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里有句话:死是生命的一部分。[淘股吧]
同逻辑:在股市交易中分歧是上涨的一部分。
有人可能会说:分歧也是下跌的一部分。
此言不假,如果股票的逻辑崩溃,趋势下跌,那么分歧无法阻挡它下跌,分歧确实是下跌的一部分。
分歧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当逻辑到了股价趋势性上涨的时候,它无法阻止上涨,它的存着反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登上上涨的阶梯。当逻辑不存在,市场崩溃的时候,它也无法阻止崩溃。
问题的根本是股价上涨的逻辑是否还存在,趋势的势头有没有被打断

分歧的逻辑是因为市场达到高潮日后,市场的强势个股非常多,而一般情况下,市场的活跃资金是不足以支撑那么多强势个股持续上攻的,所以就必须通过分歧来淘汰掉大批量的品种,这个也是物极必反的规律,高潮后必然需要分歧。


分歧后面通常有两种走向:
a.高潮—分歧—修复(强/弱)—发酵(继续)—高潮—退潮
b.高潮—分歧—回落—退潮
事先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热点或个股到底是修复还是退潮,此时要看自己是做观望资金还是做引导资金,如果是引导资金,自然可以去引导盘面,去强行做修复。
而如果是跟随资金,只需要观察盘面,看谁走出来即可,问题是,事先并不知道走哪步,所以此时是分歧状态。既然是分歧状态,说明此时需要寻找确定性。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市场是分歧期,而不是退潮期,过渡期等,这个是前提,如果这个判断错了,那操作上肯定出问题。
按照过往的经验,确定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打反包板。反包说明资金重新回流且有持续做高度的决心。
比如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在近期强势股通过不断反包打高度的情况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日内大分歧。
比如:

当下对于龙头的竞争又向前内卷了一步,连大分歧也少见了,通过一二个放量板完成了换手。
最新的生态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放量即结束,并且是A杀。
有人说它不是龙头,这是因为你看到了结局。如果让你站在4/3日的收盘时,你会这么斩钉截铁地断定它是结束还是能继续上涨呢,心里面有没有对标过克来机电

许多高手都在联明股份上吃到了大面,或者利润大幅回撤,我们一众小散又怎能独善其身。
照这样发展下去,是不是我们都不敢去做高标,做龙头或强势票了?
市场在,机会永远在。
变是主旋律,因变应变是我们在市场中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永动力

分歧区间仍然是我们捕捉机会和识别风险的重要窗口,背后有强大的博弈逻辑。

何为分歧,即场内资金和筹码对后市预期的不一致,买盘看高一线,而卖盘则不看好个股。
这个时候需要通过换手消化掉分歧,当量能足够,即换手足够后,说明场内不看好个股后市的筹码都卖给了场外看好个股后市的资金,两方交易后,这只股票的持筹码的人通通看好后市,只有这样的筹码结构,拉升是最容易的。而持筹码的人通通看好后市时。称为一致,此时拉升是阻力最小方向。
分歧到一致,就是一个筹码交换的过程。持筹者换了一批,筹码抛售意愿下降。筹码预期上升,同时换手的时候没有砸伤股价承接良好,加重了筹码的上涨预期。
一只个股往往在拉升后的第一个分歧区,不能有效的承接场内筹码的抛压,淡出人们视线。而有些个股则在分歧区顺利完成换手,良好的承接没有破坏股价形态,后市大概率走出一波上攻。


这也是我们做强势股的意义:在一致后的分歧区,通过识别特征判断该股后续是否会达到一致,介入获利。
妖股则是不断的分歧一致,再分歧再一致,不断循环,大量换手逐渐推高股价。低位的时候有分歧,才会涨,走妖往往来自于巨量换手的洗礼。

如果我们通过综合信息进行充分研究看好某个赛道或某个股票,它的分歧不但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难得的好机会。
为什么?
1、分歧是我们观察强弱的绝佳窗口,它以危机和不确定的形式来让我们识别谁是强者,谁是弱者。如果没有分歧,每个股票都那样涨,我们难以识别谁是真正的斗士,谁是真的头铁。因为温室之内,难见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作为跟随者而不是引导者,我们的最佳机会也只能在分歧中寻找机会,一方面通过分歧,消化了第一批获利盘,充分释放了抛压的风险;其二新进资金和我们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的收益目标不会是几个点,通常在20%以上或更高,如果我们看到再次起势后,即使落后主力10个点或以内,风险极小,吃到后面三分之二收获的概率较大。这就是我们常讲的顺势而为。
3、分歧通常出现在强势票的相对低位,一个强势票或成为了龙头,基本上需要经历至少一次的分歧,有的有二次甚至三次。第一次分歧的胜率和盈亏比是最高的,根本不用担心出现联明股份这样的无过渡式A杀,提前就可以满载收益而出。俗话讲,要信早信,要做早做,也是这个道理。

在知道了分歧的逻辑后,我们不必为当下的高标过于内卷而感到不安和无助,不立于危墙之下,祸不及身。
重点来了,我们怎么分辨分歧,发何把握分歧中出现的机会。
关于分歧的讨论和见解非常多,可以写一本书,但我们精力和能力都有限,只能聚焦,以下仅为个人的理解。

