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25个人类误判心理学[淘股吧]

《穷查理宝典》作为查理•芒格的智慧结晶,其中的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跟其他各篇显得特别特立独行,本章是查理将三次演讲的内容合并起来,写成一篇从来没有发布过的讲稿,2005年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大量新的材料。

2005年,在没有任何研究助理的情况下,查理全凭记忆,对这篇讲稿作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查理认为81岁的他能够比10年前做得更好,原因有两个:1.当时他的知识没有如今丰富,而且当时因为生活的忙碌而过于匆忙定稿;2.当时他是依据粗略的笔记进行演讲,而现在是对讲稿进行修改。

本章中提及了25个人类误判心理学。

一、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激励机制的威力巨大,激励机制能够导致人们在做坏事的时候觉得自己是正当的。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的另外一个常见后果是,人们倾向于钻各种制度的空子,他们往往在损人利己方面表现得极有创意。当然,惩罚也强烈地影响到行为和认知,尽管它的弹性和效果不像奖励那么好。

评注:通过对好的行为进行奖励,对坏的行为进行惩罚,惩恶扬善,减少坏处,增加好处,会使组织或系统的生态越来越来好,越有利于组织或系统的长远发展。当某些行为(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不经意间获得“好处”之后,会导致这类行为进一步强化,直至到达某一临界点之后崩溃。在投资上就是,当人们侥幸因为某些操作获利之后,后续这类操作会得到重视,从而出现“守株待兔”式的僵化操作,变成“死多头”或“死空头”。对好的行为的奖励无可厚非,不过如果一些“不好的行为”受到奖励的话,结果可能就不那么好了。

二、喜欢/热爱倾向

喜欢/热爱倾向造成的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后果就是,它是一种心理调节工具,促使人们:(1)忽略其热爱对象的缺点,对其百依百顺;(2)偏爱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热爱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这一点我们将会在“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中讨论);(3)为了爱而扭曲其他事实。

评注:喜好原则也是《影响力》这本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我们常听说爱屋及乌,当一个人对某些人事物产生好感的时候,这些人事物的缺点会被忽略,甚至连缺点也变得可爱和可以原谅,这就是喜好原则的心理魔力。在投资市场的表现就是,当人们看好一只股票的时候,会想办法收集关于该股的有利信息(证实性偏见),而对不利的信息则选择性忽视,导致投资决策不那么明智,而且当股票下跌被套之后出于“热爱”仍然坚定持有,不愿意止损出局,这其中还有损失厌恶、禀赋效应等心理机制起作用,最后小套变深套。

三、讨厌/憎恨倾向

讨厌/憎恨倾向也是一种心理调节工具,它能促使深陷其中的人们:(1)忽略其讨厌对象的优点;(2)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3)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实。

评注:与喜欢/热爱倾向相反,当一个人对某些人事物产生厌恶的时候,这些人事物的优点会被忽略,甚至连优点也变得可恶和令人嫉恨,这就是讨厌原则的心里魔力。在投资市场的表现就是,当人们不看好一只股票的时候,会想办法收集各种信息证明自身的看法正确(证实性偏见),而对个股有利的信息选择性忽视,导致做出不明智的投资决策。当不看好的个股上涨了,没有及时依据信号和事实及时纠正错误,也就是买回来,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主观臆断中,想着它以后一定会跌下来,以证明自己的看法无论如何都是正确,结果错失大好机会。

四、避免怀疑倾向

是什么引发了避免怀疑倾向呢?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威胁,又无需考虑任何问题,他是不会急于通过作出决定来消除怀疑的。正如我们在后面谈到“社会认可倾向”和“压力影响倾向”时将会看到的,引发避免怀疑倾向的因素通常是:(1)困惑;(2)压力。在面对宗教问题的时候,这两种因素当然都存在。

评注:当人们处于困惑或压力下的时候,通常是没有多余的心力去考虑其他选项的,而要对事物产生怀疑,这需要人们在心理能量多余的时候才有可能。在投资市场就是,当投资者看到一只股票上涨,在“害怕踏空”、“从众心理”的影响下通过避免怀疑倾向快速做出决策——追高买进,结果落入主力设下的圈套。当然,如果个股此前已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为了第一时间上车快速跟进是没有问题的,前提就是要对个股有研究、熟悉它的特性。


