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分析方法
展开

今天可以大概提及一下我的板块分析的方法。
借用了别人的理论,然后填充自己的东西。
一个板块经历了低位震荡,主升阶段,高位震荡阶段,主跌阶段。
我对其中进行了填充。
低位上穿→(低位震荡)→高位上穿
→(主升)→小回调点→(高位震荡)
→高潮→(主跌阶段)→冰点。
阶段与阶段的转换之间必然有一个模糊的点,但是又是可以量化的,
低位上穿就是指:板块内很多个股从超低位上涨。
高位上穿,就是指个股从相对低位到了相对高位。突破这个点还需要5日内板块内涨停个股个数超过5个。
小回调点的意思是板块内第一批上涨的个股开始回调,且远离了相对高位,这意味着高位震荡开始。
高潮的意思:行情在震荡中上升,进而到达一个高潮,这个时候也许板块很多个股都开始了大回调,但是10日内涨停是最多的,
冰点:于此对应的还有超大回调的个股筛选。意味着很多个股跌破位了,一定意义上也会意味着主跌的开始。
然后再次进入低位上穿点,然后开启一个循环。
每个点位对应的个股评判的方式,不便透露。
当然,对于主流的板块可以如此判断,但大多时候,可能刚刚低位震荡了一下,转而今儿到主跌,然后一蹶不振,也都正常,那么自然有其它的判断,比如市场人气,5日涨停判断,10日涨停判断,通过一个板块内被关注个股的个数对板块进行一个整体性的判断,我们并不需要关注中间的没有持续性的个股。
目前对于一份板块的各个阶段而言,每个阶段选择的个股也是不确定的。板块只适合做跟随,而不适合挖掘新题材,也就是只适合二波以上的题材。但是依旧有很多可以发散的机会了。
对于开始高位震荡的第一波回调个股。
对比进入冰点的第一波反弹。
对于即将主升阶段的高位上穿个股。
相对而言这些个股依旧具有很强的反弹或者上升动力。
大致如此,后面应该还会补足一些东西。但是大的框架已经如此,我也不清楚哪些大佬如何判决与跟随的,但总归有个确切的点,我通过个股个数的方式将其量化,已经起了一定作用,比如传媒的持续性,我吃到了中国科传的肉,但是在板块切换震荡中,我分析的不够,主流的切换并不慢,但反应依旧愚钝,盘中反应太差了。
借用了别人的理论,然后填充自己的东西。
一个板块经历了低位震荡,主升阶段,高位震荡阶段,主跌阶段。
我对其中进行了填充。
低位上穿→(低位震荡)→高位上穿
→(主升)→小回调点→(高位震荡)
→高潮→(主跌阶段)→冰点。
阶段与阶段的转换之间必然有一个模糊的点,但是又是可以量化的,
低位上穿就是指:板块内很多个股从超低位上涨。
高位上穿,就是指个股从相对低位到了相对高位。突破这个点还需要5日内板块内涨停个股个数超过5个。
小回调点的意思是板块内第一批上涨的个股开始回调,且远离了相对高位,这意味着高位震荡开始。
高潮的意思:行情在震荡中上升,进而到达一个高潮,这个时候也许板块很多个股都开始了大回调,但是10日内涨停是最多的,
冰点:于此对应的还有超大回调的个股筛选。意味着很多个股跌破位了,一定意义上也会意味着主跌的开始。
然后再次进入低位上穿点,然后开启一个循环。
每个点位对应的个股评判的方式,不便透露。
当然,对于主流的板块可以如此判断,但大多时候,可能刚刚低位震荡了一下,转而今儿到主跌,然后一蹶不振,也都正常,那么自然有其它的判断,比如市场人气,5日涨停判断,10日涨停判断,通过一个板块内被关注个股的个数对板块进行一个整体性的判断,我们并不需要关注中间的没有持续性的个股。
目前对于一份板块的各个阶段而言,每个阶段选择的个股也是不确定的。板块只适合做跟随,而不适合挖掘新题材,也就是只适合二波以上的题材。但是依旧有很多可以发散的机会了。
对于开始高位震荡的第一波回调个股。
对比进入冰点的第一波反弹。
对于即将主升阶段的高位上穿个股。
相对而言这些个股依旧具有很强的反弹或者上升动力。
大致如此,后面应该还会补足一些东西。但是大的框架已经如此,我也不清楚哪些大佬如何判决与跟随的,但总归有个确切的点,我通过个股个数的方式将其量化,已经起了一定作用,比如传媒的持续性,我吃到了中国科传的肉,但是在板块切换震荡中,我分析的不够,主流的切换并不慢,但反应依旧愚钝,盘中反应太差了。
声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所发内容承担法律责任,倡导理性交流,远离非法证券活动,共建和谐交流环境!
这个板块分析法,是不是目的在于定位板块当前处在一个完整的周期的某个位置么?有点类似判断板块的“熊市”和“牛市”?
然后判断阶段特征,找到板块“熊转牛”“ 牛转熊”的临界点?
股市新手,看的不是很懂,说错见谅。求指点。
同花顺显示
行业板块76个,
概念板块目前385个,
板块之间个股还相互交叉。
头很大。。。
不过我可以讲讲对主流行情的判断。
写的很不错啊。这个板块分析法,是不是目的在于定位板块当前处在一个完整的周期的某个位置么?有点类似判断板块的“熊市”和“牛市”?然后判断阶段特征,找到板块“熊转牛”“ 牛转熊”的临界点?股市新手,看的不
[展开]再一个,板块这么多,该从何下手啊?同花顺显示行业板块76个,概念板块目前385个,板块之间个股还相互交叉。头很大。。。
在整理的开始,你需要先看这4个方面。这关乎于当前的主流板块。
1.整体评测。(把涨幅>3和成交额>5亿个股选出来)
2.市场人气。(市场人气前200个)
3.5日涨停(选出来近5个交易日内涨停的个股)
4.10日涨停(选出来10个交易日内的涨停个股)
然后将这个数据导出为Excel,处理一下数据,得出每个分组内最多个股的板块。然后很清晰的知道了当前最牛板块。
比如目前而言,10日内汽车零部件有42个涨停,5日内专用设备涨停最多有17个,汽车零部件也有17个。市场人气分组当中汽车零部件板块人气最高,其次是通信设备。那么我们就只需要关注这几个板块。
然后再统计另外5个分组,来明白板块内部的一个走势,来决定什么时间介入这个板块。
总之而言,这是个工程量较大的工作,我第一次统计要1个多小时,现在最快也得30分钟才能整理出来。
再一个,板块这么多,该从何下手啊?同花顺显示行业板块76个,概念板块目前385个,板块之间个股还相互交叉。头很大。。。
再一个,板块这么多,该从何下手啊?同花顺显示行业板块76个,概念板块目前385个,板块之间个股还相互交叉。头很大。。。
我觉得我理解和学你说的这些都需要一段时间了。
不过隐约觉得兄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加油!
你就知道一套最简单的就行,低位震荡,主升,高位震荡,主跌。等你有自己的系统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套进去就行。
至于判断主流的整理的整体评测和5日涨停,10日涨停,人气涨停的,都是判断主流板块的,不是判断个股的,贸然介入会出问题的。
等我挣到钱了,再把东西都分享出来了。
你没我的整理方式,你理解不了的……你就知道一套最简单的就行,低位震荡,主升,高位震荡,主跌。等你有自己的系统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套进去就行。至于判断主流的整理的整体评测和5日涨停,10日涨停,人气涨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