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康生物(300439.SZ)发布公告称,公司取得了由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相关产品分别为肝素结合蛋白检测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
[淘股吧]

美康生物表示,取得上述《注册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体外诊断产品线,有利于满足市场不同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拓展力,对公司未来经营将产生积极影响。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美康生物近年来的营收规模大幅萎缩,盈利能力也大不如前;随着疫情的消散,相关试剂产品的推出或为时已晚;此外,美康生物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难以尽如人意。


营收规模下降,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据官网介绍,美康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医学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立于2003年,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目前,美康生物已取得418项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注册证、58项诊断仪器产品注册证。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仪器及独立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生化、化学发光、质谱、VAP/VLP 血脂亚组分、血球、 POCT 、分子诊断、尿液等领域。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美康生物已经成为我国lVD行业内少数能够同时提供诊断试剂和诊断仪器的供应商之一。
在疫情的影响下,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需求激增,美康生物2020年业绩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达到2.99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近三年来,美康生物的整体营收规模大幅萎缩,净利润相比2020年也有所下降,盈利能力大不如前。疫情消散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营收占比较大的美康生物,这是扛不住了?
分产品来看,除了体外诊断试剂外,美康生物的其他产品营收都是缩减的。根据2023年年报,美康生物的体外诊断仪器、医学诊断服务、其他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4亿元、5.47亿元、1101.20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8.92%、46.28%、32.72%。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为美康生物带来约12.25亿元收入,相比上年同期仅仅增长了1.81%。虽然是同比增长的,但涨幅相对较小。
市场需求下降,新品问世或为时已晚
据了解,美康生物所处行业为体外诊断行业,体外诊断行业主要涉及生产和销售用于在医学实验室或者其他专业环境中进行的人体样本检测和分析的试剂、仪器和耗材。相关产品可用于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监测以及预后评估等多个方面,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新冠相关检测需求大幅减少。根据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分会、上海市实验医学研究院体外诊断产业发展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年度报告》(2023版),2023年中国IVD市场规模为1200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700亿元规模有所下降,降幅约30%;如果再加上出口产品销售额并统计原料、配件及耗材销售额,预计2023年体外诊断整体产业规模为1700亿元,与上年同期的2800亿规模相比下降了40%。
随着相关检测需求的下降,以体外诊断业务为主的美康生物势必将会受到影响。
前文中提到,美康生物近日取得了两项体外诊断试剂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其中一项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已实现疫情常态化,相关阴霾已逐渐散去,而此时美康生物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刚刚取得注册证,此时该产品的出现,或为时已晚。如此看来,该产品未来的营收对公司业绩的贡献也不会很大。
资本运作不利,股价长期下跌
美康生物的经营发展遇到困难,公司此前的资本运作也很不顺利。
自2015年上市后,美康生物频繁进行并购的操作,导致债务飙升,公司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局。2019年,该公司实现归母净亏损5.60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彼时,美康生物的解释是,主要系对子公司杭州倚天、上饶新安略、伯明翰美康、浙江涌捷等计提了商誉减值,加上无形资产计提减值损失合计7.76亿元。
资本运作的不利,营收规模的萎缩,盈利能力的下降,似乎都没有激发公司的“斗志”。相反,美康生物的公司高管在减持套现的道路上倒是一直都停不下来。
根据公开信息,近年来,美康生物的实际控制人邹炳德通过减持、协议转让等方式,持股比例一降再降。
2020年6月,邹炳德就曾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等方式大比例减持公司股份。
根据统计,邹炳德的减持计划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2%股份,其中通过协议转让10.08%,集中竞价减持1.01%,大宗交易减持0.91%,合计减持金额6.57亿元,减持完成后,邹炳德的持股比例从57.91%降至45.91%。
2022年底,美康生物公告称,邹炳德与陈朝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后者转让其直接持有的5%公司股份,转让价格为9.35元/股,转让价款为1.79亿元。
2023年3月,上述股份转让事宜全部完成,邹炳德直接持股比例下降至28.43%,间接持股8.14%,合计持股比例为36.57%,仍然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
通过两次减持,邹炳德合计套现金额高达8.36亿元,其减持原因皆为降低质押比例及个人资金需求,其行为也引发了市场对实控人资金状况的担忧。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除了实控人信心不足,资本市场对美康生物的认可度也在下降。从2015年上市后创造了78.06元的历史高价后,美康生物的股价就长期处于震荡下跌的调整趋势中。


从高位下跌至今,美康生物累计跌幅已经超过85%。截至5月22日14:25,美康生物涨0.29%,报10.35元/股。
综合来看,美康生物的经营和管理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公司管理层应尽快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破解经营困局,同时提振投资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