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个人为新韭菜,因为有持仓,可能带有潜意识的主观性。该分析纯属自己YY,仅用以个人预案操作与培养思维记录使用,因自身基础与经验非常差,可能会存在较多错误,本贴很多数据和想法来源于乔美美的贴子和灰原兄的交流。[淘股吧]

格力地产收购珠免进行重组,两家企业背后大佬为珠海国资委,具备天生优势,积极转型,手握房地产,免税,大健康三张牌,极具想象力,在复牌那天的表现开始,本人已经把他作为消费龙头而非重组的独立性进行定位,目前来看,已具备跨龙妖龙潜质,步入种子选手行列。唯一风险来源于重组失败,不过从最近的资讯来看,重组成功似乎大概率已成必然。既然作为龙头定位,那么逻辑性以下列几点来进行分析:

一:大环境逻辑:
1. 天时:疫情接近三年,经济明显下行,作为疫情放开首要任务,必然是恢复经济,最近连续发出的消息已经证实。作为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毫无疑问占据极大比重,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必然会先行表现,明年的股市上涨预期已经非常高。格力作为目前的高度板,已经有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2. 地利:20日澳门回归,26日股东会议,叠加横琴封关概念,粤澳深的强劲的经济实力基础,珠海三亚的地产优势,给足了格力足够的底层逻辑。加之新的异动规则,沪市票的一贯孱弱表现,虽然格力也有监管风险,但是对比来说,重组和沪市票给足了优势和预期差。格力虽然盘子偏大,但同时也拓宽了资金容量。2020年重组失败的格力最高价格为18元,我不知道当时的环境和情绪怎样,但是换算成当前已知的环境情况下,无论是连板还是走趋势,有什么理由会导致这次的格力价格预期会低于18?

3. 人和:近期的跨年妖龙预期,大盘缩量下的高位抱团现象,大消费整体近期的强势表现(虽然内部分化严重,但是仔细复盘,从整体的时间强弱关系来看还是有逻辑可循,抗疫如安奈儿,如意,到食品饮料预制菜如西安,黑芝麻,到零售如徐家汇人人乐统一大市场的富临,天顺,白酒旅游持续的走强),格力开盘至今一字6连板的资金已经给了表态,基本没有散户吃到任何筹码。当前静态的情况下,哪怕只有重组概念,如果你是格力大老板,你会怎么安排?至于很多人担心的饭都吃不起,哪有钱去消费?这就和炒股担心格力的承接问题一样,小散韭菜们的态度永远不重要,重点在于机构和游资,免税消费的主力也不在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在于有钱人,在于当地ZF需要的ZJ。


二:历史数据与估值计算:
1. 历史数据对比:此数据为THS复盘数据得来,已经发现有所差异,但是不知道哪里出错了,如果有计算错误还请指正本人进行更正:

上涨日(以涨停开始计算)是否涨停价格(元)开盘封单量(万手)开盘封单额(万元)收盘封单量(万手)收盘封单额(万元)成交金额(万元)换手率2020年是否涨停2020年价格(元)2020年开盘封单量(万手)2020年开盘封单额(万元)2020年收盘封单量(万手)2020年收盘封单额(万元)2020年成交金额(万元)2020年换手率换手率对比备注
1一字7.161107.85793220.6163.51117073.1618320.14%一字5.73228.32130827.36121.0969384.5736480.30%46.67%-
2一字7.881281.491009814.12129.52102061.7614600.10%一字6.31337.54212987.74123.2277751.8214400.11%90.91%-
3一字8.671263.541095489.18105.9691867.3230680.19%一字6.95417.97290489.15120.0583434.7533770.23%82.61%-
4一字9.541211.711155971.3494.3590009.923450.13%一字7.66362.46277644.36103.9879648.6840610.25%52.00%-
5一字10.491080.971133937.5382.7386783.7750160.25%一字8.44381.86322289.84144.60122042.4763004.34%5.76%2020年一字换手5b
6一字11.54985.971137809.38137.41158571.14423001.94%一字9.29324300996139.79129864.91155000.80%242.50%-
7--------一字10.23237.89243361.4768.5370106.19242001.14%--
8--------涨停11.26/---24830010.90%-开盘10.6,9:32分涨停


2. 估值计算(该数据基础主要从美美处获得,本人偏保守,进行了一些修改,如有错误还请指正本人进行修改):
2020年5月增发价为4.3元,珠免收购价为122亿元,发行股份数量为26.5亿股+8亿现金,同时向中国通用定向募集8亿元配套资金。

调整后的重组方案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免税集团100%股权,并拟向不超过35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5.38元/股,配套募资总额预计将超过8亿元,但不超过本次交易中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的100%。

刨除所有主观利好因素,即不考虑格力地产本身属性,不考虑科华估值,不考虑横琴封关等所有利好可能性的溢价,仅考虑此次并购重组的珠免估值的情况下:珠免疫情前2018年与2019年利润分别为6.3亿与7.2亿,疫情中的2020年,2021年与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别为1.5亿,6.12亿,2.16亿(网上数据)。取疫情前的2018年和2019年平均值即6.75亿,不考虑三亚和横琴的增量利好,作为2022年预期净利润8亿不过分吧?

