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一个苦尽甘来的行业,在今年不仅有可能跑赢市场均值,甚至在所属产业链也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淘股吧]

正式开聊前,先讨论一个话题,除开白酒这种万年不变的正确答案之外,正常情况下什么样的板块有可能走出大行情。
基于万物皆周期的逻辑,能走出大行情的板块,一定是处于拐点的板块,而且必须是向上的拐点,就像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平淡甚至平庸的,只有在重要转折点做出正确选择,才能获得与众不同的成就。
向上的拐点一般分两类:
1、增长提速,属于加速拐点;
2、由弱转强,属于困境反转。
今天的主题是苦尽甘来,要聊的肯定是第二种,而困境反转往往又分成几种不同情况:
成本不变,需求提升;
成本下降,需求不变;
成本下降,需求提升。
无论是成本压力过大吞噬了利润,还是需求不足导致行业低迷,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当相关要素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或者仅仅有相关迹象,就很容易推动相关股票走出一波行情。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一个处在困境反转阶段的行业:光伏胶膜。
老粉看到这几个字可能脑瓜子嗡的一声,心说不是讲好几遍了怎么还讲。
一方面是考虑到有不少新来的兄弟不了解光伏胶膜,另一方面最近光伏产业链出现不少变化,大家对今年的预期也有些许分歧,刚好借机分享一下机构的最新观点,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我是去年11月份开始谈光伏胶膜的,当时正是基于困境反转预期,行业龙头福斯特从低点至今涨了45%,二哥海优新材从低点至今涨了70%,都远远跑赢市场,也跑赢了光伏板块。
涨成这样有没有透支困境反转预期,还能不能继续涨,场外选手该不该上车,这是今天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话要从……什么是光伏胶膜说起。
顾名思义,既要有胶的功能,又要起到膜的作用,基于透光率、收缩率、剥离强度、耐⽼化等性能指标保护光伏组件,甚至还要肩负起提高电池发电效率的责任,又当保安又当保姆,一干就是25年(光伏组件标准寿命周期)。
在整个光伏组件中,胶膜的成本占比只有5%左右,这是民生证券做的统计,能清晰反映光伏组件各个材料的成本占比。


光伏是典型的需求推动型产业链,终端需求决定中上游景气度,在新能源改革大背景下,过去几年管理层对光伏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利好政策三天两头出,小小的项目也批了不少,推动光伏行业走出一波大发展。

与此相对,光伏板块从2018年四季度到2021年四季度涨了三倍多,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只有65%左右。
从细分角度看,由于上游原材料的供给弹性不足,产能爬坡缓慢,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匹配终端需求的增速,导致硅料价格飞涨,产业链中游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甚至一度出现限产甚至停产。
在需求端,我国的光伏装机以集中式电站为主,前两年受疫情影响,导致各地的光伏项目有规划没落地,实际装机量持续低于预期,这也让市场对光伏行业的成长性产生质疑。
展望今年,首先硅料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多晶硅报价从去年8月份的300元/kg跌到去年年底的200元/kg,预计未来三年我国的多晶硅产能还会持续增加,到2025年底将超过300万吨(全球350万吨),硅料降价带动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环节均有不同程度降价,产业链中枢价格持续下行,有望刺激下游光伏装机出现新一轮高增长。
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大概率在今年结束,没有了管控压力,同样会刺激光伏装机需求的释放。
根据机构预计,今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350GW,同比增长40%以上,终端需求爆发,原材料又能保持充分供给,意味着光伏板块很容易出现超额涨幅。
和前两年的板块普涨相比,新一轮光伏行情很可能出现结构化特征,原因有两点:
1、行情整体比2019-2021年偏弱,流动性不足以支持光伏板块普涨;
2、光伏产业链内部利润重心向中下游转移,估值修复预期更强的子行业以及具备议价能力的细分龙头更容易受到资金青睐。
这就是我们建议关注胶膜的原因。
先说需求,在光伏装机高增长的背景下,胶膜做为必备辅材也会呈现需求快速爆发,这是民生证券做的胶膜需求增速预期,2023-2025的增速预期分别在40%、30%和20%左右。


供给层面,胶膜企业过去几年的产能快速扩张,并存在供给瓶颈,唯一的变量在于原材料。

按原材料分类,光伏胶膜分为EVA膜、POE膜和EPE膜,分别对应EVA粒子、POE粒子以及两者的结合。
EVA方面,前两年出现了供需严重错配现象,需求快速爆发,但新增产能不足,导致EVA粒子价格经历一轮暴涨,给光伏胶膜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正常情况下,EVA粒子从项目开工到实际量产大概需要四年,随着前两年光伏装机量快速爆发,推高了EVA粒子需求,各家企业陆续扩产,新增产能将在今年逐步释放,推动EVA粒子价格回归正常区间。
下游需求提速+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共同催生光伏胶膜企业的估值修复预期。
其实上述逻辑我聊过,今天又说一遍,主要为了强化大家对光伏胶膜的认知,同时更加明确我们看好这个细分赛道的观点。
相比EVA胶膜,POE胶膜是更值得关注的方向,因为当前主流的电池技术是P型组件(PERC),对应的是EVA胶膜,后续主流的电池技术是能量转化效率更高的N型组件(TOPCon以及HJT),对应的是POE胶膜(或者EPE胶膜)。


POE胶膜的原材料是POE粒子,目前基本被国外垄断,初步国产化要等到2024年以后,并且短期内很难有新增产能,机构预计今年全球POE粒子总产能在41万吨左右,而总需求是49-52万吨,缺口达到8-10万吨,保守估计也有2-6万吨。

从这个角度看,在估值修复预期推动下,两类胶膜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1、利用技术优势,率先实现N型组件胶膜出货和应用的企业;
2、POE粒子保供能力突出,成本端能获得明显优势的企业。
基于此,建议关注光伏胶膜行业两大龙头,分别是福斯特和海优新材


福斯特是国内光伏胶膜绝对龙头,市占率超过50%,产品层面,公司POE胶膜占比不断提升,已经掌握胶膜新战场主动权,且80%的原材料粒子来自海外,保供能力强,经营层面,公司毛利率始终领先二三线企业5%-10%,在光伏胶膜估值修复背景下能获得确定性最强的贝塔收益。

海优新材是国内光伏胶膜的新晋二线龙头,从竞争角度考虑,组件企业处于产业链安全考虑倾向于扶持二供,而海优新材积极扩产满足了组建企业的诉求,同时公司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附加值较高的EVA白膜和POE胶膜占比达到50%,高于行业均值,未来基于行业二供的地位有望不断扩宽护城河,在光伏胶膜估值修复背景下能获得弹性最大的阿尔发收益。
尽管这两支股票从低点至今已经涨了不少,但考虑到光伏产业链以及光伏胶膜的看涨逻辑都还没有兑现,因为它们都还有继续关注价值,可以做为长线配置的优选标的。

以上内容均为作者(王伦,执业资格证号:A0780617070010)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请自负盈亏。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关注我,留言区回复666,祝你股票满仓涨停,基金买啥都涨,想咨询任何问题可以随时留言哦!

————————————————
作者介绍:
王伦
新兰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投资顾问
金融界网站首席评论员
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合作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