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胶膜性能更好,配合最大化实现N型优势。EVA胶膜是过去最为成熟的胶膜材料,光学性能、粘结性表现好,且成本相对低廉,占据市场7成份额。相较EVA,POE主要优势体现在更优的抗PID、水汽透过率、体积电阻率及抗老化能力等。
TOPCon等N型电池、组件,对胶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当前的TOPCon电池因正银含其他金属成分而对水汽更为敏感,需要胶膜有更强的防水性;同时EVA材质在光热、湿热等环境中可能会分解产生酸,进而与玻璃片发生反应后腐蚀电池栅线,导致组件性能衰减。主要的N型组件公司都较早探索或导入POE胶膜作为封装材料。
TOPCon产业化将推动POE渗透率快速提高。业界反馈,晶科能源8+8GW的TOPCon产线已逐步满产,钧达股份8GW电池项目也已经投产调试。下半年又有天合、晶澳、通威等多家企业已经招标,众多的新规划产能也可能在明年陆续投运。TOPCon产业化会形成POE更强大的推动力,保守假设2023年N型出货80GW,若全部采用双层POE,对应需求增量达到约8亿平/38万吨。此外,此前限制POE渗透率提升最直接的因素在于经济性,参考2021年以来EVA粒子报价,POE的经济性劣势弱化。另随硅料价格合理回调,2023年地面电站也有望启动,双玻也将是POE需求的利好推动。

未来几年POE上游材料可能有供应瓶颈。EVA/POE胶膜制造环节流程相似,领先的胶膜企业,在配方及工艺控制方面多数都有储备,部分掌握和优化了层压工艺等关键工艺因而滑移指标有优势;同时,POE粒子供应链保障也非常重要。目前POE粒子基本上由DOW、三井、LG等海外企业供应,渠道保供能力可能是未来1-2年POE胶膜企业的关键竞争要素。国内化工企业也在逐步推动α烯烃、催化剂国产化,预计2024年前后有希望开始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晶科能源福斯特激智科技(电子)、海优新材(化工)、赛伍技术(电子)、明冠新材(有色)、鹿山新材(化工)、上海天洋(中小盘),以及上游材料国产化领先企业万华化学(化工)、卫星化学东方盛虹诚志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