;口中水出。或想念一个人,想念自己妈妈,想念自己爸爸,想念你最爱的朋友,想的就要流眼泪,就叫爱水往下流。这都是贪求。垂涎三尺,你想的流口水,就是这样一个含义。心发爱涎,心里起贪爱,心里头想男女关系,想男女二根,也自然流液,也流水,就是这个含义。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阿难,诸爱虽别;这个爱的情虽然不同,看爱什么;但是流结是同,这个结惑,爱的根子,流是流通的意思,爱的根子它自然的会流液,不假作意的;或者想父母想得流眼泪,或是两情男女关系,润湿不升,这是往下堕的,水都往下流。起这种业,这种想想法没有,无法升起。所以这个想法得有因缘的,假使你不信佛、不闻法,你知道有个极乐世界吗?连知道都不知道,你怎么想?他是想他所知道的,他知道什么他想什么,这是很简单。一切众生贪爱,生生受生,第一个男女关系,他想得多,变飞禽、变走兽都是男女关系。你看那鸳鸯也如是,一切的动物、极小的虫子也如是,这样的生死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