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炒股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而这种经验积累绝非简单重复,如果一定要用个比方来形容这个过程的话,我觉得就像中学时代的数学学,相信大家都有这个体验,不是你听懂了理论你就这能把题做出来,能把题做出来一定是经过了训练强化,深入理解这个理论必须要有个训练强化的过程,我们知道,高考数学题绝对不会是哪一个单纯的理论考察,一定是各种理论体现在这个题里面,考察你的综合统筹能力,那其实每天的盘面就是高考题,他千变万化,理论不扎实,有知识盲点,你肯定不能很好的去操作好,当然绝对不是说我们要掌握所有的理论,因为股票市场的理论容量远比中学时代的数学学理论容量要大,因此,我们也只能是选择性的去做,能看懂理论逻辑的去做,这是开篇闲话,下面我主要记录下近期关于预期的理解

预期是什么?
简单来讲就是基于当时盘面特征预判出下一个盘面大概走势,预期是下一步展开操作的基础条件,预期和实际盘面经常会有出入,就是常说的超预期,符合预期,不及预期,对预期的和实际盘面的出入做出这样的分类是因为我们要根据这个分类制定出相应的操作策略。

预期什么?
预期大盘走势,预期板块走势,预期个股走势,预期买点,预期卖点

怎么预期?
预期实际也是可以单独成一个知识系统的,因为在我的理解里面,预期是结构性的,层次性的,怎么预期实际就是要回答预期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我以自己的理解试着写一写,先说结构性,在我的认知里,个股的买卖点来自于对个股低位的预期,就是说你对个股的先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个定位是板块内部的定位,类似于谁是龙,谁是跟风,谁是补涨,谁是卡位,谁是先锋等这样的一些定位,而这些定位出来了,你就会明白他的买、卖点在什么时候出现,而这些定位从哪里来,从板块来,板块(题材或者同属性)分大小,对应的预期炒作预期也会不一样,大题材会有大龙,小题材就会是小龙,大题材就会有大的补涨行情,小题材会有小的补涨行情甚至没有补涨这回事,那么明白题材的预期就会明白操作深度如何,就会明白题材弹性如何,那么题材的大小真的是一出来就可以看出来的吗,那也只是一种想象而已,他的炒作周期和深度很多时候和市场整体环境有关,这么说,理论上的大题材出生的环境不好也不见得会有什么大的行情,理论上的小题材有时候却被疯狂炒作一波,因此,题材预期它来自于哪里?他很多时候来自于指数环境,那指数的预期又来自于政策面,经济面,宏观经济,来自于本身的走势和筹码结构。
再说层次性,应该是先有指数稳定环境预期,才有板块预期,才有个股预期,最后才是买卖点的预期,先后顺序不能乱,没有这个逻辑顺序,盘面很难理清楚,因为市场4000多只个股,你没有一个分类,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干嘛,也根本看不懂他们的行为意味着什么,只有把分类做出来了,你才会有头绪,才能懂得资金现阶段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大概会转移方向了,会去哪个方向,会去哪些个股,这是层次的分析带来的清晰感,有清晰感才会减少随意操作和抓住操作时机。

建立预期我们要做什么?

很明显,熟悉盘面,主要熟悉什么?要熟悉赚钱相应从哪里扩散,亏钱效应从哪里扩散,赚钱效应转为亏钱效应的点买哪里?这是最重要的预期。

主线是谁?支线是谁?各个核心股是谁?有没有新题材出现?新题材级别如何?

题材什么时候分歧?会是多大的分歧?是第几次分歧?分歧从哪里开始?会怎样扩散出来?

热点个股什么属性?什么概念?板块内部定位是什么?他的历史股性如何?有没有潜藏的雷?

这是建立预期的方式,其实很不好讲清楚,太抽象

老规矩,贴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