五、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提高认知能力的漫长过程,以便我们变得足够有智慧,能够摧毁那些因拒绝改变倾向而被保留的错误想法。正如在世界顶尖大学任教的凯恩斯爵士谈及他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同事时指出的,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新思想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凯恩斯教授的言下之意,就是人类头脑和人类卵子的运作方式非常相似。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卵子就会自动启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人类头脑强烈地趋向于与此相同的结果。

所以人们倾向于积累大量僵化的结论和态度,而且并不经常去检查,更不会去改变,即便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们是错误的。

评注:一致性有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好的方面如那些经过时间淬炼出来的美好品质要求人们始终如一地坚持,所谓言行一致指的也是一致性,一些规则原则也需要一致性坚持,不然不会有任何成就。不好的方面是一致性会导致因循守旧、不知变通、教条主义、害怕改变,这些会对新事物的生成形成极大阻碍,对组织或系统的优化升级不利。重要的是需要辩证第看待一致性,在该坚持的地方要坚持,在需要变通的地方要变通,始终保持头脑开放,实事求是,既坚定不移又心胸开阔。

六、好奇心倾向

最好的现代教育机构(这样的机构在许多地方都为数甚少)能够增强人们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则能帮助人们防止或者减少其他心理倾向造成的糟糕后果。好奇心还能让人们在正式教育结束很久之后依然拥有许多乐趣和智慧。

评注:如果说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会给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好奇心必然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当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的幸福感很难再有太大的提高,于是会对生活产生厌倦的感觉。然而,如果拥有好奇心就不存在这样的事,至少可以平衡生活中的烦闷,在追求真相、追寻真理的路上永远没有尽头,永远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好奇心本质上是一种对新事物的兴趣,这也是心态开放的表现。所谓求知若渴,就是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坦诚地承认自己并非无所不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广袤的知识海洋里面,我们只有怀着谦卑的心态汲取智慧的养分,生活才会更加多姿多彩。

七、康德式公平倾向

康德以其“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又译为定言令式)而闻名。所谓绝对命令是某种“黄金法则”,它要求人们遵守某些行为方式,如果所有人都遵守这些方式,那么就能够保证社会制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应该说,在现代社会,每个有文化的人都表现出并期待从别人那里得到康德所定义的这种公平。

许多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司机,包括我自己在内,通常会让其他想要超车的司机开到自己前面,因为那是一种当他们想超车时也希望得到的礼貌行为。此外,在现代的文明社会中,陌生人之间有文明排队的惯,这样所有人都能按照“先来后到”的规矩得到服务。

评注: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不受约束的行为必然会导致混乱。如果每个人都遵守公序良俗,按规章制度办事,就会减少很多摩擦成本,社会和人际之间的运行或互动也会更加流畅。不过,这是非常理想的情况,现实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并非每个人都会依照规矩办事,这也是很多混乱的根源。社会生活中对一个人的约束有道德、法律和自律等方面,良好的秩序源自他律和自律相结合。

八、艳羡/妒忌倾向

如果某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经常挨饿,那么这个物种的成员在看到食物时,就会产生占有那食物的强烈冲动。如果被看到的食物实际上已经被同物种的另外一个成员占有,那么这两个成员之间往往会出现冲突的局面。这可能就是深深扎根在人类本性中的艳羡/妒忌倾向的进化起源。

“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沃伦•巴菲特

评注:艳羡/妒忌倾向会促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攀比、相互竞争,驱动世界不断向前发展。诚然,恶性竞争会使世界的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而良性竞争需要相应的规则来约束。“他人有的东西,而我没有,因此我也想要”,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想法过于离谱和不切实际,就必然会遭受惩罚或者痛苦,这可能远远超出个人的承受能力。

在投资市场上这个倾向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人的股票大涨,而自己的股票一动不动,此时投资者的内心会极度不平衡,为了达到和他人相同的结果,急于求成,“报复性、强迫性”操作,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损失惨重。因此,要合理对待艳羡/妒忌这个倾向,独立思考、审慎决策。

九、回馈倾向

人们早就发现,和猿类、猴类、狗类和其他许多认知能力较为低下的动物相同,人类身上也有以德报德、以牙还牙的极端倾向。这种倾向明显能够促进有利于成员利益的团体合作。从这方面来讲,它跟许多社会性动物的基因程序很相似。

