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热点
电磁屏蔽:网传GB200受益最大材料之一
驱动:2024年5月23日盘前英伟达业绩超预期,美股英伟达盘前涨幅超6%。网传主要因GB200需求、进度超预期。GB200核心增量在于铜互联,电磁屏蔽是受益最大的材料之一。
影响:网传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正是服务器自身。
AI服务器如果不能很好地抵抗电磁干扰,不但容易缩短使用寿命、造成额外成本,而且会耽误研发进度,影响企业竞争。
相关公司:沃特股份康达新材隆扬电子正业科技方邦股份等。

二、机会前瞻
低空经济
驱动:消息面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在第五届中国机场发展大会上发布《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 VTOL )起降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这也是我国首部针对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起降场的技术规范。同一天,广东、四川相继发布低空经济相关规划,发力竞逐“天空之城”。
板块:5月23日,低空经济概念板块再度活跃,截至收盘,上工申贝两连板,一博科技、沃特股份、康达新材涨停,云天励飞威贸电子等涨幅居前。

杰创智能:公司设计的通导一体化芯片,集通信与定位功能于一身,具备数据传输、精确定位以及加密安全等多种功能,并且采用低功耗设计,尺寸小巧。这样的设计特性使得该芯片非常适合应用于对数据传输和定位有高度需求且需要低功耗的应用场景。

飞行汽车和低空飞行器作为现代交通和航空领域的新兴技术,对通信和定位功能的需求非常迫切。飞行汽车和低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实时传输数据,如飞行状态、航向、速度等,同时也要进行精确的定位,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准确。杰创智能的通导一体化芯片恰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它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还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功能,并且其低功耗设计也能确保长时间稳定工作。

此外,杰创智能的通导一体化芯片还支持加密安全功能,这对于飞行汽车和低空飞行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飞行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加密安全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确保飞行的安全。

新鸿蒙开发者大会即将召开
驱动:Op­e­n­H­a­r­m­o­ny开发者大会2024将于2024年5月25日召开,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将于6月21日召开。华为此前官宣,Ha­r­m­o­n­y­OS NE­XT鸿蒙星河版将于今年推出,由于Ha­r­m­o­n­y­OS NE­XT不再兼容安卓应用,将积极推动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适配。

1)5月25日,Op­e­n­H­a­r­m­o­ny开发者大会2024
2)6月21-23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24),Ha­r­m­o­n­y­OS NE­XT鸿蒙星河版首次亮相,这将是纯血鸿蒙首次亮相,是鸿蒙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9月内,华为秋季新品发布会,将发布Ma­te70系列,能够带着‘纯血’鸿蒙上市。这是鸿蒙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纯血鸿蒙上手机了,这个事才算成功了。

相关公司:荣科科技亚华电子软通动力九联科技等。

亚华电子:1)公司与华为深度探讨软硬件鸿蒙化,已选定三甲医院全面完整试点,2023年10月互动,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和深化与鸿蒙生态的合作,打造鸿蒙智慧病房、鸿蒙智慧养老的医美场景。明确2024Q1亚华鸿蒙版本将上线(网传资料)。
2)公司积极研发养老智能通讯交互系统、5G远程会诊、手术室协同、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室内定位等产品,延伸布局更多智能通讯交互应用场景,公司主营医院智能通讯交互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可以提供面向医疗养老机构的运维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等功能,检测公司设备和系统的性能状况、各类数据质量和异常,让用户及时了解系统综合运行状况,辅助医养管理者决策。公司产品用户已覆盖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公司百大医院市场覆盖率达75%,已累计服务約460万张病床、9500家医院,在病房智能通讯交互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处于龙头地位。
3)公司互动易表示:公司三代病房交互系统具备人脸识别/NFC/语音控制功能。同时,公司将不断加大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养场景的应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于2023年4月公示的“山东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名单“中,亚华电子"智慧医疗行业+云枢病房服务交互系统。

北京医药:到2026年,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
1.25万亿元
驱动:2024年5月23日盘后讯,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
划(2024-2026年)》的通知,行动计划:到2026年,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达到1.25万亿元(2023年全国大健康产业规模13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每年100亿元以上,新增获批上市创新药10个、创新医疗器械30个,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风险投资每年200亿元。
重点任务:加快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医研产协同,推动数字化赋能;打造全流程服务体系,加快研发到应用进程;做优品种结构,推动产业能级跃升等。
前沿技术:在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部署“核爆点”专项,催生具有颠覆性、引领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布局面向生殖健康疾病、疑难罕见疾病等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基因编辑等产业亟需的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等。