做短线接力我们经常会提到“买在分歧,卖在一致”,很多人对这句话可能会有误解,首先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浓缩版本,说完整点应该是“买在新周期龙头的分歧转一致,卖在龙头加速后的一致转分歧。”它高度体现了超短接力的精髓。
交易背后的主体是人,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制定的交易策略也就不同,所以产生了分歧与一致。
买在分歧,就是大概率确定它接下来能进入一致状态,是在于领先市场发现一致性,并敢于重仓买入!当然具体的买卖点,要根据板块运行的周期阶段和个股在板块中的地位而定。


买在分歧:
第一种:情绪的分歧
市场在朦胧阶段,高度空间一直打不开的前提下,反反复复试错几天,突然有一天某题材中一支票向上打开了高度。比如前天和昨天最高板是三板,隔日断板,今天有一个票封死四板,然后情绪由空转多,当天去参与四板,不管是打板或者半路介入这个股票都叫买在分歧,前提是这个票当天成功封住站稳四板,这是情绪的分歧。
不仅是指高度的突破,更可以应用在一个题材甚至是非最强热点上。
第二种:个股的分歧
这种情况一般指的是龙头或者空间板走到了高位,如果想继续走下去那就必须换手。对手盘在一定的比例、资金健康的每天都有进有出、获利盘不能太大。每天涨停前的分时既要硬也要有分歧,一个票昨天缩量涨停如果要想走的远,那今天的量能就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比昨天放一些,龙头永远死于加速。在分时每天同样硬的情况,买分歧不买加速,分歧看的是技术和理解力,加速赌的是信仰。
我还是通过案例来讲解:
情绪的分歧:
当天最强的热点是飞行汽车,第二是新能源汽车,而医疗医药排在第三。
如果只盯最强热点,根本不会关注这个后排的题材。
次日情绪开始分歧,在启动日的十支涨停票中只有二支晋级二连板,其它的全部被淘汰、从当天的热度情况看,飞行汽车和汽车产业链持续,游戏也站在了前排,而被弱化和基本上不太被重视或视为避险的医疗医药板块落到了后面。
这就是分歧,而分歧中往往有机会。
看不到机会是你的能力问题,市场永远是对的。
如果每到只看最前排和最热闹的地方,就和黑熊掰玉米棒一样,基本上很难把握住机会,图了个热闹,上手就是吃面或白忙一场。
对于这个医疗医药板块,我们真正的看点就在这二个二连板当中。
同场PK,胜者通常会得到奖励,在股市中PK出的最后胜者往往会额外享受一至二个板的奖赏。
大理药业在PK赛中胜出,有人专门写文章讲在分歧时低吸,其实低吸不是上策,分歧时的低吸更多的是博弈成分,赌在先手。半路甚至打板是右侧交易,看似当天没有收益,并买在了个股最高点,我们预期的是后面的有确定性的溢价空间。
当在三板时介入大理药业时,可曾知道后面给了五个板的超额收益。
当然,这五个板不是那么轻易拿到的,因涉及另外的技术和理解,不再展开叙述。
在热点的情绪分歧时做最强,是确定性和盈亏比最高的不二选择。有兴趣地可以回测一下低空经济。其间经历不止一次的分歧再修复,其中分别产生了三个领涨票。

个股的分歧:
当一个热点或题材出现分歧时,板块内的个股出现不同的变化。如果热点是一日游,相关的个股全部止涨转跌;如果热点具有持续性,前排个股要么分歧后再转强,要么持续强化,而后排个股掉队走弱。
因为受篇幅的限制,不再讲龙头的分歧与转强,后面会开专帖进行详细分析。这里只讲热点在分歧时后排个股的分歧转修复给我们带来的短线机会。
以低空经济为例:
当第三个补涨龙确认并进入加速初期时,我们可以在前期的趋势票或辨识度比较好的个股中找分歧充分的票:
金盾股份一直处于多次分歧一致的趋势路上。我们可以在低空经济的板块中找分歧特别充分,回落到了关键均线位置,且还没有被修复的人气票,比如中信海直
一波趋势上涨后回落到二十日均线附近,呈现呈现十字星日K状态,说明下跌势能已经充分释放,进入关注视线。当分时出现强势向上突破,收大阳或涨停时,错过补涨龙的主力回流此票,通过修复做反弹获利的意图昭然若揭。
我们马上要做的就是跟随主力进场,坐等主力抬桥。

做分歧一定要有板块和热点的护城河和锚定点,不要孤立地做个股的弱转强,它们的确定性不强,后面的空间不明。我们在操作上没有信心,更不敢上仓位,没有逻辑支撑,背离了我们的炒股初衷。

股市是一个需要不断学xi和适应的过程。市场的规则和趋势总是在变化,成功的投资者需要不断学新知识,适应新环境。
这时总结的“规律”其实并不是规律,股市没有铁定的规律,只有不变的人性。
当我们能把握市场中交投双方的立场、意图和手法,以及相互博弈的底层逻辑,才能真正的理解市场,更会理解买在分歧。至于如何识别和把握,在理解的前提下,需要在实战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进步与完善。
以上仅是以点带面进行了部分讲解,各人的认知不同,路径不同,它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在进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