化解过激敌意的标准方法是,人们可以延迟自己的反应。我有个朋友叫做托马斯•墨菲,他经常说:“如果你觉得骂人是很好的主意,你可以留到明天再骂。”

回馈倾向不但能够和激励机制的超级威力结合起来产生好的结果,它还跟避免不一致倾向共同促成了以下结果:(1)人们履行在交易中做出的承诺,包括在婚礼上做出的忠于对方的承诺;(2)牧师、鞋匠、医生和其他所有人士恪尽职守,做出正确的行为。

人类对回馈倾向的认识,在被付诸实践数千年之后,已经在宗教领域干了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坏事。总的来说,我认为无论是在宗教之内还是在宗教之外,回馈倾向给人类带来的贡献远远比它造成的破坏要多。

如果说负罪感有其进化基础的话,我相信最有可能引起负罪感的因素是回馈倾向和奖励超级反应倾向之间的精神冲突。奖励超级反应倾向是一种推动人们百分之百地去享受好东西的心理倾向。当然,人类的文化通常极大地促使这种天生的倾向受到负罪感的折磨。

评注: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牙还牙,说的都是回馈倾向。回馈倾向跟西奥迪尼《影响力》中的“互惠原则”是一致的,有着非常强大的威力。商家营销时也会通过回馈倾向或者说互惠原则来促成顾客购买产品,回馈倾向可以说根植于人类本性,需要正确对待。


十、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斯金纳研究过的标准条件反射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条件反射。在这种条件反射中,创造出新惯的反射行为是由以前得到的奖励直接引起的。但条件反射还有另外一种,反射行为是由简单的联想引发的。

广告商了解单纯联想的威力。所以你们不会看到KK可乐的广告中有儿童死亡的场面;与之相反,KK可乐广告画面中的生活总是比现实生活更加快乐。

有的东西碰巧能让人联想起他从前的成功,或者他喜欢和热爱的事物,或者他讨厌和憎恨的事物(包括人们天生就讨厌的坏消息),有些最严重的失算是由这样的东西引起的。避免因过去的成功而做愚蠢事的正确对策是:

(1)谨慎地审视以往的每次成功,找出这些成功里面的偶然因素,以免受这些因素误导,而夸大了计划中的新行动取得成功的概率;(2)看看新的行动将会遇到哪些在以往的成功经验中没有出现的危险因素。

喜欢和热爱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伤害;憎恨和讨厌也会造成由简单联想引起的认知错误;有关某个人或者某个讨厌结果的简单联想也会造成另外一种常见的恶果,这可以从“波斯信使综合征”中看出来。古代波斯人真的会把信使杀掉,而这些信使唯一的过错是把真实的坏消息(比如说战败)带回家。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通常在消除以德报德的自然倾向方面有惊人的效果。最后一类由简单联想引起的严重思维错误出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类型化思考中(如认为90岁的老头脑袋不灵光、某个在一条平均水深18英寸的河流中被淹死的人)。


十一、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

现实太过痛苦,令人无法承受,所以人们会扭曲各种事实,直到它们变得可以承受。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毛病,而这经常会引发严重的问题。这种倾向造成的最极端的后果经常跟爱情、死亡和对化学物质(酒精、毒品等)的依赖有关。

对化学物质的依赖通常会导致道德沦丧,成瘾的人倾向于认为他们的处境仍然很体面,仍然会有体面的前途。

评注:美国著名作家、心理治疗大师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这本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到:人生苦难重重。加拿大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也告诉我们,生活很艰难,每个人都注定要遭受痛苦和伤害,痛苦是人生的真相。

“每当我们遭遇真实或臆想的不公、突然被悲惨砸中、发现被人欺骗或者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感到痛苦时,内心深处都会发出对存在的质疑和诅咒。为什么无辜的人要受罪?这个该死的世界到底怎么了?”——乔丹•彼得森

人生是痛苦的,不仅意味着我们会面对各种问题是会产生痛苦,而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又会面临新的痛苦。当人们试图逃避痛苦的时候,各种心理问题就产生了。心理学大师荣格一针见血地指出:“神经官能症,就是人生痛苦最常见的替代品。”

有可以减少痛苦的方法吗?有,就是自律。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M•斯科特•派克提到自律有四个原则,即: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因此,要消除人生的痛苦,需要拥抱现实、直面痛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十二、自视过高的倾向

