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aoguba.com.cn/Article/5431105/1 [淘股吧]

我追高的问题是不敢打板,主要是没有不会打板,打的板当天封成的概率不到60% 。 同时 ,经常追冲高回落的票吃面。 强反模式和突破模式更适合自己点。
将 新航道老师的这篇文章保存,经常阅读。

在我以往的帖子中有几篇是关于强反模式,时间比较久了,多半发布在上半年。
后面随着个人认知的提升,技术的调整与优化,逐渐以突破和连板作为主要关注和操作的模式。强反模式从高居第一回落到第三的位置。
少而专,专而精。
没有人会怀疑这句话,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真正理解它的本质。
他们大多被北京炒家的首板模式所折服,推崇龙空龙等看似比较极致的做法。
这只是表象,如果你也认同,那就是着相了。
最底层的逻辑只有一个:确定性。
因为你学的多且不精,就是没有确定性,不确定的所谓“模式”进行叠加使用,结果是越做越差,多做多错。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学一样是一样,都能学精,用熟;后面每学一个都达到了高标准,那么,模式的多少对于他不是问题,因为每个模式都有足够的确定性。
现实与理想终有差距。
在以千万计的炒股群体中,能真正学好一个模式并进入到稳定盈利阶段的有几人,占比相当小;把一样学好都这么难,最终学好几样或多样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可谓凤毛麟角。
但大家在初入股市时,基本上没有一人只学一个模式,而是学的杂,因为技术本身的难度、因为个人投入精力有限,因为积累的时间和厚度不够,因为学XI方法的不正确,最终呈现出来的表象就是多而杂,浅尝辄止。
这是最容易犯的通病,最多的群体却没有或不能有“正规”的培训体系,因为避免同质化和利益排斥性。
正如一位知名大V讲过,炒股没有太多的捷径,只有太多的弯路,且进来的人都是绕不过,避不开。绕来绕去,坚持到最后的人发现还是回归到了本源。

巧地是,昨晚经有推荐看到一位大V刚发表的帖子中也讲到了单一模式与多模式间的差异性:
把一种模式做好的当然也能赚钱,但是赚到一定时候就很难上去了,并且要经历一个月两个月都在打酱油的转态。如果你心态上无法接受自己一到两个月都在打酱油,你就需要学很多的模式。但是学很多模式的时候你又要懂得如何再不同市场上不同的切入点。举个例子,比如把一个模式用到极致的北京炒家。 而不同模式不同用法的有炒股养家各大游资。近点的92科比。一招鲜还是面面俱到都没有错。关键是你心态要跟得上,你要一招鲜,你就得忍受一两个月都在打酱油的可能。 你要全面就要每天长期做思维整理,战法分类,仓位管理,情绪周期的配合。 难度比一招鲜大多了,你准备好了吗? ------节选自“不死鸟韦一”的“避坑”帖

以我个人作为具体案例,最近聚焦到突破和连板模式,是个性化的认知与经历造成的,不具有推广的意义,更不能因为把强反模式从最初的第一放在现在的第三,就说明它不重要了。
主要是因为确定性的筛选结合个人的精力与意愿,而强反模式只是精减了性价比低,确定性差的“模式”。我仍保留了二三个高胜率的模式,但在关注时会放在备选池中,作为可能操作的第二梯队。当在实盘中出现确定性极高的机会时,会果断地上车。

本篇重点讲的就是具有较高胜率的强反模式,以前喜欢给模式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这个惯也好也不好,好的是容易记忆,形象生动;不好地是把模式给固化,缺乏了变化调节的余地,会死学,学死。
这个模式我没有想出一个四个字的名字,只是根据它们的一个显著特征,称其为绿巨人与小精灵的邂逅。
绿巨人是指大阴K线,小精灵是指小K线 ,多数是带上下引线的类糖葫芦的小K线。
二者组合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我还是以案例来讲解,把技术尽可能地讲解得易学易懂。
当三连板后收一个大阴线,我们是不是主观上认为后面没戏了,要走A了,或至少走弱了。
但当次日收了一个小K线时,把这二个K线放在一起看,就是我讲的绿巨人与小精灵相遇了。
有学过能量法则的人或对手盘的人,会觉得这个小K线无足轻重,又不是反包大阳,无法消化前一日的套牢盘。
我们继续看下去:
在特定的图形结构结合特殊的分时盘口,机会就出来了。
如果上车,在这个千亿的大盘股身上至少可以收获14%的收益率。
这个特殊组合又出现在了文一科技上,其中的 绿巨人“是从高开5个点到最终跌停的大阴线。

