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淘股吧]

北斗系统的建设分三步:
第一步,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2003年共发射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这就算北斗一号系统基本建成,目前北斗一号系统已经停止工作。
第二步,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底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其中有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服务亚太地区客户。
第三部,2009年启动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设。2017年北斗三号组网双星首发;2018年计划发射18颗卫星,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关于政策之类的什么就不说了,这个大伙儿心理都明白,国家战略性的产业。
2017年,我国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总体产值达到2550亿元,同比增长20.4%,到2020年,总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
目前卫星导航产业链的中游产值占比在 50%左右,但呈下降趋势。预计到 2020 年,下游的运营服务产值贡献率将达到总产值的 50%,应用服务水平将大幅度提高。上游产值占比稳定。


从北斗产业链结构看,主要包括上游基础元器件(芯片、天线、板卡等)、中游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下游运营服务。
其中上游基础元器件虽然占比仅10%左右,但却是北斗产业链的基础以及核心。中游下游都涉及到具体的场景应用,所以这里不多细说,可待下回分解。

上游元器件重在自主可控。
芯片方面,我国已具备量产北斗芯片的公司包括海格通信振芯科技北斗星通合众思壮等。
天线在基础元器件领域属于门槛较低的环节,已经可以做到完全自主化,目前国产天线销量已经占据国内市场 90%的份额。
板卡是终端的基础集成电路板,目前自主化率达到30%,国内板卡厂商主要有:合众思壮、北斗星通、中海达以及华测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