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之路
我的路始于2019年4月,那应该是大A的一个小高潮。因为在一个外企,工作几年有点小积蓄,而且工作不用坐班,时间比较自由,于是产生了搞点理财的念头。当然股票成为一个选择。
和大家一样从一片空白,到各种指标学,学完各种尝试,每天都觉得进步,每天账户都在新低。
头两年都在买着知名大票反而天天操作,回头一看买过的走出十倍的也不止一个两个,说出来心酸。到了2021年开始接触短线,学主力操盘,龙头战法,低吸战法,突破形态,N字形态,量价关系,筹码分布,情绪周期,可账户的亏损那是越来越快,最终都为各位“老师”做了贡献,心酸,挫折,挣扎,迷茫经历了所有人经历的。也想过“悟道”彻底出来,但是仍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2022年是短线疯狂的一年,一个大题材接一个大题材,同时退潮也紧随其后。我是很感谢退潮期的,因为涨停少让我看的更清晰,我也感谢抖音,尽管老师们赚钱,但也在无意中领悟到一些关键的东西,这个过程也不断塑造了我的模式,一次次悟道,一次次推翻,也一点点解决模式上的问题。思考,回测,实践,完善,我用了很小的资金摸索了一个自己的模式,回测成功率还是非常的高。但是这条路岂有这么简单,因为入道的第一个门槛就是控制自己只做模式的买卖点,很难!来此我也是为了记录这个过程,监督自己。希望与兄共勉。
和大家一样从一片空白,到各种指标学,学完各种尝试,每天都觉得进步,每天账户都在新低。

2022年是短线疯狂的一年,一个大题材接一个大题材,同时退潮也紧随其后。我是很感谢退潮期的,因为涨停少让我看的更清晰,我也感谢抖音,尽管老师们赚钱,但也在无意中领悟到一些关键的东西,这个过程也不断塑造了我的模式,一次次悟道,一次次推翻,也一点点解决模式上的问题。思考,回测,实践,完善,我用了很小的资金摸索了一个自己的模式,回测成功率还是非常的高。但是这条路岂有这么简单,因为入道的第一个门槛就是控制自己只做模式的买卖点,很难!来此我也是为了记录这个过程,监督自己。希望与兄共勉。
声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所发内容承担法律责任,倡导理性交流,远离非法证券活动,共建和谐交流环境!
控制主要分两块,一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买卖。首先有个正确的模式就是比较难的事儿,其次能控制自己只做自己模式内的买卖那是更难的事儿。二是空仓。不是几天不买卖就是空仓,退神说过在交易时间里盯着盘面你还能做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仓,有多难,那就问问自己一年里到底有多少个交易日是空仓的。由于绝大多数人都不是进来就师从名门,而是各种模式的探索,造就了眼前都是各种机会,长期形成的惯想改变就好比戒烟,真的是难如登天。况且这里不是叫你戒烟,而是叫你抽三天戒四天,然后抽两天戒五天……是不是很难?
看了看吧里对节后题材的争论还是非常激烈,数字方向战队第一,军工方向战队第二,金融和机器人方向最少。借此我也想聊聊题材的持续性。大多数人认同的判断方法无非是涨停板家数,中军表现,连板梯队,补涨持续性。我也同意,但是我只认同这是盘后复盘出来的结论,滞后性很强。尽管以此判断出来某个题材是持续的,那么第二天盘中也不代表不退潮,即使只去进总龙头,也很可能落于被动的后手。那么什么是可执行的标准呢?在我看来就一句话:尽早的判断出来资金选择的方向。
另外,我以前也是外企的,做到总监觉得没意思了
入道的敲门砖—控制自己控制主要分两块,一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模式进行买卖。首先有个正确的模式就是比较难的事儿,其次能控制自己只做自己模式内的买卖那是更难的事儿。二是空仓。不是几天不买卖就是空仓,退神说过在
[展开]这些是非常基础的信息,所有人都很容易得到,只是辅助数据而已。就像MACD指标,是脚印,无法判断下一个脚印是什么样的。数字炒的太久了,最近2个月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个小周期,但都没有高度,也就不会浩浩荡荡来一个大周期。渣男军工的预期还有几天,我也有通达股份,但也很担心周一被闷杀。金融已经为大A搭好了台,差不多结束了。机器人再走一天就可以判断出来了,目前也只是预期
