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腾讯发布2023年Q3财报,当季总营收154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简称“ToB业务”)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营收的34%,创下历史新高,同时连续十个季度占比超30%。ToB业务持续成为腾讯主要增长引擎和收入基本盘。[淘股吧]

本次腾讯财报还强调了云与企业服务板块在大模型方面的业务动作。实际上,面向席卷而至的大模型时代,腾讯云构建起了从基础设施、平台层、模型层和解决方案层等全栈大模型生态。
9月7日,腾讯混元大模型正式亮相,并通过腾讯云对外开放。亮相后的腾讯混元持续迭代,在10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文生图”功能,同时模型的代码、数学等各方面能力均有大幅提升。
作为实用级大模型,目前已有超过180个腾讯内部业务接入腾讯混元测试,包括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企业微信、腾讯广告、微信支付和微信搜一搜等;并有来自金融、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客户,通过腾讯云调用腾讯混元大模型API,应用领域涉及智能问答、代码助手等多个场景。
比如,以腾讯混元大模型为基座模型,腾讯云发布了医疗行业大模型。上海仁济医院率先运用腾讯医疗大模型,以互联网医院适老化服务为重点,打造高度拟人化的虚拟数字形象“小威护士”,为老年患者提供更温暖、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模型即服务(MaaS)解决方案上,腾讯云本季度也宣布从技术底座、平台能力、智能应用三大维度升级MaaS能力。基于自研腾讯混元大模型,同时支持业内20余款主流开源模型,助力企业构建专属大模型及智能应用,加速模型产业落地。腾讯云携手20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在大模型行业应用方面共创5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在智能客服、OCR、跨模态检索等领域有广泛实践。
云是大模型的最佳载体。面向大模型时代,腾讯云已经建立起全套能力,包括搭载星脉网络的高性能算力集群、云原生数据湖仓和向量数据库等数据处理引擎、以及模型安全、支持模型训练和精调的工具链等,企业、开发者可以根据各自需求,灵活选择产品,降低大模型的训练成本。目前,腾讯云已经助力百川智能、智谱科技、MiniMax等企业打造大模型。

作者利益披露:转载,不作为证券推荐或投资建议,旨在提供更多信息,作者不保证其内容准确性。声明:文章观点来自网友,仅为作者个人研究意见,不代表观点及立场,站内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独立审慎决策。 $模塑科技(sz0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