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本文仅为个人记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淘股吧]

根据蒙查查的L2行情分析,图中能明显看出主力持仓已经远小于散户了,这种下降力度正常是不应该的,最近的新闻大家应该都有看,爆C的可能性更大,毕竟科技并不是这次神秘资金的选择方向,你看看银行,能源的主力资金,机构增仓已经远大于散户了,而且持仓均线还一直在往上。

因篇幅太长,详细分析可以查看下面的超链进入:
阳光电源主力大幅流出,面对供给过剩、竞争激烈,阳光电源如何应对?

我们继续分析下阳光电源的基本面:



2023年,光伏和储能这两个新能源领域一起被称为“内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内部问题也逐渐显现。政策支持和资本投入让这两个赛道成为新能源体系建设和全球能源转型的中流砥柱。然而,产业的迅猛扩张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从2023年开始,由于电池和硅料等产能过剩,硅片价格持续下跌。在2023年下半年,原本火热的欧洲市场也出现了库存过剩和需求疲软的情况。产能的迅速扩张导致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产业链价格不断下滑,制造端盈利空间受到挤压。这也在资本市场上反映出来,光伏公司净利润增速放缓,估值持续下降。

在国内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光伏行业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预示着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以及风电变流器将迎来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阳光电源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3亿元至103亿元,同比增长159%至187%。扣非净利润预计为91.50亿元至101.50亿元,同比增长170%至200%。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10亿元至760亿元,同比上年76%至89%。



尽管2023年下半年海外市场出现库存高企,阳光电源的利润和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但国内市场仍保持增长势头。阳光电源光储集团副总裁徐清清表示,储能市场的发展超过预期,预计2030年全国新增储能装机量将超过370GWh。公司通过聚焦主营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等核心业务助推品牌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21.5GW/46.6GWh,是2022年新增规模的三倍。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34.5GW/74.5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过150%。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机械储能等。

阳光电源主营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主要产品涵盖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光伏逆变器功率范围广泛,全球逆变设备装机已超过405GW。



2024年,光伏行业竞争更加白热化,各企业加大海外竞争,但面临着库存问题和国内储能市场产能过剩。欧洲市场的需求不及预期,而本土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有限。然而,阳光电源凭借其在大储领域的主导地位,以及新一代大型储能系统PowerTitan2.0的推出,展望未来,储能业务仍将是其增长的重要动力。

因篇幅太长,详细分析可以查看下面的超链进入:
阳光电源主力大幅流出,面对供给过剩、竞争激烈,阳光电源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