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开始在证券公司上板,并接触股票,基本从零开始[淘股吧]
2017年10月开始全职炒股
2018年3月15号开始接触超短,打了第一只票:龙头股份(面)

现在炒股已经整整3年了,严格意义上,很多老师对我说,炒股三年还不能稳定盈利,就别炒了,现在我也不清楚我到底会了些什么,基本也没有什么盈利,也没有大的亏损,所以把心得体会写出来,验证一下。如果真的不行,我会选择放弃。

我已经比多数人幸运很多,虽然腰斩过3次,亏了几十万,但是我仍然感谢这个市场,感谢我身边的老师。

说说的对炒股的一些理解,开始想到哪说到哪,后面再补充

“术”基本依托于我目前不成熟的模式,超短-打板-启动

1、模式建立

这是炒股的基础,最开始我什么的都不懂的时候不在乎,赔了钱想到了学,看了几位老师们的心得体会,慢慢开始量化,后来质疑过,其实很多时候赚钱就好,为什么一定要死守着自己的模式。最后又想明白,也略微领会的“道”。

几个词,一致性、确定性和知行合一,如果没有固定的模式,你没法衡量这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股市太大太复杂,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最多只能做到熟悉一两种游戏规则,这里面的延伸可能都无暇顾及。

所以我忽略我对自己的认知,选择了游资打板的模式,抛弃了自己低吸胜率更高的方法。我思考过,现阶段,我没有持股的心态,无法做到赔率,只能从胜率上获得好一点的利润,胜率依靠的是技术,赔率某种意义上更多依靠心态,但这是个伪命题,说实话我还是很徘徊。

初步的模式是,打板启动,这是学大牙,因为从我认知的角度,最了解的就是大牙的模式,学的机会比较多,也比较稳健,虽然他还不是大佬,但是我非常看好他的潜力。

而做启动,最重要的就是耐力,这种耐力要比后期吃经验在初步时简单一些,要求就是对炒股的专注和勤奋。这也是炒股初级需要我养成的一些品质,风偏还略低一些。

2、周期判断

指的是情绪周期、技术周期和宏观周期

其中情绪周期最小也最难判断,技术宏观看看图看看新闻看看股评家然后独立思考以后基本就可以,但是情绪周期必须要独立思考,自媒体可以学,但是久而久之会把人带偏。

说说我现在理解的

简单点,身在市场中,能感知到短线做多资金的态度,大家都是人,赔了钱肯定下次就小心,一样的,用量化来说,比如一些指标,涨停家数、跌停家数、最高板数、赚钱效应、炸板率,大面程度等等都是。简单而只能是短期,日内、隔日。因为理解力还太低。

中级一点,情绪周期的启动、鼎盛、衰弱,能从强势股票的题材中,依靠一些简单量化,叠加题材或个股的历史经验,判断出这个情绪周期,何时,量级。因为现在自媒体的发达,简单的那种基本都已经知道,你不比比人多一个身位,很难有高收益。举个例子,大的情绪大家都在说,把题材做一个对比大致会清楚,就拿当下的深圳题材来说,知道,都是同时知道,我再周末,能感觉出体量还可以,可能比创投弱一些,当天不好追,好的一字买不到,买到的肯定埋人,然后就早晨没有参与(当然很多老师都踏空),后来又在超预期的走势下,强买后面垃圾,当然赔钱概率很低,但是风险收益比很差。

正确应该是:对标一些之前的题材,大致有个预期,研究标的,把可能的都研究一下(很多),第二天涨停家数出来,就清楚了题材和情绪的大小,这时候博弈(很多都能买到),因为情绪憋了很久,需要释放(人性博弈)。踏空不强上(忍),最好的永远在后面,(强上垃圾虽然第二天靠着题材风险很低,但是牺牲的事明天上强势股的机会,不好切换),老师们都如此,再不济依靠强大的经验和分析能力,后排也能挑选出高一个身位的补涨龙头(对我很难)。晚上收盘理性分析,题材、盘口、龙虎榜等等。第二天保证跟上节奏。

高级一点的事根据自己的模式做,这点我还没有领会

重点是细致、经验

3、题材分析

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和周期、模式相叠加,被动量化就出来了

并不是题材的量级就叫题材分析,我从老师身上学到,题材是大家都看到的,量级根据经验对标历史比较好找到,然后,你需要对标里面的标的,比如技术上,高度板是谁,总龙头是谁,中军是谁等等,逻辑上,那个细分最受益,那个细分可能走出来等等,都需要主观判断,这就是在乱马群众取得上将首级的依靠。

也不简单,因为你不能只看表象,你需要向下想,某些政策的目的,市场资金实质上偏向哪里,那些会有联动,板块阻力最小等等,横向题材纵向历史,最后的判断出对的,收益可能才更高,比如深圳这波,老师早晨想过深圳顶替香港的概念(金融),然后就能在后排发现证券和互联网金融,这些题材后排,但依然能连板,逻辑的重要性。

4、个股分析

这点我经常忽略,游资的个股分析很简单,但是需要深入骨髓。

个股的地位:涨停是什么低位,谁先谁后都知道,谁板多也都知道,但本质还差很多,比如有的龙头是高度板,有的是换手板,有的是题材板,谁是龙头?不一定最高的是龙,你需要对比题材级别。后面涨的不好?有的权重中军,在后面涨停,确定前方的溢价后,确定性更高,老师们有一句话,权重+业绩,基本上就是白送钱,可以全仓上。

个股的基本面:软件给的东西很大程度是骗散户,盘中即使依据可以,但是复盘严重不行。题材需要看研报,这样能更细致的清楚到底是干嘛的,在行业内什么的低位。然后是筹码、盘子大小、股性、有无融资等等,这些都是老师们融入骨髓的。我却不很重视。

5、盘口分析

盯盘的重点,我最SB的就是聚焦点还是在标的、价格上。非常不对,盯那玩意有毛用,买了的话,一直盯着用吗?准备买的时候可能有用。卖的时候更没用,价格会误导。

宏观盯盘:换手前100、成交量前100,、指数异动(那些权重异动影响指数)、个股异动、板块异动等等,同时还有一些个别时期影响较大的外围市场,比如近期黄金指数、道指期货、人民币汇率、恒指等等,周期起来的时候还要盯期货、商品价格等等

交易盘口:首先是竞价,竞价的变化和昨天的强弱,竞价的单数和同题材个股强弱,竞价的单数和龙虎榜老师们做对比。然后是盘中分时,价格指数明显失真,需要盯逐笔买卖队列
确定资金的类别、流速和流量对比流动值、总买量总卖量与筹码的比重,还有最重要的换手率和成交量

一个横向和一个纵向


这些都是我暂时理解到的超短线的“术”,没有详细展开,后期我会陆续整合补充,都是自己学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