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享:[淘股吧]
量缩价涨:量缩价涨主要是指个股(板块指数〕在成交量减少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反而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的形态。量缩价涨多出现在上升行情的末期,偶尔也会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反弹过程中,这是一种非常态的价量关系,多数情况下,可能意味着主力开始出货的情形。

一、理解华为的一云两翼、双引擎,才能认识到服务器的重要性
计算战略两个引擎:鲲鹏(ARM/通用算力)+昇腾(ASIC/AI算力)
在第四届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基于“鲲鹏+昇腾”双引擎正式全面启航计算战略,将打造“一云两翼、双引擎”的产业布局,构筑开放的产业生态,其中:
一云:指华为云,通过全栈创新,提供安全可靠的混合云,成为生态伙伴的黑土地,为世界提供普惠算力。
两翼:指智能计算业务以及智能数据与存储业务。
双引擎:指围绕“鲲鹏”与“昇腾”打造的两个基础芯片族,构筑异构的计算架构。
开放的生态:指通过硬件开放和软件开源,使能广大合作伙伴,形成一个开放的产业生态。


二、现在算力服务器都这么缺,华为也有也非常重视,但是华为为什么要退出服务器市场
华为退出服务器整机市场,其实已经是2019年的事情,并且华为已经将服务器操作系统开源,目的是为了与国内合作伙伴更好地打造鲲鹏生态,互利共赢,减少不良竞争。华为并非完全退出服务器领域,只是不再做整机,而是将专注于服务器核心部件。华为的退出使得国内服务器市场格局大变,这也是华鲲振宇的价值含量提高的关键所在。后续华为品牌将被替换为超聚变品牌的鲲鹏服务器、超聚变品牌的昇腾腾腾、华鲲振宇品牌的鲲鹏等。

说明:鲲鹏服务器和昇腾服务器是华为发展的重要组成体系,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华为对这两个类型的服务器是非常重视的。华为占据服务器的核心价值(利润),而相关的类似“贴牌”的企业主要赚取的是销售当中的利润(虽然相对有限,但是因为营收较大,同时华为如果有一定的让利行为,超聚变以及华鲲振宇这类企业也是能够获得相对稳定且较高的净利润的。)另一方面也和华为受到老美制裁有关,剥离了销售团队之后,华为可以更加专心的做好服务器核心部件的研究。

三、华鲲振宇的股权为什么要卖给高新(因为华鲲振宇和高新发展有相同的控股股东,同时高新也存在着发展转型的需求性)
1)股权穿透问题
华鲲振宇的股权穿透之后最终实际控制人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资金融局、 四川财政厅以及绵阳市国资委、这三家合计持有60%,而面上我们看到的持股华鲲振宇的是 成都高投电子产业信息公司(30%),四川长虹(25%)、四川申万宏源股权投资基金(5%)、共青城华鲲振宇投资合伙企业(25%)、平潭云辰科技合伙企业(15%),而这里股份最大的就是成都高投持股30%,并且成都高投也是被成都高新投资集团直接控股,我们再回看高新发展的控股股东就是成都高新投资集团 ,所以高新发展的这次收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类似资产注入的意思,只是用收购来说更加贴近现实,华鲲振宇也实现了变相上市的过程。这和一些上市公司收购一家不关联的公司的还是存在区别的。

高新发展的控股股东和华鲲振宇的控股股东一致。2)通过本次融资情况可以更加佐证收购成功的可能性。
高新发展收购资金:以30亿的资金收购华鲲振宇
收购的对象:高投电子(30%),共青城华鲲(25%)以及平潭云辰(15%),合计70%华鲲振宇的股权。

交易方式: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这里面有大学问)
发行价格:12.24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发行股份: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0%(目前总股本3.52亿,对应30%则是1.056亿),增发后总股本4.576亿。

说明2:按照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高新发展本次募集的金额是12.92亿(1.056*12.24),那么余下需要支付17.08(30-12.92)亿的现金,而截止2023年9月30(三季报)高新发展账面只有8亿现金,是无法满足(还需要至少9亿的现金),那么接下去高新只有两种方式可以完成,第一种是向银行贷款来完成本次收购,但是目前高新整体的负债率到达了83.2%,相对属于一个高比例了,银行是否会贷款这个问题不好说。另一个方式就是高新向控制人高新投资集团借款(这也是华鲲振宇的控制人,持有27%(30%当中的90%)的华鲲振宇的股权,这笔股权价值11.57亿(30亿*27%/70%),这个借款的概率我认为概率很大的,一旦能完成(实际就是过一下账的问题),这里的11.57亿和高新收购还缺少的9亿,是可以达到匹配的,所以这个可能性才最大,也侧面的说明了高新发展收购华鲲振宇成功的概率很大。



二、高新发展自身的情况(当前所拥有的业务)
(1)建筑业:建筑业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倍特建安开展,是目前第一大收入及利润来源,经营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和建筑装饰装 修项目,业务区域主要位于成都地区。倍特建安承揽业务主要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通过竞标形式获得。
高新发展近几年工程建筑营收规模是逐步增长的,但是整体净利润一直维持在低位,同时目前整个建筑行业的景气度随着地产的回落,后续的发展也相对的更加艰难,所以当下寻求一些好的资产进行收购是属于未雨绸缪的方式。

说明1:这部分市值按照在不考虑扣非的按照2亿计算,对应行业10倍的估值,则整体的市值为20亿。

(2)功率半导体:上市公司于2022年收购功率半导体企业森未科技和芯未半导体,进入功率半导体行业。控股子公司森未科技位于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中上游,主营业务为IGBT等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开发和销售,面向客户提供IGBT器件、IGBT检测方案、IGBT应用方案。控股子公司芯未半导 体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及组件特色产线建设的主体,为各领域/市场客户提供IGBT特色高端定制化模块及配套组件代工制造服务,主要面向新能源车、 新能源发电(光伏/风力)及工控领域,是上市公司打造Fab-Lite模式的重要载体。

