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股市朴素原理
本帖是日常看盘复盘以及胡思乱想写下的一些觉得要加入思考框架的股市原理
零零散散拼凑起来,以后整理成如涅槃所说的树干树枝
一、三类市场参与者:
1、长线投资者:看位置,分左侧和右侧。市场惨淡的时候进,市场繁荣的时候出。真正的长线投资者,进场是不轻易出的。
2、中线投资者:看指数趋势,看市场逻辑。相比于长线投资者,位置不是那么重要,做反弹,做主升,需要板块或者题材有持续性。
3、短线投资者:看市场情绪,看资金动向,要有领袖,有妖股,有抱团取暖或者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地方。
长线投资者进场: 指数有保障,低吸建仓,不高抛,有格局,低点逐渐抬高
中线投资者进场:提供活跃性,或跟随或埋伏市场题材,助推抬高价格中枢
短线投资者:非常活跃,收割流动性。每一次的情绪周期都是一次财富集中都少数人的过程。
目前阶段(2022.5.6):
长线投资者:左侧的已经进场,右侧的陆续进场,是否形成底部要看反复博弈。每一次的左右侧建仓都是一次锁定市场筹码的过程。
中线投资者:博弈的重点,目前题材散乱,没有主力军。不是特别好。稳增长的逻辑需要反复落实。
短线投资者:一次情绪周期的退潮。
零零散散拼凑起来,以后整理成如涅槃所说的树干树枝
一、三类市场参与者:
1、长线投资者:看位置,分左侧和右侧。市场惨淡的时候进,市场繁荣的时候出。真正的长线投资者,进场是不轻易出的。
2、中线投资者:看指数趋势,看市场逻辑。相比于长线投资者,位置不是那么重要,做反弹,做主升,需要板块或者题材有持续性。
3、短线投资者:看市场情绪,看资金动向,要有领袖,有妖股,有抱团取暖或者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地方。
长线投资者进场: 指数有保障,低吸建仓,不高抛,有格局,低点逐渐抬高
中线投资者进场:提供活跃性,或跟随或埋伏市场题材,助推抬高价格中枢
短线投资者:非常活跃,收割流动性。每一次的情绪周期都是一次财富集中都少数人的过程。
目前阶段(2022.5.6):
长线投资者:左侧的已经进场,右侧的陆续进场,是否形成底部要看反复博弈。每一次的左右侧建仓都是一次锁定市场筹码的过程。
中线投资者:博弈的重点,目前题材散乱,没有主力军。不是特别好。稳增长的逻辑需要反复落实。
短线投资者:一次情绪周期的退潮。
声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所发内容承担法律责任,倡导理性交流,远离非法证券活动,共建和谐交流环境!
2022-05-11 00:23 · 淘股吧原创
这是由一个生活现象偶然想到的话题,就是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物价已经上涨到离谱的程度,比如市场10元一斤的猪肉,可能紧俏的时候上海要50元,但是你不能用50元一斤乘以全国的猪肉斤数来计算猪肉的市值,这样算,我们是吃不起猪肉的,他是一个短期行为,涉及的成交额也比较少。
再比如房子,豪宅的价格可能短期也不公允,因为成交太小,一两套的成交说明不了问题。
还有一些上市即巅峰的股票,比如中石油、海普瑞,也是因为短期的流通盘太小,所以估值偏高。
一个最粗浅的例子,一个人手里有10000股票,起始价格是10元,通过左手倒右手交易来交易去,我把价格可以交易到宇宙,一亿一股,那直接一万亿身价,这就是庄股,我只要全控,我可以有很高的估值,因为我掌握了价格的边际决定权。
大蓝筹被研究的非常透彻,所以市场正常的情况下,价值发现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当然也有可能是整体的情绪推动,这里面有水位的影响,但总体而言交易也是比较充分的,所以很难有爆发性的增长或者下跌,价格是一个相对缓慢的正反馈或者负反馈的模式。什么时候少量投资者能够夺取定价权,比如正反馈,一个故事讲了很久,很多人在里面不动,变成了锁仓者。最后加速的过程就是最后的买单者发现非常容易推动股价上涨,买卖关系短期失衡,所以会冲高,一直把边际投资者的购买力消耗干净,大家都是等着涨的人了,股价开始掉头。20年底的核心资产就是这个感觉。再比如负反馈,2022.5.6、2022.5.9这几天的权重,以招行为例吧,经过长期下跌,剩下的都是装死的,有钱的也不会轻易抄底,短期里少数卖出的投资者因为找不到买盘,也就是流动性缺失了,你看这两天几个权重低开,并不需要多少筹码,所以很容易决定股票的价格,但这个时候如上涨的加速,因为价格变化大,最不坚定的投资者很容易赶紧卖出,形成低点。如果流动性充裕,这个估值的蓝筹砸的动么?