自视过高的人比比皆是。这种人会错误地高估自己,就好像瑞典有90%的司机都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这种误评也适用于人们的主要“私人物品”,这种过度高估自己的私人物品的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名称:“禀赋效应”。

自视过的高倾向往往会使人们偏爱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买彩票时,如果号码时随机分配的,下的赌注就会比较少,而如果号码是玩家自己挑选的,下的赌注就会比较多。那种过度称赞自己的私人物品的“禀赋效应”强化了人们对自己的结论的热爱。人们非常有可能过度地受到当面印象的影响,因为从定义上来讲,当面印象包括了人们的主动参与。

“托尔斯泰效应”:在托尔斯泰看来,那些恶贯满盈的罪犯并不认为他们自己有那么坏。他们或者认为(1)他们从来没有犯过罪;或(2)考虑到他们在生活中遭遇的压力和种种不幸,他们做出他们所做过的事,变成他们所成为的人,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值得原谅的。托尔斯泰效应的后半部分,也就是人们不去改变自己,而是为自己那些可以改变的糟糕表现寻找借口,是极其重要的。

避免因为自视过高而做傻事的最佳方法是,当你评价你自己、你的亲人朋友、你的财产和你过去未来的行动的价值时,强迫自己要更加客观。这是很难做到的,你也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但比起什么都不做,放任天生的心理倾向不受约束地发展,却又好得多。

当然,有时候高度的自我称赞是正确的,而且比虚伪的谦虚要好得多。此外,如果人们因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或者拥有美好的人生而感到骄傲,那么这种自我赞赏是一种非常有建设性的力量。在所有有益的骄傲中,也许最值得钦佩的是因为自己值得信赖而产生的骄傲。

十三、过度乐观倾向

大约在基督出生之前300年,古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说:“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从语法上来分析,德摩斯梯尼这句话的含义是,人们不但会表现出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而且甚至在已经做得非常好的时候,还会表现出过度的乐观。

解决愚蠢的乐观主义的正确方法是通过学,惯性地应用费马和帕斯卡的概率论。在我年轻的时候,高二的学生就会学到这种数学知识。自然进化为你们的大脑提供的经验法则是不足以应付危机的。就好比你们想成为高尔夫球员,你们不能使用长期的进化赋予你的挥杆方式,而必须掌握一种不同的抓杆和挥杆方法,这样才能成为好的高尔夫球员。

评注:乐观是一种偏见,过度乐观并不见得有多好。尽管我们需要乐观主义,但就像饮食一样不能吃得太饱,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稻盛和夫先生在关于达成新目标时的说法更具借鉴意义,即乐观地构思,悲观地计划,乐观地实行。

想要成就新的事业,首先,要有"期望如此"的梦想与希望,非常乐观地设定目标,这比什么都重要。

相信上天赋予我们的无限可能性,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激励自己振奋起来。而在制定计划的阶段,要以"无论如何都要成功"的强烈意志,悲观地审视目标和构想,设想到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慎重周密地思考对策。

在实行阶段,则应抱着"一定能成功"的自信,积极乐观、毫不动摇地实施下去。

十四、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一个人从10美元中得到的快乐的分量,并不正好等于失去10美元给他带来的痛苦的分量。(:前景理论及价值函数)也就是说,失去造成的伤害比得到带来的快乐多得多。除此之外,如果有个人即将得到某样他非常渴望的东西,而这样东西却在最后一刻飞走了,那么他的反应就会像这件东西他已经拥有了很久却突然被夺走一样。我用一个名词来涵括人类对这两种损失经验(损失已有的好处和损失即将拥有的好处)的自然反应,那就是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也就是损失厌恶)

人们在表现出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小题大做而惹来麻烦。他往往会对眼前的损失斤斤计较,而不会想到那损失也许是无关紧要的。例如,一个股票账户里有1000万美元的人,通常会因为他钱包里的300美元不小心损失了100美元而感到极端的不快。(:这其实就是心理账户现象)

人们在失去——或者有可能失去——财产、爱情、友谊、势力范围、机会、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时,通常会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应,哪怕只失去一点点时也是如此。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通常能够保护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宗教观点,因为它能够激发直接针对那些公开质疑者的讨厌/憎恨倾向。极端的意识形态是通过强烈的方式和对非信徒的极大敌意得到维护的,这造成了极端的认知功能障碍。

