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使上市公司从此不再是稀缺资源,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在资本市场日趋明显,公司上市后面临的考验也越发艰难。[淘股吧]
我们曾在《上市公司“躺平”的难度有多大?》中提过企业进入二级市场后要面对的三道门槛,如果上市公司想要在资本道路上走得更长远,平安跨过这三道门槛,就必须做好一件事情——市值管理。
市值是资本市场用来衡量企业价值的最主要指标。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会围绕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1
继续做大做强市值
上市公司解决融资困境、获得投资者青睐的首要任务是持续做大做强市值,做强市值最主要的途径则是重塑企业价值和合理运用资本工具。
价值重塑指的是企业是做大做强市值的立身之本,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上市公司可以对主营业务、产业链的梳理与诊断,抓住并解决痛点,通过重塑自身的商业模型达到市值增加的目的。而除聚焦自身业务发展之外,上市公司还需要时刻与资本市场进行沟通联动,灵活利用股票、债券等常见的各类工具来盘活交易基本盘面,通过提升自家股票的流通性来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关于如何进行价值重塑和运用资本工具,我们也曾在小市值上市公司如何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日之星(上)丨智鑫资本和小市值上市公司如何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日之星(下)丨智鑫资本中以上市公司为例简单介绍过。

2
维护好投资者关系
对投资者关系的管理与维护既是企业上市的售后服务,也是往后历次融资的售前服务。良好的投资者关系能够让上市公司更加吸引投资者的兴趣和关注,不仅有可能获得相对更高的估价水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未来融资成本,从而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前述所说的善用资本工具也是向投资者传递信息,维系投资者关系的方式之一。
目前A股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维护工作一般交给证券部或董办处理,而港股更重视投资者沟通,通常会专门设立IR部门进行投资者关系的管理。
3
合理规划减持方案
企业上市后都存在股东减持行为,而无论其减持目的是获取资本利得、项目投资需要还是改善个人生活等其他方面,通常都被投资者认作“套现行为”,过于强烈的负面反馈会对公司股价产生不利影响,降低投资者对公司信任感。

但实际上,股东减持之于公司是一种股权结构的优化的体现,合理规划减持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股票交易活跃度,还能够起到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为公司做强市值打下基础。→智鑫资本丨拒绝云焦虑,散户闻之色变的减持乃上市公司做大市值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