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算知行合一?百度高分回答是是这样:认识清楚实在,本身就是行动;行动自觉、明察,其中就有认识。指知与行是不能分离的。
这句话出自明•王守仁《传录》114节:“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笃实:踏实;实在。精察:精细明察。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也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而心学是儒家的一门学派,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圣”孟子。虽然王阳明的一生中,受到的道家影响很深,但是始终没有离开儒学的本质,后人称呼王守仁的心学为“阳明学”,这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来传播到了日本,对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王阳明的弟子众多,世称“姚江学派”。
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心学继承的是孔孟思想,与道家主要思想的不同: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事实上,我是这样理解的,知行合一,中的知是主指良知,那良知是指什么?良知是当下最适合的智慧,是天理是道,道是客观规律,是本质中的本质,是如来,是如实而来,是无所从来!行是实践,其中最多的是观察,模仿,体验,学,感受,归纳,反思,总结,经验,智慧。往深的的说,经验与智慧源都于实践,实践创造并重塑经验与智慧,它们相辅相成,但经验不等于智慧,经验加上规律才是智慧。在三维的空间里,经验只是当下的总结,离开当下的事物经验就要被重塑,那么智慧也会被重新定义。所以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知行合一,强调的是当下确定性,而不是随便的死搬硬套,更不是乱干瞎干,是以活灵活现的智慧做根基,以已有的智慧和经验而实践,摆脱自己的欲念——喜好和厌恶,当下直观。另一方面,知行合一强调的当下适合性,以现有的自身条件和可能为依据来选择,不可好高骛远,见啥学啥,不会走如何跑,别人行的通未必自己就能行的通,天时地利人和——各要素缺一不可。应不拘泥于经验教条,选择现有当下条件自己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后,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灵活变通,根基虽在当下,但也要学会在变化中在困境中去创新创造,去突破经验和教条,以智慧而实践,以实践而得新智慧,才是真正的永恒智慧,不断的周而复始重复下去就会无限的接近真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