有一种办法能够化解这种受到刻意维护的团体意识,那就是建设一种极端讲礼貌的文化,哪怕双方的意识形态并不相同,但彼此之间要保持彬彬有礼,就像现在美国最高法院的行为那样。另外一种方法是可以引进一些对现在的团体意识抱怀疑态度而又能力突出、能言善辩的人。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也是导致某些赌徒倾家荡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它使得赌徒输钱之后急于扳平,输得越多,这种不服输的心理就越严重。其次,最容易让人上瘾的赌博形式就是设计出许多差点就赢的情况,而这些情况会激发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十五、社会认同倾向

如果一个人自动依照他所观察到的周围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思考和行动,那么他就能够把一些原本很复杂的行为进行简化。而且这种从众的做法往往是有效的。如果你在陌生的城市想去看一场盛大的足球比赛,跟着街道上的人流走是最简单的办法。由于这样的原因,进化给人类留下了社会认同倾向,也就是自动根据他看到的周边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思考和行动的倾向。(:也就是从众效应)

年轻人最尊重的是他们的同龄人,而是不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年轻人的基因决定的。所以对父母来说,与其教训子女,毋宁控制他们交往朋友的质量。后者是更明智的做法。

如果有家石油公司愚蠢地买了一个矿场,其他石油公司通常会很快地加入收购矿场的行列。
社会认同倾向在什么时候最容易被激发呢?许多经验给出了下面这个明显的答案:人们在感到困惑或者有压力的时候,尤其是在既困惑又有压力的时候,最容易受到社会认同倾向的影响。

由于坏行为和好行为都会通过社会认同倾向而得到传播,所以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下面两种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在坏行为散播之前阻止它;(2)倡导和展现所有的好行为。

就社会认同而言,人们不仅会受到别人行动的误导,而且也会受到别人的不行动的误导。当人们处在怀疑状态时,别人的不行动变成了一种社会证据,证明不行动是正确的。(:如街头老人摔倒了没有人敢去扶)

社会认同倾向通常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和艳羡/妒忌倾向、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结合在一起。如果我们只能从各种涉及社会认同倾向的教训中挑选出一个,并将其用于自我提高的话,我会选择下面这个教训:学会如何在其他人犯错误的时候别以他们为榜样,因为很少有比这个更值得掌握的技能。

十六、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因为人类的神经系统并不是精密的科学仪器,所以它必须依靠某些更为简单的东西。比如说眼睛,它只能看到在视觉上形成对比的东西。和视觉一样,其他感官也是依靠对比来捕捉信息的。更重要的是,不但感知如此,认知也是如此。结果就造成了人类的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很少有其他心理倾向能够比这种倾向对正确思维造成更大的破坏。小规模的破坏如下面的例子:一个人花1000美元的高价购买了皮质仪表盘,仅仅是因为这个价格和他用来购买轿车的65000美元相比很低。

某些房地产经纪人公司采用的推销方法尤其应该受到谴责。买家是外地的,也许急于把家搬到这座城市,于是匆匆来到房地产经纪公司。经纪人故意先带着这位顾客看了三套条件十分糟糕而且价格贵得离谱的房子,然后他又带着顾客去看了一套条件一般糟糕、价格也一般贵的房子。这样一来,经纪人通常很容易就能达成交易。

对比错误反应倾向常常被用于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顾客身上赚取更多的钱。为了让正常的价格显得很低,商家通常会瞎编一个比正常价格高很多的虚假价格,然后在广告中把他的标准价格显示为其伪造价格的折扣价(注:现在的电商平台不就是这样吗,标一个很高价格,然后把正常价格作为折扣价,这样人们感觉占便宜了,于是乐于购买)。人们即使对这种操纵消费者的伎俩心知肚明,也往往忍不住会上当。

当一个人逐步走向灭亡时,如果他每一步都很小,大脑的对比错误反应倾向通常会任由这个人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这种情况会发生,是因为每一步和他当前位置的对比太小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注重细节,不要错过那些微小的信号等)


十七、压力影响倾向

每个人都知道,突然的压力,比如遭遇威胁,会导致人体内部的肾上腺素激增,推动更快、更极端的反应。每个上过心理学概论课的人都知道,压力会使社会认可倾向变得更加强大。
有一种现象知道的人不少但还没有被充分认识,轻度的压力能够轻微地改善人们的表现,比如说在考试中;而沉重的压力则会引发彻底失调。