半导体的方面的业务这两年已经开始逐步体现到了报表中了,但是整体来说目前增量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增量。(高新发展以2.82亿元收购森未科技69.401%的股权,以现金约195.97万元收购芯未半导体98%的股权)
1)森未科技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229.34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10%。实现净利润400多万,森未科技已经通过光伏储能头部企业的验证,已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客户的供应体系并已实现小批量供货,在特种电源等工控领域已实现对头部企业的批量稳定供应。(目前上半年半导体的营收已经超过了2022年的全面,按照目前的股权分配到的收入)

说明2:高新发展2023 年功率半导体销量折合晶圆数量约2.4万片(对应),对应52.2万片,该项目一期于 2026年满产后将具备各类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组件共130.25万只(套)/年的产能,折合晶圆数量约5.99万片/年。1片晶圆大概是2000元,对应4800万的营收(2.4万片)以及1.12亿(5.99万片),每个igbt的价格平均价格按照,200左右计算,对应2.6亿(130.25万只。)按照斯达半导以及法拉电子的净利润率来说,整体维持在24%左右,后续对应收益6240万,按照69.4%的股权,对应净利润4330万,按照30倍的保守估值计算,这一部分对应市值为13亿(该数值以满产满销为的未来数据为前提,所以估值上采取保守的方式)

3)芯未半导体目前尚处于建设期,建设项目包括局域超薄晶圆的工艺研制平台和完整的集成封装产线,具备车规级通用封装能力和芯片级集成封装能力。计划2023年第四季度集成封装线调试拉通,2024年第一季度超薄晶圆工艺平台调试拉通。二期计划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启动,并于2026年投产。

说明3:其中1期,将形成约6万片/年IGBT晶圆(折合8寸)、120万只/年功率模块生产能力。对应的营收为2.4亿,按照24%的净利润率计算,对对应0.576亿,按照30倍的行业市盈率(保守),对应17.28亿的市值(98%的股权)。后续还有二期项目这里就不进行一一展开说明。

三、高新收购华鹏振宇的股权的估值(PS和PE进行估值)
1)华为退出服务器市场之后,市场的竞争格局
目前整个市场分成四个梯队
1) 第一梯队:华鲲振宇和超聚变,其市场份额约占40%以上。
2) 第二梯队:神州鲲泰、宝德和长江计算,三家市场份额加一起约 30%。
3)第三梯队:占据30%份额,其中较强的包括湘江鲲鹏和同方。百信、广电五舟属于区域性公司,在当地市场很厉害。新华三投入较少,产出也较少。
4)第四递队伍::华勤和立讯精密等代工厂的毛利低,基本在1%-2%,主要靠量大

2)高新收购华鲲振宇的估值如何计算
第一种通过了解到华为产品方面的数据计算2024年的估值(按照PS市销率)
2024年:预计2024年鲲鹏出货40万台(大概5-6价格,华鲲振宇加硬盘会到7-8万),金额保守230亿元(最大300亿);昇腾训练机型预计出货量1.5万台,130万一台对应195亿(涨价的情况下,150万一台,可能达到225亿), 对应规模最大在525亿,最小425亿。

说明:在考虑到当前市场服务器紧缺以及涨价的前提下,我们采用525亿的市场规模进行计算,按照30%(华鲲振宇)的市场份额,对应157.5亿的营收,而目前紫光股份浪潮信息整体的市销率为1左右,高新发展在收购的华鹏振宇的时候,按照华鲲振宇100%股权预估值30亿元测算,对应静态市盈率为69.11,较华鲲振宇截至2023年9月30日净资产增值1,354.05%。和行业的今天的今天适应看32.68倍相比较增长了2.11倍,以此为基础,我们对应的市销率也按照2.5倍计算,对应的整个估值394亿,按照70%的股权计算,对应276亿,同时叠加主业和半导体整体估值,对应的空间为326亿(按照增发后的4.576亿股本),对应的价格为71.2元。


第二种通过了解到的行业规模去计算估值(按照PE的方式)
2022年的时候,我们服务器规模是1888亿,AI服务器占比482亿,占比25.5%,到了2025年规模大概是3000亿的规模,按照AI服务器25.5%的大概是750亿,但是目前AI服务的需求是显著提升的,所以这个比例是保守计算,对比算力需求增长以及英伟达被限制,整体实际是超过1500亿以上的,而华为的算力服务器,目前是全国排第一的。华为整体上到了2025年具备至少1000亿的市场空间,这当中华鲲振宇拿下30%(其实这个比列我认为会被压缩),对应300亿,在按照5%的净利润,对应15亿净利润,按照70%的比列,对应10.5亿,按照行业目前35倍的估值(该估值以保守思维为主,因为能达到此规模已经接近紫光股份的三分之二了,而目前紫光股份市值600)整体上367.5亿。再加上高新的建筑工程以及2个半导体业务,折合50亿的估值,整体的估值417.5亿,对应91.23亿。

总结:华鲲振宇24年按照市销率计算,对应价格71.1元,2025年按照市盈率计算,对应价格91.2,整体折合均值为81.1附近。

备注1:当前和华鲲振宇的净利润率只有1.3%左右,后续随着规模增加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扩大,同时2025年还需要华为进一步的释放利润才能进一步放大或者华鲲振宇能有一些新的技术附加价值,同时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计算华为一体机后续的价值(这一块是增量),从以上几个优缺点结合来说,对于高新发展的整体估值还是认为相对合理的,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