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特斯拉在第三季财报发布时表示,以后标准续航版两款主力车型全部改用磷酸铁锂[淘股吧]

10月18日,宁德时代又投资了一家磷酸铁锂材料公司。而在几年前,宁德时代还入股了国内磷酸铁锂材料头部企业之一湖南裕能,后者创业板IPO已于近日获深交所受理。同时,宁德时代还与另外一家磷酸铁锂材料头部企业德方纳米有深度合作,双方今年1月约定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投建“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
2021 年 1-7 月,国内三元动力电池装车量 35.61GWh,同比增长 124.3%;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 28.02GWh,同比增长 333.0%。其中7月磷酸铁锂装车量占比高达51.35%,呈持续上行趋势。最新预测2021年磷酸铁锂在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有望升至45%,装车量将达到 63GWh,同比增长160%。

2021 年 9 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 23.2GWh,同比增长 168.9%。其中,三元电池产量 9.6GWh,占总产量 41.6%,同比增长 102.6%;磷酸铁锂电池产量 13.5GWh,占总产量 58.3%,同比增长 252.0%。这是磷酸铁锂电池连续第 5 个月产量超过三元电池,且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之间的产量差距进一步拉大:8 月,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超过三元电池近 14 个百分点;9月,已达到近 17 个百分点。
再加之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本身就是磷酸铁锂起家的,特斯拉、宁德时代、比亚迪几大巨头的不约而同意味着正极磷酸铁锂技术路线进一步得到确认,未来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占率还会进一步上升,这将增加未来全球磷酸铁锂新能源车的需求预期,磷酸铁锂产业链有可能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细分赛道值得特别重视。

一、磷酸铁锂产业链
磷酸铁锂的生产包括磷矿石到磷酸,磷酸到磷酸铁、磷酸铁到磷酸铁锂三个环节。从磷矿石生产磷酸、磷酸一铵是传统磷化工领域;用磷酸生产磷酸铁,或者用磷酸先生产磷酸一铵再生产磷酸铁,与传统磷化工技术路线存在很大相似性;从磷酸铁生产磷酸铁锂,主要有成熟的固相法和较创新的液相法。

二、磷矿-磷酸-磷酸铁

传统磷化工企业主要包括磷肥和工业中间品磷酸/磷酸盐/磷酸铵两个子行业。对于磷酸铁锂这样的重大的产业机遇,磷化工怎么会放过。
因此,传统磷化工企业将产业链延伸到磷酸铁、磷酸铁锂成为很自然的选择,对磷酸铁锂的布局,至少将在三个方面对磷化工企业带来正面影响:
1)业务协同性将有所提高。自己有矿,工艺也成熟,在生产流程上再延伸两步,业务协同性很高。
2)盈利能力提高。磷酸、磷酸铵售价不高,但制作成磷酸铁、磷酸铁锂,利润就增加。
3)周期波动减弱。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年将蓬勃发展,动力电池有望持续景气,磷酸铁锂具有高成长性,磷化工产业景气拉长。
因此这个环节看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磷矿石资源,二是向下游磷酸铁锂延伸的能力。

1、磷矿资源是发展磷酸铁锂的必要条件

磷源成本在磷酸铁总生产成本中的占比较高,磷酸在磷酸铁成本中的比重约为 41%,如果加上合成氨,成本占比则超 53%。磷酸铁生产中所使用的磷酸、磷酸一铵均来自于产业链最上游的磷矿石。
磷矿石资源缩减,磷矿石已成为稀缺资源。2020年我国磷矿储量约为32亿吨,较2015年水平下滑约 13.5%,磷矿石目前已成为我国的稀缺资源之一。
政策严控,磷矿石产能易减难增。2016年我国自然资源部首次将磷矿石列入我国战略性矿产名录。在随后的几年中,我国中央部门以及其他磷矿石主产区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文件,对磷矿石的开采和生产做出限制。未来中小磷矿石产能将持续退出,磷矿石资源审批也愈发困难,磷矿产能或将持续收紧。
因此,谁家有矿,成为参与这场磷酸铁锂盛宴的重要门票。

磷矿开采成本核心为品位和技术。从我国披露的磷矿公司矿品位来看:司尔特>瓮福集团>川恒股份云天化湖北宜化云图控股;从现有开采产能看:云天化>瓮福集团>兴发集团>川恒股份>司尔特>川发龙蟒湖北宜化。

2、向下游延伸的能力
传统磷化工企业向磷酸铁锂延伸不存在重大的技术难题。磷酸铁锂的生产工艺主要分高温固相法以及液相法。其中,高温固相法工艺简单,是目前最为成熟,也是应用最广的合成方法,为大多数磷酸铁锂生产企业所采用。
因此,向下游延伸主要取决于企业实力和战略。
云天化正在进行磷酸铁锂的项目论证;兴发集团拟合作共建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中试生产线;新洋丰已开始 20 万吨磷酸铁及上游配套项目的投建;川恒集团以及川金诺也正在规划其磷酸铁锂项目。
市值排前三的三个公司被称为磷化工三杰,最受市场关注:云天化、兴发集团、湖北宜化。

1)云天化家里有矿而且矿最多,产能是1450万吨每年,几乎等于其他上市磷矿企业之和;云天化除了磷化工,还有氟化工这一赛道。

2)兴发集团同时有有机硅和磷化工,双周期加持。

3) 湖北宜化深度绑定宁德时代,今年10月刚宣布与宁德时代子公司宁波邦普合作建设一体化电池材料项目。

二、磷酸铁前驱体

  由于工艺相对简单,磷酸铁扩产难度相对较小。目前磷酸铁生产企业按照产业属性分为三类:
1.磷酸铁锂正极生产企业,纵向布局上游,如湖南裕能(磷酸铁锂96%,磷酸铁3%)、安达科技(磷酸铁锂99%,磷酸铁0.27%)、湖北万润等。
2.磷化工企业或钛白粉企业,如拟投产的云天化、兴发集团、新洋丰等;钛白粉企业安纳达(钛白粉85.4%,磷酸铁14%)、中核钛白等。3.自购原材料生产销售磷酸铁公司,如合纵科技(磷酸铁 19.23%)等。

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主要分固相法和液相法,德方纳米独创液相法,其余厂商采用固相法。固相法的铁源与磷源来自磷酸铁前驱体,且对磷酸铁前驱体品质要求较高,而液相法可以通过铁块制备硝酸铁,不需要磷酸铁前驱体。液相法较固相法有较显著成本优势。磷酸铁锂集中度较高2020年CR3为50%,CR5为75%;2021上半年为CR3为50.2%,CR5为71.1%,但此消彼长的竞争很激烈,第二名到第五名还在竞争中。

最值得关注的公司为:
1)德方纳米 独创液相法,工艺先进、毛利率领先对手;与宁德时代深度捆绑。
2)湖南裕能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既是最大客户,也是其战略投资者,市场份额上市快,已提交科创板IPO申请。

五、结论
1、磷酸铁锂是锂电领域最具成长性细分赛道,值得长期关注;
2、磷酸铁锂产业链三个主要环节都还在抢市场卡位阶段,未来投资机会点多:
1)以磷化工三杰为代表的企业,具有磷矿垂直一体化优势。重点观察:云天化、兴发集团、湖北宜化;
2)与下游巨头捆绑、市场份额稳步提高的企业。重点观察:德方纳米、湖南裕能;
3)中游前驱体磷酸铁上下游整合、钛白粉企业转产带来的格局重构。

整理不易,请多多点赞,加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