但是除了知道沉重的压力能够引起抑郁症之外,很少人对它有更多的了解。例如,大多数人知道“急性应激性抑郁症”会使人们的思维出现紊乱,因为它引起极端的悲观态度,而这种悲观态度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导致人们身心俱疲,什么都不想做。幸运的是,正如大多数人所知道的,这种抑郁症是人类较容易治愈的疾病之一。

巴甫洛夫很早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因为他利用狗成功地阐述了消化功能的生理机制。后来他由于让狗养成单纯联想唤起的反应而闻名于世,今天人们通常把各种由单纯联想唤起的反应,包括狗听到铃声就流口水,以及大多数现代广告引起的行为,称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在20世纪20年代的列宁格勒大洪水期间,巴甫洛夫有很多狗被关在笼子里。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和标准的奖励反应的共同作用之下,这些狗在洪水之前已经养成了一些特殊的、各不相同的行为模式。在洪水上涨和消退期间,这些狗差点被淹死,有一段时间它们的鼻子和笼子的顶部只有一点点空间可供呼吸。这导致它们感受到极大的压力。洪水退去之后,巴甫洛夫立刻发现那些狗的行为变得更过去不一样了。例如,有只狗原来喜欢它的训练师,现在不喜欢了。

评注:压力会扭曲个人的行为模式,正如巴甫洛夫的狗受到压力后的改变那样。X教通过使用压力对人进行洗脑会造成可怕的祸害,让人变成行尸走肉。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显示施加大量的压力可能是治疗最糟糕的疾病——丧失心智——的唯一方法。但这样的做法有待商榷,实际上现代的心理学已经足够强大,有很多其他更好的方式,如长时间的悉心照顾、倾听对方的诉求以逐渐解开其心结,让其重获信心和希望,等等。

十八、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这种倾向和一句歌词相互呼应:“如果我爱的女孩不在身边,我就爱身边的女孩。”人类的大脑是有限和不完美的,它很容易满足于容易得到的东西。大脑无法使用它记不住或者认识不到的东西,因为它会受到一种或几种心理倾向的影响,比如说上述歌曲中那个家伙就受到身边女孩的影响。所以人类的大脑会高估容易得到的东西的重要性,因而展现出易得性——错误衡量倾向。

避免受易得性——错误衡量倾向影响的主要对策通常是按程序办事,包括使用几乎总是很有帮助的检查清单。另外一种对策就是模仿达尔文那种特别重视反面证据的做法。应该特别关注的是那些不容易被轻易量化的因素,而不是几乎只考虑可以量化的因素。还有另外一种对策,那就是寻找并聘请一些知识渊博、富于怀疑精神、能言善辩的人,请他们扮演现有观点的反方角色。

这种倾向的一个后果就是,那些极其鲜明的形象,由于便于记住,因而更容易被认知,因此在实验中,应有意低估它们的重要性,而有意高估那些不那么形象的证据的重要性。尽管如此,那些极其鲜明的形象在影响大脑方面的特殊威力可以被建设性地用于:(1)说服其他人得到正确的结论;或者(2)作为一种提高记忆的工具,把鲜明的形象一个接一个地和人们不想忘记的东西联系起来(:目前许多记忆大师正在用的方法,如宫殿记忆法,可以通过各种鲜明的形象记忆大量的信息)。

应付这种倾向时所需要记住的伟大原理很简单:别只是因为一样事实或者一种观念容易得到,就觉得它更为重要。

十九、不用就忘倾向

所有技能都会因为不用而退化。我曾经是个微积分天才,但到了20岁之后,这种才能很快就因为完全没有被使用而消失了(:就像高中的时候,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得了三角函数,解得出高次方程,记得住气候洋流,背得出历史年表......不过此后这些知识因为没有经常用就逐渐忘记了)。避免这种损失的正确对策是使用一些类似于飞行员训练中用到的飞行模拟器那样的东西。这种模拟器让飞行员能够持续地操练所有很少用到但必须保证万无一失的技能。