超短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规避那些买卖力量均衡,能够充分定价的品种(除非市场上只有这些标的参与,属于二八行情中的二行情),因为里面的投资者结构复杂,很难出现被某一类行为趋同的投资者定价的情况。
还有一些冷门股、比如上海本地股就经常有这种情况,里面情况也是很复杂,所以不留神就会被砸,比如前一阵上海三毛,龙头股份。比如前一阵经纬纺机我就吃了大亏。
一个股票走出来,以近期湖南发展为例,其实他的概念没有那么性感,但是游资在进去之后,甚至说第一波推动力量就是很早埋伏的人,但是给市场的感觉就是,里面的资金你愿意把短期定价权让出来,而且还愿意换手,因为老资金在里面不踏实,要换成行为模式我熟悉的人。既然能够夺取边际定价权,这个股票的空间就打开了。
次新也是这样的道理,里面本来就是散户,行为趋于一致,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我很容易主导股价,因为散户是不追求定价权的,可能我用小资金就能引导。
或者说一个股票走到最后,空间打开,高位换手,里面基本上都是思路一致而且成本相似的资金,可以预期行为的,比如中交地产和浙江建投,这个时候引导力量也是愿意参与的,同理这种股票我是可以决定边际定价权的。华东重机这种股票参与起来是不踏实的,因为有可能是原来的资金掌握边际定价权,在改变这个股票的短期价格,必须经历高换手的考验之后才算数,这也算是做弱转强的底层逻辑。
九安就经历了一个边际定价权转交游资,最终又转交给市场的过程中,这个股票,股性可能越来越蓝筹。
然后有一句话要记住,长期来看,价值总会发现该还的总是要还的。
对于超短的指导:
1、超短做蓝筹股,相当于做随机时间,即使今天大涨,明天也不知道会咋样,因为定价方式复杂,里面中长短期资金夹杂
2、做庄股,就是博弈庄思维,很难,除非有超越庄的认知,但庄也都不是一样的套路,胜率感觉有问题
3、要做的票,最好里面都是同一类的人,互相博弈,起码是一个对手比较清晰的简单博弈问题
4、次新、高位换手过的人气票、因为里面的资金行为一致(超短为主、顶多来点中线),很像一个期权,放大板块或者指数的收益。
5、我做超短,是不希望长线资金进来的,等我搞完。比如九安这种,机构的长线资金来没来我不知道,很多小散做长线的是来了,因为业绩实在太好。
2022-05-16 09:02 · 淘股吧原创
接力的本质就是全市场打造唯一的高辨识度标的,他最终的目的就是引导所有可参与的资金参与。
他的底层逻辑在于对强势的崇尚,对强势的崇尚让股价的加速达到最高速度,也就是每日涨停。
他的终点就是市场所有敢于参与强势文化的有生力量全部参与,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他的终点有定数,有的是30亿-50亿,如果没有外部挑战者,比如熊市出现资金的极致抱团,正如乱世中的绝对领袖,这个量级能到100亿,中国中车打出了300亿的高潮。
强者颓势出现,可能会有反抽,但是终局必定是树倒猢狲散,强者的炒作极大的概率是超过应有的估值,是情绪极度放大的结果。
敢于参与强者的玩家,在退出之后,自然变得更强,更大的力量将去主导更极致的龙头,强者俞强,在参与过程中一丝丝犹疑可能让玩家变成接盘侠,少一分狠辣认错就变成了站岗者。能驾驭强者的玩家必须建立匹配的性格模式,如不能刷新认知,建立匹配性格,就是悲剧。
当接盘游戏的弱势接盘者越来越少,既得利益群体越来越庞大,接盘游戏将进入一个内卷互杀的周期,马太效应展现。每个泡沫游戏的背后都是一地鸡毛,同时也留下了盆满钵满的高手。
所谓强者:
1、具有极高的辨识度,辨识度的高低决定了仓位的高低;
2、拥有广泛的参与者,不要有单一资金太主导股价,锁仓可以,钱不要太多,不然新玩家不来。
3、拥有天仙般的姿色,无论背后是丑陋的巫婆,还是真正的天庭公主,但是表面上的魅力迷人,让人无法窒息。
4、经得起争议,前进道路上的争议并不重要,争议是让怯懦者下车的好时机,真正应该着眼的还是趋势是不是还在,人气是不是还在,重整旗鼓可能有更大的空间。
2022-05-22 12:56 · 淘股吧原创
无论是什么周期的行情,其第一性原理都是来自于资金的流入和流出。
价值投资者选择忽视资金的流入流出,对于成功者而言,是基于对性格的理解,基于资金体量的缘故,基于在自己理解体系内换的一种高胜率的方法。我理解的价值投资的核心做法还是一个长线做法,逆周期,在资金悲观的时候选择稳的企业(这个时候企业表现大概率是低估的)。也就是资金流出让价格接近底部的时候进,资金流入将股价推入高峰的时候出。如果不加择时,价值投资的那套体系其实很难有一个硬性的标准,长期下来也不太容易有超额收益。
对于普通人来说,短线的资金流入流出相对好侦测,而且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为长线投资者或者说价值投资者选中的企业太容易被外部因素扰动,一个因素可能就造成价值的坍塌,恒瑞、格力最近都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即使是高手中的高手,也很难对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做预测,三年前谁会料到新冠病毒会如此深入地影响这个世界呢?
