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了解人性,就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古往今来,所有可歌可泣、可爱可恨、可悲可耻的事,都脱不开人性。

这世界就是如此。它天生有修复的能力!天崩地裂的大地震之后,所有坍落的土石会渐渐稳定,然后长出草,长出树,回归自然。

这世界上没什么是“非有不可”的,也可以说“就算人都死光了,明天太阳还是会从东边出来”。

人性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他“当然”认为自己最重要。

人性就是这么矛盾——你不能没有他,你又可以没有他。你没有他会活不下去,真没了他,你还得活得下去。他不能没有你,他又可以没有你。他没有你会活不下去,真没了你,他还是得活下去。

这个家不能没有我,这个家也可以没有我。这个世界不能没有我,这个世界也可以没有我。当有一天,我不得不走,希望我的家仍然快乐,希望这个世界仍然美丽。这是每个成熟的人都应该有的认识。

去吃饭的,是既得利益者,拿了好处的人好意思怨那没拿好处的人吗?

人性就是这样,你有的我也该有,我独有的棒棒糖不能取代你独有的玩具。

这“计算”的人性,一直由小到大,甚至到老。当你吃酒席的时候,一盘大虾端上来,看来没几只,你是不是自然会算够不够分?

大家排队买票,好不容易轮到你,刚要买,票房关了,挂出牌子:客满。你会不会生气?你会生气——当你后面没有别人的时候。你不会生气——当你后面还有一堆人的时候。你会怒不可遏——当票房里走出一个人,越过你,把票卖给你后面人的时候。

这就是人性!人性在要求公平的时候,先看看有没有别人也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如果只有“我一人”,那不公平就太严重了。因为那不但是“不公平”,而且是“歧视”“藐视”和“侮辱”。

人都要求公平,“不平则鸣”,甚至“不平则反”。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争执、动乱,都因为“不公平”。

贫而无谄难,富而无骄易。当一个贫穷的人主动去找富有的人,大家会说他是“攀附权贵”,说他是“贫而谄”。当一个富有的人主动找贫穷的人,人们看了却可能说“这个有钱人真是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真是‘富而无骄’”。细想想,这两者的动作不是完全一样吗?为什么却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呢?

人性很矛盾,“自尊”与“自卑”之间常常只是一线之隔。

人们会自尊自大,甚至固执得自我封闭。对人充满敌意,常常是因为自卑和恐惧。那恐惧则由于对对方的不了解以及对自己的没把握。

人与人为敌,常是因为立场,因为认知,甚至因为面子。

人们之间的敌意跟狗一样,常因为不知对方是敌是友,基于一种恐惧。

记住——你获胜时,既是最能施展抱负的时候,也是最能化敌为友的时候。人没有永远的敌人,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那份胸怀和智慧,在获胜之后先伸出友谊的手。

挑西瓜,要选大的。挑工作,要选“事少钱多”的。这都还简单,真正的麻烦,是当你先让他觉得可以获得第一等的,再给他第二等的,明明已经不错,他却不会高兴。

人们的贪心,常是被引诱出来的。

明明可以简单解决的事,也变麻烦了;明明可以便宜的东西,也变贵了;明明可以减价的苹果,也一毛不能少了。知道了这一点,你就要注意说话的方法,把目标先确定,别节外生枝。再不然,则要像李太太一样,明明要买苹果,但是先问柳橙,再问苹果。老板为了卖成苹果,自然会减价。

这就是人性,它可爱,也可恶。一个人厚待他所爱的,就表示他不厚待他所不爱的。问题是,这当中真正受害的是什么人?是广大的群众,是这个社会,是公义与公理。

越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越是接近问题的核心,也越容易被感染,自己成为问题。如同涉水采莲,手上采的是纯洁无比的莲花,而脚底下却踩着污泥。

法律是人定的,人既然会变,法就不可能永远不变。

公理不见得是真理。公理常常只是人们自认为对的道理,尤其是对他们有利的道理。

他爱的,不见得是他最欣赏的;他选的,不见得是他认为最对的。

许多事,人都知道“当然”,只是临时自己头上就不再当然。

人都是自私、利己的,当你损害到他的利益时,明明你对,他也可能说你错。

“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古往今来多少高洁的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落了”!

我们难道就因此不伸张正义,而只能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吗?不!我建议你在那种“以少敌众”的情况下,先把“刚直”变为“委曲”。委曲是为求全,求全是为了伸张正义。如果你自己都保不住,如何能东山再起?又如何能反败为胜?

每个人都从他的本位、他的认知、他的家庭、他的族群、他的国家的角度看事情。

“爱”这个字,是在“受”字中间加个“心”。“受”的象形字是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中间一个盘子。盘子里放上“心”,就是“爱”。也可以说,“爱”是“你接受我的一颗心。”

你会因为付出爱,而越去爱,却不见得因为“越得到爱,而越去爱。”

爱就是这么不公平,他不付出,他就不爱。父母照顾孩子,付出得多,所以父母爱子女远比子女爱父母来得深。

人会因为亲近而更亲近,也会因为疏远而更疏远。

化解“越不爱,越不爱”,最好的方法就是“越爱,越爱”。

付出、付出、再付出,居然把一个原来最厌恶的对象转变为最亲密的伴侣。

他们在“苦药”的外面报了“糖衣”,在烟囱上画了长颈鹿。这叫作“浸润”,也叫作“蚕食”。慢慢地浸润总比大水淹没来得柔和;一点点“蚕食”也当然比“鲸吞”来得安静。

每个人都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本事。

人都有惯,惯于既有的事实,惯于“顺眼”的东西。只是几乎这世上所有不顺眼的事,看久了都能变得顺眼。

许多人对于冲突,都采取“拖”的战略,他知道时间拉长了,对手疲了,气消了,冲突就容易解决。

你要知道,能把不顺眼的东西看顺眼,能把无法接受的事实加以接受,能把咬牙切齿之恨化解,全因为这人性。

人不堪拖。人都会遗忘。岁月最能疗伤。

你要知道当你办个展览,展半个月,绝不会比你只展三天的观众多五倍。它甚至不但不多,还可能少些。因为大家一看报,知道有半个月,心想“不急嘛”,于是一拖再拖,等到知道结束,已经来不及了。

人类能不断进步,就因为这种爱比、好战、追求超越的个性。

今天换作你,你翅膀硬了,会不会也要飞?如果你是鸡,你不会飞,飞也飞不远。如果你是鹤,你当然会飞,而且一飞就是千万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鹤,每个人都不能强迫别人是鸡。

越无才的人越会忌才,他唯恐别人的学历比他高。

每一种生物,基本上都希望它的下一代能延续。但是,每一种生物也都有矛盾,就是希望它的下一代别跟它争地盘。所以,许多树,像桉树、黑胡桃树和山毛榉,它们会分泌毒素,使附近别的树无法生长,甚至包括它自己的下一代。

“让”这件事,通常发生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当实力越来越接近,“让”就变为“竞争”,变成“战斗”。

远交近攻。

人性是矛盾的,它一方面“好为人师”,会教那些不如他的人,但是当那些人“大了”之后,他又会“容不得人”,而去排斥。

对每个害我的人,我总是在痛心疾首之后,试着想:他们那样做,可能有不得已的苦衷。

谅解使我能从正面思考,使我能由别人的角度想事情,也使我见到许多别人见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