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在工作上,从不喜欢阿谀奉承,不擅长尔虞我诈,只知道我行我素,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来。有时并未让你弯腰,只是需要偶尔陪笑,但我却从未做到。当遇到一个赏识认可你的领导时,一切还能顺风顺水;否则,只会每况愈下,直到你无立足之地。特别是在今年疫情导致的互联网行业大衰退背景下,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天工作就感觉如坐针毡,只因跟上面某个领导处不来。那一刻,我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了,果然后面我就在毕业名单上。但这次疫情导致的暴风雨来得很猛列,居然一条业务线都被切掉。拿到N+后的我,居然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淘股吧]

我知道我要为自己重新计划了,不适合公司的那种环境,很难再重进入职场。与其去碰运气去遇到一个能赏识你的上司,还不如自主掌控生活,随心随性。可能是自己做过几年数据分析的原因,个人对股票交易非常有兴趣。我宁愿跟数字打交道,也不愿参与人性是非。记得那时在外企,做下一年的年度商业计划,从业务量预测模型,到人力成本规划,再到资产预算和折旧,数据量非常大,持续做了一个星期吧,才交付。回首那段时光,感到如此充实,个人数据分析能力也得到了突飞猛进。其实,过分依赖数据分析,也是我后面大亏的主要原因。

个人跟股市的缘分,可能跟很多人一样,源于看到同事炒股。记得当时有个男同事,上班时,居然在炒股,还坐我旁边。我知道股市7亏2平1赚的规律,刚开始没怎么感冒。还记得问过他,你炒股至今,账号盈还是亏?他却不做声,结果不言而喻。但这家伙真的很烦,每次赚了一笔就发给我炫耀。我记得他当时有近80万本金,都是分仓操作。有时候一笔能赚几万,看得人热血沸腾,这可比工资来得快多了。我想我就是那个时候决心开始成为一名小韭菜的。可我不知道的是,这家伙给我看的永远只有如何吃肉,吃面却闷不做声。

就在这种情形下,我开启了个人的业余炒股生涯。记得初入股市时,啥也不懂,看名字买股,耳熟能详的公司名字成了判断依据,结果显而易见,各种亏。后来下班后看书学着研究技术,K线组合,MACD、KDJ、布林线,还是持续亏。后面总结了很多K线组合形态,也就是最初的所谓模式。如果当天买入正好匹配情绪上升周期的,也有一定的胜率。但回头看,只不过是碰上了一段好行情而已,其实改不了亏损的问题,因为你一直在用小概率去博取盈利,盈亏比很低。后来学会了看情绪,分题材,做龙头,终于有所突破,战绩最好的一段时间就是21年四季度到22年一季度的九安医疗周期和数字经济行情,抓到了龙头,一口气做到了4倍。但今年二季度以来,一直磕磕碰碰,有时候是因为要上班,有时候是因为心态问题,有时候也是误判遇到退潮高位吃面,今年吃过中通、建投高位天地大面。下面晒一下我收益率最好的一张图。

而如今,离开了工作的牵绊,可以专心炒股了,希望后面的自己的收益能稳定下来,不求高增长,只求稳定。通过控制出手,只跟随自己能理解的涨跌。退学前辈曾说过,先专注做自己胜率高的模式,再不断总结提升,增加其他模式,提升对市场的理解,就能提高胜率。以后在此记录自己的操作、复盘和对市场的理解。只做超短,一般全仓1-2支股,如果当天真的看不懂市场或者风险大于机会就空仓。

12月9日,全仓半路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