有了这个第一性原理,A股市场比美股好的一点就是,A股大量的散户资金,机构资金也兵不成熟,所以有很多的短期博弈行为,在短期里形成很多的资金流入流出周期,情绪周期是一个比较短的流入流出周期,我们只要考虑清楚在不同的流入流出周期资金的选择即可。
2022-06-01 12:47 · 淘股吧原创
1、存量市场
(1)市场多表现为震荡状态,在震荡中为下一个状态切换准备。
(2)震荡如果有主线突出,主线的上涨起带动作用,而不是抽血作用。一个主线可能贯穿全场,在打造出巨大赚钱效应之后,可能引起市场的爆量加速,这个时候市场进入一个增量市场。这个顺序是资金的逐渐流入,直到赚钱效应开始影响指数,带来的指数加速。
(3)震荡如果主线抽血,并且以分化的方式轮动,每一次主线都是以抽血为主,在做多力量衰竭之后可能进入下一个资金出逃的周期。所以关注主线运行是以抽血进行,还是以带动方式进行,比较重要。
(4)震荡之后的选择有一定的惯性延续之前的趋势,这个过程中关注赚钱效应的形成方式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化,情绪的反转一般要经历一次巨大的V型,V不一定会形成顶或者形成底,因为会有反复的资金,但是有V出现可能改变趋势,因为市场完成了一次加速洗盘。
(5)如果没有赚钱效应的震荡市场,往下的概率会比较大。
2、增量市场
(1)存量市场打出了赚钱效应之后,有资金逐渐堆量流入的过程,指数开始修复,一般会触发一个情绪点,导致指数的加速上升,指数加速上升带来的赚钱效应将迅速引入场外资金,进入一个持续增量的市场,这个流入是有过程的,流入结束才是这波增量市场的顶点。
(2)增量市场最好也有一个贯穿全局的主线逻辑,但是支线表现也并不会很差,主线逻辑到顶可能还有一些支线逻辑继续惯性发酵。先知先觉者会发现市场已经过度热情缺少能买的标的时,逐渐推出市场,资金的热情会四处发散,扫过每一个角落。直到最后资金以某种方式集中爆发,导致没有更多新增资金进入,市场到顶,开始掉头。
(3)增量市场在开始资金有做多热情时持续关注,爆量时大胆参与,掉头时及时防守。
3、减量市场
(1)减量市场的起点往往是一波巨大赚钱效应后的V型出逃,指数以快速回落的方式开始使得亏钱效应出现。一次巨大的亏钱效应可能使得市场进入了一个降风险偏好的周期(如2021.3),之后市场可能继续延续活跃,进入阶段性的存量市场。因为之前巨大效应的存在,可能会存在次级别的增量阶段,或者是抱团模式,比如2021.3之后的新能源、中证500、以及后来的中证1000。
(2)除了V下来的资金快速出逃,在进入一个震荡区域后,如果赚钱效应减弱,不能有效修复,在指数某个位置时可能一下子破位,进入一个新的减量周期,比如2022.3,这个过程可能要延续到彻底洗盘。
4、外部因素
市场运行过程中会有小小的 外部因素干预,货币政策、市场环境、企业盈利状况都属于非资金的因素。这个阶段可能会导致市场状态的变化。
2022-06-01 13:25 · 淘股吧原创
当市场主流方向出来的时候,会形成巨大的马太效应,没有比主流更好的机会。
一段市场行情中,辨识主流以及主流所处的状态是最重要的事。
先找到主流,再预判可能对市场造成的影响。
同时,市场里有非常多的冲动去交易,所以盘中会出现无数次的拉升以及尝试。
这些都是杂波,杂毛。
只有形成巨大的共识,才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