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做短线交易的,大家都十分清楚交易难度变化的分水岭在哪里:
[淘股吧]

赣能股份之后,连板的高度由9变成7,由7压缩到6,再由6压缩到最近的5连板;

赣能股份之后,两市成交由长时间的万亿,逐步压缩到了现在的5000多亿,量能萎缩了近一半。

也即是说,自赣能股份之后,连板高度不断被压缩,两市成交越来越萎靡,参与短线的资金毋庸置疑,会更是少得可怜。

不管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新规也罢,是经济环境也罢,反正这种变化,对短线接力而言,无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我们来对比一下8月前和8月后的短线投机情况:

8月份之前,个股能够完美演绎短线投机的完整过程:随机性、情绪驱动、筹码博弈、横盘、退潮。

中通客车
集泰股份

随后,筹码博弈的空间被挤压:

佛燃能源
最后,连筹码博弈的空间都没有了:


天顺股份

公元股份


筹码博弈阶段的断层,会导致短线交易进入这么一个困境:在情绪驱动阶段,要么顶死一字板买不进,要么能够买进后筹码没有承接。

这才是最近短线的困境,也是无数短线选手感到迷茫的原因所在:要么没法参与(内卷),要么参与了就吃瘪

当然,这并不能说以前的龙头战法失效了,只能说目前的核心标的高度,还走不出那个高度稀缺性,也就容易被新出来的人气标的所取代。所以,只能说是宝剑暂时没有了用武之地,而不能说龙头战法的本质被证伪了。

对本人而言,还是特别钟情这样的接力方式,容易上体量,流动性好,给予反馈的时间足够长。

但短线续力贫乏这种现状,短时间要改变可能不太现实,除非全面注册制来临了,全面20cm了,再去探讨10cm的接力就失去了意义。

从这点出发,我们会想到什么?为什么注册制来临,对10cm的接力,又不适用并迁移过去了呢?

因为对这种接力方式(连板,打板、半路、低吸)的探讨,都还是属于“术”的范畴,它做不到以不变应万变。

很多人都说龙头战法失效了,那么试问龙头战法的本质是什么?是连板,是打板、半路或者低吸吗?统统都不是。龙头战法的本质,还是在于对领涨属性、持续性的探讨。

哪怕是注册制来临,没有了10cm接力,对领涨属性、持续性的探讨,还是能够迁移并有效应用的,这个在去年20cm占主流的市场中也充分证实了(联创股份中青宝润和软件等)。

关键是在当下,怎么第一时间去发现具备领涨属性的标的?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大家不妨多朝着这个角度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