题材持续性看了看吧里对节后题材的争论还是非常激烈,数字方向战队第一,军工方向战队第二,金融和机器人方向最少。借此我也想聊聊题材的持续性。大多数人认同的判断方法无非是涨停板家数,中军表现,连板梯队,补涨
[展开]大多数人认同的判断方法无非是涨停板家数,中军表现,连板梯队,补涨持续性。这些是非常基础的信息,所有人都很容易得到,只是辅助数据而已。就像MACD指标,是脚印,无法判断下一个脚印是什么样的。数字炒的太久
[展开]控制也没你想的那么难,哈哈,打疼了自然就控制住了,切身体会。
数字看着挺强,但更像反抽,我是没看到空间和确定性
现在热度这么高,都被表象蒙蔽了,而且很多龙头选手都上了恒久,都在主观意淫,这点其实最可怕。我知道的两个几百万体量的纯粹的龙头高手,他俩都没有上恒久,周一上板才是确认点。
我看过很多帖子,有人以突破形态,新高形态作为选股和参与的模式,因为这些形态确实有一定的成功率,并且很多还可以走出很高的高度。我也曾多次参与,但是发现这是没有确定性的,就好比你看的“指标”回看都好使,一用就废废。因为你从每一个大妖股回头看基本都是这样的突破形态。有句话叫做“只看形态,胜率最高40%”
另外,我还看到很多老师讲筹码,确实我们看大妖的第一波走势下低位的筹码一般是不动,但这也是后置的技术指标,因为你没看到更多中位没走出来的一样是低位筹码没动。这更不能作为操作的依据。
为什么同样的形态却有不同的命运呢?因为“魂”。有形有魂,有形无魂当然是完全不同啦。那么什么是魂?魂就是合力资金行走的轨迹。合力资金从冰点转折,选择题材,树立龙头,PK龙头,补涨龙头,切换题材,边战边退走进冰点是一个周期过程,但不是固定的,而是资金合力共同形成的结果,然而谁是主线,谁是龙头,谁是补涨龙头,谁又是切换题材并不是某人,某个柚子,某个大资金主力就可以决定的,都是根据天时地利,资金引导形成共鸣,合力认可出来的,所以市场就有了一个准则“不预测,只跟随”。我们最应该研究的就是合力资金流动的方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应对不断变化的策略。
人性的两个弱点。
恋旧,因为旧的东西有感情,更熟悉,更亲和,容易相处,容易上手。虽然旧的事物缺乏发展前景,容易被时代淘汰,但却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尝先,这是一小部分思想先进的人喜欢干的事儿。新东西没有确定性,但是有挑战,有占得先机的可能。但是过早尝先更多的是炮灰。
举个例子,在抖音盛行之前这种视频类的东西最先出现的可不是抖音,我记忆中西瓜视频,包括快手,还有好几个视频是先上市的,有很多人都率先注册了,但是很多都没有流行起来。那看到失败的人很容易放弃这种传媒形式。然而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抖音出世后率先注册的用户很多都得到了大量的粉丝走上了大V之路。然后至今还有很多用户都没有注册抖音,还一心一意的关注微信和淘宝,但时代告诉你你确实落后了。再往前看微信出世前绝大多数人都还在为几个☀️的QQ津津乐道,但这种语音类传媒可不是微信先出来的,飞信啊什么的有几个软件先试水而后全部覆灭。
回到我们市场也是一样的。今天还看到几篇文章晒单还是聚焦在通达动力上,散户关注老龙头和二波也好理解,因为容易上手什么时候想买都能买到,但是好东西真的好买吗?相反在恒久科技一直强势的周期里,机器人/人工智能并不好参与,都是一字开,身先士卒的科远智慧最终也成了炮灰。
难得喝醉一回,我就吐露点心声。往前一步万丈高楼或者万丈深渊,但是我比你们后顾之忧少多了。我知道术上我还有缺陷,但是不多了。但是道上还缺乏修炼,但我相信不会太远,路已明灯。
辽宁哪里的
这一波赚钱效应是谁带来的呢?中航电测的狂奔,尽管没认能买进,但是他是那个全市场的情绪标的。人工智能这一波是很强的题材,但是主板是没有什么赚钱效应的,基本都是一字上来,分歧一天就结束,后排大多是吃面。反而创业板和科创板紧跟中航电测的步伐,逐步试探衙门的态度7天4倍还是没接到衙门的关注涵。资金也看明白了合力捞米。
市场就是这样,哪里有赚钱效应就去哪里。这一波赚钱效应是谁带来的呢?中航电测的狂奔,尽管没认能买进,但是他是那个全市场的情绪标的。人工智能这一波是很强的题材,但是主板是没有什么赚钱效应的,基本都是一字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