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简短一点 争取能简短一点[淘股吧]
一、关于贸易战:这次的贸易战是有备而来,但这个贸易战基本是打不起来的,即便开打也会快速结束。这次贸易战网上很多文章是说为了抑制中国制造2025。当然有这个因素,但远不止这么简单。
1、这次美国的贸易战是对全球的贸易战,根本原因还是为了美元回流减羊毛。因为历史原因(这里不做多余复述,不清楚的自行百度)美元一直是世界最强货币,也可以理解为国际基础货币。这个特殊的货币属性造就了美元一系列的特殊功能。美元霸权、铸币税等。美联储之前一直喊叫加息缩表,历来都是喊很久加一次就是为了刺激全球,让全球资本知道美国经济复苏,美元开始强势。但预期回流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为了更多的美元回流所以开始制造动荡。资本有一个逐利性,还有另一个基本属性就是稳定性。档某一个地区或者地域出现了动荡不稳定,那么这个地区的国际资本必将快速外流。(近期阿根廷基础利率40%的大增就是国际资本外逃造成的,而阿根廷这只羊似乎总是本美国减羊毛而且屡试不爽。还有中东地区叙利亚,退伊核协议等)这些地区因与美国差距太大,遭遇的是美国直接手段,包括军事行动。而欧洲、日本、中国、美国确不能那么直接。违法直接动用武力。那么只能用特殊的金融攻击。即这次的贸易战。即便是具伤资本也会找伤亡最小的地方避险,因美国的强大历史顾伤敌1000自损800也能挺住,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国际资本依然回流美国,其他国家就会更被动。
2、这次对华贸易战份额最大也是,因为美国惧怕中国倔起,中国有13亿多人口,当内需拉倒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要外销,这个生产力是很厉害的。真那样其他国家就惨了。这是一个美国总是针对中国的原因,逼不得已。另外就是近几年中国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开始在动摇美国的根基了,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化的进程是漫长的,货币众所周知是政府信誉体系。即便现阶段再强大的中国无法直接国际化。所以要与特殊物品绑定,例如石油,铁矿石。这些也是跟美国学的。只有绑定了之后人民币才出具国际化的先行。如果拿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市场买不到任何战略物资。那么国际化根本就不用想了。今年3月26日石油人民币期货上线。没过多久美国就发出了贸易战。这一针对还是挺明显的。这次为了不让任何的三方受益,开启了全球同步话贸易战。这样即剪了羊毛,并组合国内企业减税,极利于美国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巩固美国整体经济实力。
3、网上目前说的几种应对说法。一种说抛美债,这个咱们直接略过。还有说自贬人民币,这么对于其他国家可以这样对冲高税。但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这步路不好走。国家化的货币。首先汇率需要稳定(霸权之后另说),所以这样的话不利于后面进一步国际化的进程。
个人觉得就这么耗。只要不造成系统性冲击,也就无所谓了。在特定条件下还是需要保一下汇率。但国际化进程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无所畏惧了。说到底就是周旋拖时间,给我们自己的战略规划拖足够的时间去实施完成。这里插一句目前的美国已经从石油进口国变成出口国了。所以此次中东问题也就变成了油价涨跌的反向工具。
二、关于股市:
1、中国的股市就是一个国家金融工具,认真你就输了。先说说最近的大盘,连续性地下跌,有偶然原因也有必然原因。偶然原因是去杠杆的时间不对,恰好赶上了贸易战。必然原因是17-18年楼市的走势。虽说6月末是银行中期结算,但这次的资金似乎有点太缩,因为大家的钱都在观望楼市和摇号中。那沪指和其他国家指数比其实没什么必要。很多国家金融资产已经成为常态话配置,而我国有一部分历史原因,也有政府原因,还有楼市的稳定上升。造成了目前这个局面。有钱买楼,而并非特定比例的金融资产配置。目前国家也在往这个方向引导。社会并非没钱,只是因为有比股市更稳定更赚钱的市场,所以资本久漏出了它两个本质。什么时候楼市不在那么火了,股市就该牛了。07年?15年?对比楼股市场的走法就比较明显了。
