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5月21日,公司创始人石总增持公司股票,此前董秘已增持2、4月单月出货1.1亿+,同比增长35%3、预期24年是14亿营收 净利率恢复至19%,25年营收预期是14亿增长20%,海外增加5亿营收,合计22亿元营收,19%净利率,24归母2亿元(2.66-0.62);25归母3.79亿元(4.18-0.39);50亿元市值,24归母是25倍;25年是13倍,看经营性净利润24年是19倍,25年是12倍,如果扰动因素接触可以给30倍的,会是戴维斯双击机遇。今年由于股权激励压力比较大,同时海外基本没有增量,总体在持续消化估值阶段[淘股吧]
广东调整医美外科项目事件点评:事件:昨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医疗美容外科项目调整通知,美容外科一级项目新增光电项目和注射填充项目。而此前根据2009年原卫生部发布的政策,医美项目分为美容外科 牙科 皮肤科 中医科,其中美容外科包含隆乳、整形等项目,而激光治疗、抽吸、注射及填充等项目归为美容皮肤科。此次调整之后,广东的美容皮肤科和美容外科的医生都可以操作光电及注射填充项目,而此前仅有美容皮肤科医生可以。点评:我们认为该事件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1)一定程度上增加注射填充产品和光电仪器的需求。理论上来说,此前仅有美容皮肤科可以名正言顺采购注射填充产品和光电仪器,此次新增了美容外科在这两块的需求。不过从实操来看,因为轻医美需求占比越来越多,因此仅有美容外科、而没有美容皮肤科的医院和机构少之又少,因此这一点会提供一些上游产品需求增量,但增量有限;2)医美医生成本有望下降,缓解医美机构经营压力。此前受政策所限以及监管愈发严格,正规医美机构对美容皮肤科持证医生的需求量大,这就导致这些正规医生的成本很高。但广东新政之后,医美机构可以在持证美容皮肤科和外科医生中做选择,正规医生供给量增加,此前占收入15-25%的医美人力成本(主要为医生)有望降低,直接利好医美机构业绩改善。而在下游医美机构盈利状况改善后,他们对上游厂商的议价压力也有望减弱;3)扭转资本市场对医美板块政策的悲观预期。21年7月人.民日。报发文批评“容貌焦虑”现象之后,医美行业规范型监管政策频出,资本市场担心医美和教育、地产行业一样,将持续受到政策打压,因此医美板块持续调整至今。此前北京、上海均已调整过美容外科项目内容,加上此次广东调整,后续若从这些一线城市的政策推广至更多城市或全国,资本市场有望将医美板块的政策从悲观扭转至乐观,医美标的估值有望回升至合理水平。重点推荐爱美客/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华东医药/江苏吴中等医美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