以12.16日收盘数据,中免滚动市盈率79.18,价格221.7元,20.69亿总股本,总市值4587亿;王府井滚动市盈率34.49,价格30.21元,总股本11.35亿,总市值342.9亿;海汽集团亏损,价格30.77元,3.16亿总股本,总市值97.23亿。我们还是取低计算珠免滚动市盈率35不过分吧?珠免换算市值约280亿(真不算高了吧?)。取格力地产本身总股本18.85亿,按年线价格6.55给个120亿估值不过分吧?那么并购后总市值为400亿。不考虑近期价格上涨因素,依然按照预计方案来计算,那么增发股本约等于21.19亿股,重组后约为18.85+21.19=40.04亿股,400/40=10元,现价11.54元,溢价率15%,这是刨除所有利好消息的预期收益和市场情绪给出的最保守的价格,以此来算现在15%溢价的筹码,相比较而言现在其他的热门股和重组股,高吗?现在的高度和一个普通股甚至是垃圾股的首板有什么区别?


三:资金筹码极限量计算:
从封单量和龙虎榜可以看出,场外购买意愿是非常强烈的,场内也没有一家独大的情况,周五所谓的放量4.2亿龙虎明牌卖出2.7亿,不说惜筹锁仓,相对格力这个盘子而言,就算做空头能有多少筹码?停牌前还都有卖出,也侧面反馈了这次重组的保密性做的有多好。周五的融券应该也是空头爆了1000多万手的仓,融资根本买不进,融资融券的规则我不知道,按道理来说这1000多万手的仓机构是要回补的。就算因为极端情况,场外买盘枯竭,在这个位置,场内能有多少的抢跑砸盘意愿?再同向对比其他个股和静态所进的资金,哪怕以2板作为计算,难道走不到5板也就是9板的价格高度吗?纯以资金角度来看,周一个人认为周一还是一字板,周二8板走换手板打出绝对地位是最健康的情况,很多老师看周一就首开走换手,但无论7还是8板走换手,都不影响格力继续上涨的情况。但如果9板前还不开板,那可能就真的存在短期的风险和后续的不可预料性。



四:相关后续走势预测:
既然不以独立而是以跨年妖龙的定位来进行预测,那肯定离不开对相关题材的联动和相互支持。按静态盘面来看,哪怕是最悲观的情绪来看待大盘,短期内医药(抗疫)和大消费近期的强势无法否认,剩余的房地产,芯片,新能源,信创还没能走出持续性。其实个人甚至认为医药近期会比大消费走的更强,我更倾向于大消费走穿越持续性的题材。关于医药,阳的数值应该在1月春节期间达到顶峰,那么近期对病情恐慌的情绪是最后预期差的资金博弈高点,如果大面积感染最终证实只是普通流感性质,就是医药所有兑现落地一地鸡毛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外国佬也怕死的,所以这些情况导致个人对医药的炒作一直非常非常排斥,有偷鸡摸狗发国难财的感觉)。中国医药这段时间的走强,可能就是回光返照的最后时光,毕竟医药真的炒的很高了,总不至于还想着以岭众生还能再翻倍吧?我也想不出还能去找谁去炒了,再美的风景,也会有落幕的时候?这么看,相对于医药和其他领涨股的价格,格力真的高吗?假定医药落幕,大消费能走穿越,那么近期可能走强的题材估计会是预制菜,免税,影视,旅游,信创,最终下个周期可能会是基建地产,科技股,航运银行,证券之类题材。那么以格力个股来推断剧本,除去重组失败和监管停牌的两种极端情况,预计下周二(20日)换手8板,伴随免税走强,以11板左右价格高度(18-20元左右)横盘整理,1月开始走二波带动横琴概念,预计走至28元左右,之后会以趋势来进行。期间医药继续走强,以新华,众生见顶结束。

第一次写这么多,感觉还行,等下@几个大佬过来看看,看能不能得到指导,再学点东西。 $格力地产(sh6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