2、对于监管层来说这个指数目前重要也不重要。抽血的目的达到了。50权重,入摩的股票走的并不那么难看。所以现在并不是那么着急。这和15年的时候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市场是个大的纠错器,资金来了猪上天,资金走了也是有真正的好股能顶住。无论市场里各种手法的投资者。看明白就好。现在的股市没钱。但并不是社会没钱。未来的股市会有钱。新资管的100w亿就是动力。有人会说这些钱为什么不会流入楼市?会的?这个洗面说楼市的时候再说。慢牛的格局一定会成型,并非监管层的引导要求,而是市场的自我淘汰。但并不是说市场没有投机的机会,市场从不缺投机的机会。因为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
3、大股东的清仓减持,变着方法钻法规空子,清仓质押。这里有个典型就是宏川智慧,短线不看基本面,这话没啥大错,但也要看一看。才上市不到3个月,最高位置上就质押股票在融资,之前的钱花哪去了(并不是说宏川智慧短线不赚钱,而是就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股票举例子)这样怎么会有二波。面对这样的垃圾股东就算再厉害的短线选手也架不住大股东的黑天鹅,不是减持就是解禁。所以才会说这是市场的自我进化。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短线现在都喜欢次新的原因,最起码雷不那么多。业绩好的大盘股在这个缺资金的时代根本就拉不动。就别谈爆发力了。
4、对于现在的指数谈谈个人观点。中长线直接进场,短线伺机而动,之前的帖子里也说过了。6月如果指数不破新低,短期就破不了了。如果破了,下面也不会太深了。跌不动了。有很多网友说流动性风险,这里并非不存在,只是不严重。大的资本很专业。再次强这和15年不一样。现在再跌就跌出价值了。资本就会蜂拥而入。当然短线核心是情绪,所以短线还是不要和大情绪对赌。耐心等待大盘企稳。
三、关于楼市:目前的中国楼市说畸形也不为过,但实际情况远优于网络文章。
1、关于楼市崩盘论,这个个人坚决不同意,不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这个可能性都不大。目前国家还需要楼市来调控内需,(一个拥有铸币主权的国家永远不会怕债务多,也不会怕没有钱,可以印可以放水,货币其实也就是一种工具)。外销比例如果持续上不去的话,只能继续拉动内需。不要拿日本的地产泡沫和国内比,日本时政府有意刺破并持续打压的,不然早远超90年的价格了。日本政府敢这么做,是因为海外还有一个日本,这是特殊的情况。这个国家地方小,资源贫乏,人口多。如果按照之前的地产拉内需最后,就真麻烦了。但日本海外的投资造就了海外的另一个日本。所以政府敢去遏制楼市泡沫再生。那是需要强大的外销比例来抵御的。所以目前的国内,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在者这个破坏力太惊人了,这个才是真正的金融风险。目前真出现这个情况,政府会不顾一切地救。也就不要再叫嚣崩盘论了。价格是一点一点涨上来的人,不买的人永远不买,跟价格关系并不是最大的。现在高房价没钱买,崩盘了就有钱买了?我看未必。崩盘了就更没钱买了。(逻辑不在多余阐述,通缩)
2、目前国内房产库存过剩吗?过剩,但并不是全部过剩,新一线的九个城市都不过剩。过剩的是345线。人嘛都想往大城市走,获取更好的资源,便利的条件,所以整体的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失,但局部的人口红利依然还在。至于地产税。我觉得就更不用担心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自有房产这个阶层一定会把这个成本转嫁给非自有房产这个阶层。这就是阶级一直无法消除。
3、未来的地产市场。目前的地产市场稳定最佳。不涨不跌。稳定的等待国家经济的转型。个人觉的未来的地产会维持在高价位。政府的政策以及配套给普通公民以保障房、廉租房、等工具保证人人有住的地方。剩下的事靠自己努力,有钱买房子,没钱租房子。也就是租赁市场,之前我大A也炒过租赁概念。可能之前很多人没弄明白。估计这会懂了。十九大正式把农村土地进行了三权分置之后。就开始了全国土地缩减。我所在的这个城市很明显。地产用的批的很少。大部分的地都批成了公园,绿地。这样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有了支撑价格的理由。同时大量的保障房,廉租房,共有产权房,开发商租赁住房,个体租房。但非商品房,品质上不好说,位置肯定比较偏远。周边配套也跟不上。未来富买穷租,全靠自己努力吧。刚就业的年轻人,压力也就不会那么大了,非商品房房租不会太高。那剩余的钱就能花,能拉动消费了。真是一举多得的转型。

写着写着就说多了,纯属个人观点就图一乐呵,各位看官嘴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