相关公司:
首药控股:地处北京,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认定为“中关村生物产业创新基地”。
昭衍新药:地处北京,国内从事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服务最大的机构之一。
三博脑科:地处北京,国内知名的神经专科医疗集团,关注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热景生物:地处北京,打造的“X-Gen AI新药发现与设计研究中心”位于中国药谷。

三、个股挖掘
嘉欣丝绸黑寡妇蜘蛛超级丝己进入开发应用阶段

1.蚕丝超级丝:嘉欣丝绸公司子公司超丝科技研发的家蚕蜘蛛超级仿生丝,通过家蚕和黑寡妇蜘蛛的基因组合改良家蚕丝的性能,目前技术上已取得突破,培育的家蚕丝强度已比普通蚕丝强3.86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嘉欣丝绸成为国内唯一在超级仿生蜘蛛丝方面具有技术储备与迅速量产能力的上市公司。

2.蚕丝硬盘:中科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联合课题组,首次实现了基于蚕丝蛋白的高容量、可重写的生物存储技术。中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 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微系统所2020前沿实验室主任陶虎2020.8.10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中表示,这款“蚕丝硬盘”除了能存信息,还能装东西,比如血液样本、DNA、疫苗,甚至可以植入生物体,目前容量已达64GB。蚕丝硬盘能同时存储数字信息和生命信息;其生物兼容性良好,可以植入活的生物体,比如人体,长期保存甚至永久保存,像电影中士兵佩戴的铭牌一样,制成永不丢失的生命铭牌;又能根据设定,制成寿命可控的时间胶囊,可控地降解,可控消失。它有望在外太空等极端条件下保存信息。

3.蚕丝疫苗蛋白:据环球新闻报道:6月26日,日本九州大学教授日下部宜宏等人率领的昆虫基因组学研究团队宣布,他们成功使用蚕制作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候选的蛋白质。今后将开展老鼠实验,并与制药公司等合作推进临床试验。原来,受中国丝绸的影响,日本九州大学从百年前就开始研究蚕了,他们养殖了约450种蚕,经过长达7年的研究,终于筛选出了数十种可用于医疗的蚕!在这个疫情重大的特殊时期,九州大学教授日下部和他的团队将与学校一创新企业合作,力争开发出新冠病毒疫苗。如果疫苗研发顺利,该公司将量产疫苗所需的源自蚕的蛋白质。

4.蚕丝冷链:美国的创业公司Va­x­e­ss拥有的一项令人颇感意外的技术,他们利用的是从蚕丝中提取的蚕丝蛋白,将蛋白溶液加入疫苗中,混合干燥后疫苗就可以在室温甚至更高温度下保持稳定状态,并且在较长期限里保持它的耐热性。也就是说,这样保存的疫苗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冷藏。这项技术的持有者为Va­x­e­ss的科学顾问Da­v­i­d­K­a­p­l­an教授,他来自美国著名的塔夫茨大学。而另一位同样来自塔夫茨大学的Jo­n­a­t­h­a­n­K­l­u­ge博士也利用蚕丝蛋白做了一个研究,实现了血检血样的常温保存,这项研究成果也发表在了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利用蚕丝来保存血样这一技术也加入了Va­x­e­ss的研究范围内,尽管它目前只在实验室中取得了成功,而且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还会面对潮湿、灰尘等等复杂的影响,但是Ka­p­l­an教授表示“蚕丝血检的商业化已经在路上了,而且这一笔交易马上就会到来”。一旦蚕丝血检这一模式得到商业化,低成本的优势和可常温甚至高温储存运输这一点,对于众多的外包第三方检验机构来说,是有极大市场需求的。如果能够顺利面世,毫无疑问将会成为改变血液检测行业的一匹黑马。

万科A:贷款持续获批
事件:2024年5月23日盘后公告,全资子公司为公司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担保,申请金额77.84亿。
银团贷款:2024年5月23日盘中消息,万科与招商银行等头部金融机构签订协议,获得200亿银团贷款,目前到账100亿,为2020年以来房地产单笔金额最大的一笔银团贷款。
债务化解:公司2023年末有息负债3201亿,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已制定一揽子稳定经营和降低负债方案,预计2024至2025年公司债务规模将下降1000亿,债务风险获得实质性化解;公司表示万科集团所有项目,将保证按时高质量交付。

存量住房、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深圳板块最大利好是深振业A、深深房A、沙河股份等。

相关公司:深振业A、深深房A、沙河股份 、深物业A天健集团 、万科A、特发服务等。

$杰创智能(sz301248)$
$深深房A(sz000029)$
$深振业A(sz000006)$
$深物业A(sz000011)$
$嘉欣丝绸(sz0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