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来谈一谈为什么手机行业会容易出现纯代工厂(富联、立讯)而汽车行业却很少。哪怕是我国汽车产业链最薄弱的时候也是和外资品牌共享(比如长安福特、广汽丰田)。那是因为手机其实核心竞争力在于设计能力,比如如何将数个精密零部件和芯片集成到一个小小的壳子里且还兼顾重量、便捷等因素。当我们谈论iPhone的时候我们会说“它是一件工业设计的艺术品”,而很少有人会夸赞其制造能力。但汽车不同,其极限制造能力本身就是核心竞争要素。因为汽车制造强调绝对的安全、稳定以及量产批次的一致性。马斯克曾说过特斯拉工厂才是核心壁垒,以及特斯拉蔚来等都遭遇过“产能地狱”[淘股吧]
结论:如果你真的认为赛力斯就是一家生产代工厂,其估值也应该远高于工业富联立讯精密
2、接着上面的极限制造能力继续拆解一下,汽车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二大产业就是因为其供应链实在是太复杂,数万个零部件的组装考验的可不单是设计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体系。所以当很多人在纠结究竟是华为还是赛力斯谁收钱的时候我更关心是谁在花钱采购。谁在养活这些汽零、谁在调配和管理数万个供应商。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重庆,如果大家稍微关注一下做汽配的上市公司发的公告,是不是十有八九都有重庆工厂,其实汽车这个行业要做起来其实是城市竞争,目前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四个城市形成了全产业链集群我最看好,盲猜一下,深圳广州上海本地都有过于强势或保守的整车厂对供应链的影响力太大,因此屁股决定脑袋很难快速响应支持华为。因此华为和塞力斯的深度合作几乎对于华为也是“没得选”。
结论2: 塞力斯和华为肯定是有博弈的,但底牌不是塞力斯本身,而是其背后代表的重庆汽车产业链集群。看到这里,是不是对于华为自己造车、什么江淮汽车北汽蓝谷的影响就比较释然了。
3、我认为车企成功的四要素:品牌、产品设计、极限制造(供应链)、销售和服务体系。每个按1分来算的话,塞力斯我认为能拿到1.5-2.5分。其中扣分的是品牌和销售。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是,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会为“零部件自主可控”而买单,我们看到比亚迪没有因为刀片电池或IGBT而抬估值。因此赛力斯用了华为多少零部件或者有没有“自研激光雷达”这些事,并不会影响消费者或者资本市场对其的看法。上面说的那四要素才是关键。
上面说的都是比较正面的,再说一些稍微比较concern的因素。
4、问界最近的成功其实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产业变化:那就是消费者真正开始为智能驾驶买单了且智能驾驶会作为是否购买一辆车的重要决策因素。过去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更关心的是“续能”,因此造就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巨大成功。但现在小鹏和问界的成功明显让“智能驾驶让车企进入竞赛的下半场”这件事变成了现实。而且我认为L3级别的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会超预期,我国一定会超越美国,是全球最快的实现的。这里不得不担忧一下比亚迪,因为王传福多次表示不看好自动驾驶,但最近消费者在用真金白银投票,这也是比亚迪销量和利润都这么好而估值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说回华为的野心,这几乎是明牌,且FSD这种收费模式以及其在车内构建的巨大的鸿蒙生态体系的收费我认为赛力斯很难分到一杯羹。
5、回到估值和大家最喜欢的按计算器环节。我们且认为问界在中短期会取得巨大成功且赛力斯销售额过3000亿,按照长城汽车稳态时期5%的净利率就是150亿,估值我们认为取高于工业富联10倍的1.5-2倍,市值应在2250-3000亿之间。能否抬估值取决于塞力斯出海、自动驾驶收入华为是否愿意分成等。
注意以上是比较乐观的算法,短期赛力斯积累了大量涨幅,随着M7M9等继续爆量也会短期刺激股价波动
$赛力斯(sh6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