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世界掌握航天器发射并且能够返航的只有四家:中国,俄罗斯,美国和埃隆马斯克。是的,你没有看错,最后一位是人而不是国家,他就是“大麻哥”:埃隆马斯克。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15时23分(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3时23分),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39A发射台,人类首次实现了商业载人发射!



猎鹰9火箭托举载人龙飞船发射,自2011年来,首次实现美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飞船是Space X近期在服役的猎鹰九号-Block5型火箭,它是Space X在2008年突破运载火箭技术后的第四代主力火箭。NASA最近也在使用spacex运载火箭用来实现地面对太空站的货物补给。

猎鹰九号B5火箭的回收能力是在全世界排名前列的,这样的能力可以减少火箭在发射任务中的高成本,在火箭回收后可以在经过一定的保养后,多次进行发射任务,可以实现10次左右的回收利用。这样的高技术以及低成本,就要具有高可靠性,目前的发射成功率维持在100%。在NASA的批准下,它成为了美国第一代本土首个成功发射的载人级别运载火箭。这可以让NASA节省下大量的船票(一张联盟号单人票价已经达到了9000万美元)

这一次,创造历史的又是马斯克。



他成立的商业航天公司SpaceX旗下的第二代载人“龙”飞船(下文龙飞船,均指二代载人龙飞船)刚刚搭载着两位宇航员,道格拉斯·赫尔利和罗伯特·本肯顺利进入太空。



随着2011年,7月19日美国航天飞机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完成后,美国散失了本土出发载人航天航空的能力。当年航天飞机的停飞,除了可靠性因事故而受到质疑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经费消耗实在太高,每次飞行大约要燃烧掉15亿美元的经费。美国迫切希望寻找一种更便宜的上天手段。商业载人航天计划正是为了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而开展的。以往,美国采用政府兜底式的经费支付方式。作为飞船的买主,当NASA将飞船、火箭等设计制造任务交给承包商后,研发过程中的超支全部由NASA买单。由于航天任务的经费体量一般十分巨大,且具有未知性和高风险性,这种经费支付模式有其合理性——如果NASA不兜底,大概没有哪家企业敢接这样的活。然而,也正是有了NASA兜底,承包商自身所承担的压力减小,没有太多的东西去控制成本,超支和项目拖延的现象经常发射。而在商业航天模式中,付费的方式则和一般的商业合同更接近,NASA支付的研发和使用费用是固定的。如果说以往的模式中,NASA是飞船的买主,在商业模式中,NASA则更接近于租客的角色,它不再为飞船的研发负总的责任,而是采购自己需要的服务内容,而企业得到NASA部分经费支持所研发出的飞船,也可以用于它自身的经营业务。对于近地轨道飞行这种早就被美国掌握并熟练运用的技术,开发新飞船和进行飞行的风险已经没有那么大,而开发出的飞船又可能通过其他业务盈利,因而企业能够接受这种新型的付费模式。对于新兴的航天企业,这又是他们不可多得的挤进市场的机会。



欧比特:宇航电子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主业,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技术与资源支点,是驱动公司业务保持稳定发展 的重要因素。 该业务目前主要为航空航天、工业控制领域提供高可靠的核心元器件及部件(Soc、SIP、EMBC)。主要产品为:嵌入式 SOC 芯片类产品,包括多核 SOC 芯片、总线控制芯片及其应用开发系统等;立体封装 SIP 模 块/系统,主要有大容量存储器模块、计算机系统模块和复合电子系统模块,是宇航设备的核心元器件部件;系统集成类产品,包括嵌入式总线控制模(EMBC)、嵌入式智能控制平台(EIPC)及由 EMBC、EIPC 作为技 术平台支撑的高可靠、高性能系统集成产品。据行业标准,公司的芯片/模块产品等级分为商业级、工业级、军品级、宇航级,航空航天型号产品在研制过程中,不同阶段使用的核心元器件等级不同,公司的经营模式是为客户提供全阶段的核心元器件产品。作为航空航天产业核心元器件及部件的国产化代表性企业,航天产业链中元器件的国产化趋势有利于推动公司宇航电子业务的规模化发展,未来也将受益于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公司SOC、SIP产品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各类电子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卫星大数据业务是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核心业务,是基于公司宇航电子业务进行的战略延展,是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产业创新升级的积极实践,是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及价值提升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公司围绕着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战略,瞄准卫星数据在未来助推经济及社会发展上的应用进行了精心的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加速卫星大数据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卫星大数据采集、卫星大数据运维和卫星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的一体化业务模式。“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是公司基于宇航电子核心技术、航天资源、人才储备、资本平台,打造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商业遥感星座,是卫星大数据战略的核心。具体而言,公司建设的微纳卫星星座,降低了卫星的设计制造、发射及运营成本,以多星组网代替单星运行,以提高获取数据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并对获取的卫星数据进行加工、销售为客户提供数据产品及数据服务而获取收益,提升公司卫星大数据整体竞争力。卫星大数据产品主要分为基本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和应用卫星遥感数据产品。基本卫星遥感数据产品主要定价方式是由数据规模(一般以面积或景为计量单位)、精度(分辨率等)、基本加工处理的成本等要素决定。该 等产品一般具有公开的市场报价,相对而言毛利率较低。公司主要以拥有自有卫星星座,并基于一体化模式,通过自主的大 数据中心和运维体系,能够连续、及时、大量提供卫星数据,以满足多方位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并以该等产品及服务的可定制化、差异化特点获得高毛利率,如公司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基于遥感数据的“绿水青山一张图”服务项目。

公司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进入卫星运营环节的企业之一,同时是我国唯一一家进入遥感卫星大数据行业的上市公司,从时间窗口、产业布局、企业规模、资源能力等方面看,公司已成为卫星大数据行业引领者之一。同时,卫星大数据行业正由初创期走向快速成长期,作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公司拥有制定行业规范、主导行业生态的机会。

本人比较喜欢的“牛散”赵建平是欧比特这两三年的中长线投资者,欧比特有机会成为未来中国的spaceX吗?我觉得没有这个概率,但是如果商业航天成为一种模式,那么欧比特一定会从中分到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