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股吧]
老规矩,周日主要聊消息。
国内最亮眼的消息源于证监会,表示将严厉打击利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风水学说预测股市等违规行为,神秘的东方力量终于渗透到股市这个看似无比资本主义的所在。
确实该管,从去年开始,陆续有券商推出相关研报,煞有其事的预测行情涨跌,不仅有碍观瞻,还容易把散户带到求神拜佛的歪路上。
但只管从业人员就行了,千万不要演变成波及全行业的整风运动,毕竟怎么分析股票是每个人的自由,从业人员基于科学发展观不应该搞五行风水那一套,但没理由限制投资者。
往深了说,这涉及到一个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问题,用五行风水分析股票是错的,用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就一定对吗?
答案是不一定,否则现在就不会有亏钱的人。
无论什么方法,都是寻求更高成功概率的尝试,对于投资者来说用什么方法都行,甚至可以扔硬币猜涨跌,只要他们愿意。
让我震惊的是某音上的反智言论,居然有人说是因为算的准才会被管理层禁止,面对这种智障观点,我恨不得立马下单一个同城代打送过去。
在这些人眼里,无论管理层做什么都是错的,都是他亏钱的原因,简直是巨婴中的战斗婴。
这也是我最近两年越来越不喜欢某音的原因,在畸形的流量规则引导下,每个人在上边都变得越来越投机,充满了各种博眼球、抖机灵甚至耍流氓的观点和内容,如果你这些都屏蔽,剩下的就只有直播带货了。

另一个消息是关于新能源车的,利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专用牌照具有较强的歧视性,扭曲了汽车行业的自然发展,部分省市推出的政策更是变相削弱了交通管制法规的实施空间,随着新能源车彻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在适用交通法规方面已经没有异于传统汽车的理由,乘联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合并牌照的建议。
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绿牌红利期即将结束,即使不会改变行业大趋势,最起码会形成新的预期差,给相关股票带来压力。
其实各路机构今年对新能源车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主要是增速的问题,过去三年,新能源的渗透率从几乎为零提高到将近30%,这种现象级的增速肯定难以为继。
接下来几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会提升,但增速会越来越慢,甚至当本轮汽车周期结束,不排除出现负面冲击的可能,所以今年我们也调低了对于新能源车以及锂电池的预期。
依然是好生意,但已经不是好赛道。

国外方面,美股又又又又又跌了。
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1%,消息面上,美国1月PCE价格指数同比上升5.4%,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升4.7%,这是美联储衡量通胀的重要指标,不仅显著高于该行2%的通胀目标,还较前一个月有所回升。
这让市场产生了美联储加息的担忧情绪,已经有机构认为美联储再加4-5次是最大概率事件(之前是3次),终端利率提高到5.5%,直接干崩美股。
通胀高→美联储加息→美股跌
经济好→美联储敢加息→美股跌
经济差→美国经济有衰退风险→美股跌
没的选,都得死。
美股跌,对A股肯定是利空,但仅限于开盘,除非一直跌。
考虑到今年美股不具备一直跌的基础,对A股的影响也会很有限,重点是下个月21-22的议息会议,将决定未来全球股市的走向。
另一个消息是伯克希尔发布2022年报,同时发布的还有巴菲特的股东信,内容很多,我总结了最关键的两条:
1、伯克希尔1964-2022年的累计回报高达3.79万倍,远超标普500的247倍。
感慨股神牛逼的同时,也要看到在这过程中他也有亏钱的时候,最终能取得如此成就,并非因为巴菲特真的是神,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正确的交易体系,然后一路走到今天。
而且这3.79万倍横跨60年时光,体现了滚的强大力量,所以我们面对炒股也要有长期视野,避免短视,即使做短线,也要从长线角度衡量回报率,而不能被暂时的盈亏打乱情绪和操作。
2、搭上了美国顺风
巴菲特的投资生涯,正是美国昂扬向上的时代,所以他才说没有伯克希尔,美国也会做得很好,但反过来就不一样了。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也许赶不上那样的黄金时代(或者我们也处在黄金时代却没法看清),但在投资生涯中肯定能赶上很多次阶段性黄金纪元,一定要认清自己,学会顺势而为。
所谓认清自己,是要明白你赚的绝大部分钱只是趋势的钱,而非你的能力溢价,因此要时刻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多做顺势操作,少做逆势赌博。

最后说两句行情。
周五指数破位,个股普跌,低仓位苟住的策略很明智,在企稳前只能继续如此,后边有变化再聊。

目前持仓
短线:右侧追涨(半导体+高压快充
基金:汇添富消费(000083)、兴全合宜混合(163417)、南方中证500ETF(160119
定投:华安创业板50160420




以上内容均为作者(王伦,执业资格证号:A0780617070010)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请自负盈亏。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关注我,留言区回复666,祝你股票满仓涨停,基金买啥都涨,想咨询任何问题可以随时留言哦!

————————————————
作者介绍:
王伦
新兰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投资顾问
金融界网站首席评论员
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合作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