明智的人会终身操练他全部有用然而很少用得上的、大多数来自其他学科的技能,并把这些当作是一种自我提高的责任。如果他减少了他操练的技能的种数,进而减少了他掌握的技能的种数,那么他自然会陷入“铁锤人倾向”引起的错误之中(:手里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马克•吐温)。他的学能力也会下降,因为他需要用来理解新经验的理论框架已经出现了裂缝。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而言,把他的技能编排成一张检查清单,并常常将这张清单派上用场,也是很重要的。其他操作模式将会让他错过许多重要的事物。

人们只要勤奋就能降低不用就忘倾向的影响。如果人们能够熟练地掌握一种技能,而不是草草学来应付考试,那么这种技能将会较难以丢失,而且一旦生疏之后,只要重新学,很快就能够被重新掌握。这些优势可不算小,聪明人在学重要技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到真正精通这种技能,他是不会停下来的。

二十、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众所周知,这种倾向的破坏力极大,常常会给认知和生活带来悲剧性的结果,所以在这里不需要多说了,请参见前面“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11)”那一节里的相关内容。

评注:当人们处于压力下或痛苦中的时候,很容易屈服于诱惑,化学物质就容易成为替代品,D品、酒精、Y物等就会成为选项。

只有直面人生中的压力或痛苦,弄清楚问题的根源所在,知道最好的决策是什么,并有勇气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解决问题。总之,面对问题时不是逃避,也不要害怕,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尽管这不易做到,但一旦这样做将会有很好的回报。


二十一、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年龄的增长自然会造成认知衰退,而每个人认知衰退的时间早晚和速度快慢不尽相同。基本上没有年纪非常大的人还善于学复杂的新技能。但有些人即使到了晚年,也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原来就掌握的技能,这种情况在桥牌比赛中屡见不鲜。

带着快乐不断地思考和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延缓不可避免的衰退过程。

评注:衰老的典型特征是:(1)形态变化,如头发变白、皮肤出现皱纹、牙齿松动脱落等;(2)生理功能减退,如心血管系统功能衰退、器官老化、神经系统功能下降等;(3)主要感觉器官功能减退,表现为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减退,等等。

生物的衰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确实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延缓衰老,如保持适量运动、健康饮食、规律的生活惯、保持心情愉快,特别是要保持学、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从而保持身体健康,思维灵活,这些对延缓衰老显然是有益处的。

正如芒格所说,“带着快乐不断地思考和学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延缓不可避免的衰退过程。”还有更重要的是,不要受衰老——错误影响倾向迷惑,保持客观,独立思考。

二十二、权威—错误影响倾向

和其所有祖先相同,人类也生活在等级分明的权力结构中,所以大多数人生下来就要跟随领袖,能够成为领袖的则只有少数人。因此,人类社会被正式组织成等级分明的权力结构,这些结构的文化则增强了人类天生就有的追随领袖的倾向。

但由于人类的反应大多数是自动的,追随领袖的倾向也并不例外,所以当领袖犯错的时候,或者当领袖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达、被大众所误解的时候,追随领袖的人就难免会遭受极大的痛苦。所以我们看到的许多例子都表明,人类的权威——错误影响倾向会造成认知错误。

有个聪明的心理学教授,也就是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决定做一个实验来弄清楚权威人物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使普通人去做罪大恶极的坏事。在这个实验中,有个人假扮成权威人物,一个主导这次正规实验的教授。这个人能够让许许多多普通人将他们完全信以为真的假电刑用来折磨他们的无辜同胞。这个实验确实证明权威——错误影响倾向能够造成可怕的结果,但他也证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的心理学界是极其无知的。

只要拿着我的心理倾向清单,但后逐项对照,几乎每个聪明人都能明白,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涉及六种强大的心理倾向(注:我觉得是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避免怀疑倾向、避免不一致倾向、社会认同倾向、压力影响倾向以及权威——错误影响倾向),他们共同发挥作用,造成了他那极端的实验结果。

评注:权威——错误影响倾向的力量是巨大的,其有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但无论如何,拥有科学的思考法则始终是值得提倡的,即:(1)质疑权威,(2)独立思考,(3)自我怀疑,(4)相信证据,(5)谁都会犯错。

