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这种生态,没有了前面两年那种趋势性的板块行情,大型基金根本不可能获得好的净值收益,更别提还有面临以前堆砌的筹码兑现的回撤压力。

所以现在只能靠能动性好一点的私募自己掉头做新的策略卡位和布局,也就是所谓的先于大型抱团基金主动做调仓换股,然后锁定一些下一波优质成长的底部筹码,等大型基金们真的开始全盘胎动或者新的募集主题基金到位以及主动被动调仓换股覆盖,才会看到新一波的行情。

再次之前,游资们依旧基于各类时事题材,政策驱动甚至业绩披露等聚焦性质的事件来发动短期行情,当下各位看到的便是这类结构。

长期看倒的身边几个大资金,有些干脆已经不在主板折腾,直接下沉到三板去挖更有把握的转板套利,三板目前还存在一些主营利润都比较饱满,分红也比较舒服,行业成长性技术自身研发和产能扩张都可以看到比较好的成长的,基本都是躺进去当股东的心态来布局。

而主板里面,实际上也存在很多之前资金偏好下被冷落的寡头或者细分行业头部冠军公司,这些公司拥有极好的布局卡位体量,市值足够小,成长又足够清晰和高概率,静态和动态估值也都进入随时可以介入和启动的阶段,只要熬过这段地缘冲突下的全球情绪波动,便能在下一波做多中国的浪潮里,看到更多细分行业头部公司冲出云霄的旱情。

它们依旧会抱团,会在一个最容易找到方向的赛道里拥挤,但是基于过往老的赛道股基于估值或者套牢压力的多重制约,已经不再美丽或者性感,所以,大概率下一波的行情,是在那些没有被爆炒但是又拥有细分头部属性而估值和成长性都足够有魅力的公司。

不要浪费任何一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