次日早盘给了非常充足的上车时间,非常确定的上车点,可至少有 20%+的收益。

这个绿巨人也是跌停板,次日是一个小小的K线,有眼尖的人看到好像有点破位的样子了。
是不是太弱了,后面还有机会吗?
如果在实盘中看到这个组合,即使学了这个强反模式,还是会心中打鼓,不太有信心。
这个盘中的分时能不能让你上车,不是我在本帖考虑的事,是你的综合能力决定的。
如果上了,收益率至少在24%或以上。

上面这三个案例都是在小精灵出现的次日收涨停板,这是不是自己挑的最好的例子,实际中不一定如此吧。
那我继续推例子:
此票原来的名字叫天房发展,我专门拆解个股的系列中就有它。
绿巨人和小精灵相会了。
次日没有涨停,只收到4个点,且早盘的分时不是特别稳定。是不是让你失望了。
大肉在后面,下一日涨停,如果拿不住早盘出,也有 12%左右的收益。

好事要成双,一个例子不具有代表性,那就再来一个。
在五连板后断板跌停,这么 高”了,后面还有机会?
走势和津投城开几乎如出一辙,小精灵的次日没有大阳线,但在下一交易日早盘冲到涨停。
收益率基本相同,在12-14%左右。

再举一个收益超预期的,刺激一下看帖者的感官。

走势和津投城开几乎如出一辙,小精灵的次日没有大阳线,但在下一交易日早盘冲到涨停。
收益率基本相同,在12-14%左右。

再举一个收益超预期的,刺激一下看帖者的感官。
这是一个超级大阴线,全天跌幅达到16%。
这样的大阴线,基本上很难再突破它的高度,这是大家的第一印象和判断。
认为这次是真没戏了,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案例。
收益已经不重要了,重要地是又成功了。

下面这个例子收益率不算特别高,因为发生了,增加普通性或随意性,从更多的案例中找共性和规律。
也是一个超级大阴线,辨识度没有前几个案例高。
上车次日竞价低开4个点,在第一或第二个绿箭头位置出来都可以,收益率约在8%或10%左右。

喜欢在学的过程中问问题的人发问: 那个小精灵一定是红K吗?
如果是绿精灵,结果如何?
话不多讲,还是上二盘例子。
这次是一色的绿,绿巨人和绿精灵在一起,会擦出什么不一样的火花吗?
你的担心或顾虑是多余的,结果相当好,基本上算是超出关注者的预期。


实盘中的收益率也还不错,买入次日最高接近涨停。

好发问的人又问了,上面这些案例都是主板和中小板,这个模式在创业板中适用吗?
如果从好事成双的标准来评判,我还给不出较肯定的回答。
可以举一个例子:
上车当日涨停,次日有溢价。

因为此帖是关于强反模式的最后一篇,所以例子尽量用的多一些,且大都是近期的,有较高的实用参考价值。
此模式简单易学,一看就会,是不是一用就“废”还是“成”,看每个人的理解与功力了。
我已经缘尽于此,将模式的80%都在此篇和例子中体现了出来,还有约20%的部分需要自行理解补充完整。

本意还是将强反模式篇补充齐全,必要时可以回看。

切记模式是死的,资金和主力是活的,市场是变化的。
还需要再次强调地是,任何模式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成功,这样的模式根本不存在。
我们做的是大概率,单凭这二个一大一小的阴K线,也不能保证后面有大概率,需要结合情绪周期、当下的热点,个股的走势等因素综合分析,后面的预判准确性才会提高。
当你理解了这篇的内容,再自悟补充完整了未写出的20%,你才可以真正在实战中去使用它,否则,先关注和跟踪。
到了那一步,你关注时会省心省力,操作时会顺心顺意。

只有看透本质,才能以变应变,不为形所困,去表入里,这个模式才能真正地为你所用,具有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