二十三、废话倾向

作为一种拥有语言天赋的社会动物,人类天生就有本事啰里啰唆,说出一大堆会给正在专心做正经事的人造成许多麻烦的废话。有些人会制造大量的废话,有些人则废话很少。

曾经有个很好玩的实验向人们展示了蜜蜂说废话引起的麻烦。在正常情况下,蜜蜂会飞出去找蜜源,然后飞回蜂巢,跳起一种舞蹈,以此来告诉其他蜜蜂蜜源的位置。然后其他蜜蜂就会飞出去,找到蜜源。某个科学家——他像B.F.斯金纳那么聪明——决定要看看蜜蜂遇到麻烦之后会怎么办。他把蜜源放得很高。非常高。大自然中并没有那么高的蜜源,可怜的蜜蜂缺乏一种足以传达这个信息的基因程序。你也许会认为蜜蜂会飞回蜂巢,然后缩到角落里,什么也不做。但情况不是这样的。蜜蜂回到蜂巢,开始跳起一种莫名其妙的舞来。我这辈子总是在跟那些很像这只蜜蜂的人打交道。

评注:废话很多时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润滑剂,如陌生人之间初次见面的时候,说“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话可以缓和气氛,“废话”在很多场合可以说是很有用的。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面临自我意识障碍和思维盲点障碍这两大障碍,自我意识障碍指的是人们本能的反应是捍卫自己的正确和完美,不容他人质疑,否则就是对自己的挑战。这是进化赋予人类的特性,人类祖先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一定程度上受益于这个倾向。思维盲点障碍指的是人们无法洞见所有的事实,每个人的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只能理解自己知道的东西,不可能面面俱到。

如何面对我们的局限性呢?始终保持头脑开放和心胸开阔,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应固守在自身的认知局限里面坐井观天,诚实地面对自己,明白相对于我们知道的东西,或许不知道的东西更加重要。当要做决策的时候,不要不懂装懂,通过可信度加权的方式明确自己是老师、学生还是其他角色,是应该说教、提问还是辩论,这样决策就会更加明智。


二十四、重视理由倾向

人,尤其是生活在发达文化中的人,天生就热爱准确的认知,以及获取准确认知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填字游戏、桥牌、象棋、其他智力游戏和所有需要思维技巧的游戏才会如此广受欢迎。

这种倾向给人们的启发不言而喻。如果老师在传授知识时讲明正确的原因,而非不给任何原因,只是高高在上地把知识罗列出来,那么学生往往会学得更好。因此,不仅在发布命令之前要想清楚原因,而且还应该把这些原因告诉命令的接受者,没有比这更明智的做法了。

如果人们毕生致力于将他们的直接和间接经验悬挂在一个解释“为什么”的理论框架之上,那么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使用就会变得更加容易。

不幸的是,重视理由倾向如此强大,乃至一个人给出的理由哪怕是毫无意义的或者是不准确的,也能使他的命令和要求更容易得到遵从。有个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实验中,实验人员成功地插队到排在复印机前面的长队前头,他给出的理由是:“我要复印几件东西。”重视理由倾向这种行为的副作用其实是一种条件反射,会出现这样的条件反射,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有理由的事情是很重要的。自然地,某些商业机构和X教组织经常利用各种有噱头的理由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评注:就像有句歌词说的:“如果你真的需要什么理由,一万个够不够。”根据前面提到的讨厌/憎恨倾向,当人们不喜欢某个人或某些事物的时候,给再多的理由都不会消除这种负面印象,而喜欢/热爱倾向则与此相反。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总是需要一个理由,最好让这个理由恰到好处,让大家都能愉快接受。

二十五、lollapalooza倾向——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极端后果的倾向

这份心理倾向列表中体现的思想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广义的进化(包括基因的进化和文化的进化)早已将这些心理倾向深深地根植在我们的大脑里,这些我们无法摆脱的心理倾向能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呢?我的答案是,这些心理倾向带来的好处可能比坏处多。不然的话,它们就不会存在于人类容量有限的大脑中,而且还对人类的处境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这些倾向不能,也不该,遭到自动地清除。

尽管如此,上文描绘的那种心理思考系统,如果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将有助于智慧和端正行为的传播,并且有助于避免各种灾难。心理倾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各种心理倾向和防范它们的对策通常能够防患于未然。

评注:数种心理倾向通常会一起发挥作用,造成极端的后果。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人处于顺境的时候,好事会纷至沓来,反之处于逆境的时候,各种糟心事也会接踵而至。从心理层面来说,一个人处在不同境遇的时候,会有数种相应的心理倾向强化某一倾向,从而进入一个加强循环。因此,避免或减少坏的心理倾向,培养和加强好的心理倾向,对一个人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