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股票:
关联标签:
相关报告:
学了,虽然看不明白,但是我会收藏好好琢磨大师的经典之言,谢谢!
前两天刚把茅台03兄的以前闽发帖子拿出来供大家学,没想到兄现身了.多了学的机会.
大家好,感谢各位的抬爱,更多谢加油和推荐的朋友。看到不少熟面孔很让人高兴。随雨兄,你才是真高手,我们是老相识了,我发现你的面很广而且关注的票没有几个不具备看点的,这种嗅觉和敏锐令人赞叹,可惜兄太低调了,否则真是我们的福气了。
当交易成本为0时,理论上,非买点皆应卖出。
只有在资金量很大,进去了就出不来,出来了就进不去的情况下,买进条件跟卖出条件才会相差很大。
哈哈 当时发现山西汾酒的时候看到茅台03兄活跃在东方财富股吧
汾酒没辜负你在市场恐惧的时候还能那么的坚持
我跟你一样看好 可惜我没时间做长线。。。
hamjane,股吧是转贴过去,我并没有在。那个时候的坚持并没有什么可贵,毕竟很确定没什么风险,难点是现在,要盘算的东西多了一些,对错之间差别会比较大。你说没时间做长线何解。。。。。。。。
确实现在比较难,优质股估值比08年可高多了。那时候挣钱是比较确定的。
不过茅台兄的选股能力还是真强尤其是白酒股。啥时候看好目标。再开个帖子啊?盼望ING!!!
茅台兄,建议您多分分段,段与段之间,最好隔行。行吗?要不,看着字多太累眼了!!
原帖由茅台03在2010-08-25 08:09发表
hamjane,股吧是转贴过去,我并没有在。那个时候的坚持并没有什么可贵,毕竟很确定没什么风险,难点是现在,要盘算的东西多了一些,对错之间差别会比较大。你说没时间做长线何解。。。。。。。。
确实长线股卖出考虑的东西有点多 很难 也希望听你讲一讲你的方法
我觉得从资金利用角度来讲看资金效率了
我那时用的是学费 公布三季报那天早盘集合竞价进去 吃了一个板就出来了
当初觉得起码值12块钱 呵呵
默存兄好,我也觉得密了点,不过发出去就不能改动了,这一点还真不如原来的MF方便,只有请股天乐方便的时候改下了。
hamjane,你让我有点语塞,当时价钱是9块,你认为值12块,用什么方法可以计算出空间如此小的价值来?我估算价值的时候随着假设条件值的变动经常能落差出几倍甚至10几倍来,真还做不到波幅如此狭窄的价值评估来。另外,思维过程和理念贴子里已经说了,虽然表达的比较含蓄,但基本就那些东西,没有需要补充的了。
茅台兄,你是我偶像!0 3年时“穷小子”能有如此眼光以及对投资的深刻理解,冒昧问兄长当时年岁?以此判断差距,激励自身。
福海兄好:)
野史兄好,那个时候27岁吧,刚毕业没几年,确实是个穷小子,工作也不如意,整天盘算着辞职,指望在股市里挣出吃饭的钱就可以了,没成想会有这百多倍的回报。开始的时候不敢错也不能错,总有会万劫不复的感觉,晚上经常惊醒起来琢磨自己的股票,一遍一遍地看那些已经熟悉的不需要再看的内容只为求得心理安慰。当时在所有人眼中自己都是个值得惋惜的人,我亦不敢告诉家里辞职的事,一直欺瞒了两年之久。回想起来走的太悬太险,有后怕的感觉。如果再有一次,我不会有当初的选择。路有很多,没必要选这么无助和孤独的一条。至于你说的眼光和理解,其实只要多阅读和思考自然就会产生,我之前被外派在北方落后小城工作,冷清寂寞至极,就看了许多相关的东西,有了3年的准备才开户买股,头开顺利了就比较容易形成良性循环。
我曾把它分解成三个层面,一是估值倍数的不可逆,也就是说基本面看对了,但现在的倍数以后不再会出现了。二是业绩的不可逆,就是和你预想完全不同,且不是短暂偶发因素导致的。三是时间的不可逆。这不是追求买入就挣,而是要求企业的内在价值必须有增长,允许延后进行集中体现,否则就算在倍数上和业绩上是可逆的,但时间已经损失了。我认为好的估值目标应该是有换位思想,从市场多生态多偏好的角度去解释对手双方和现在与未来,它必须是合理非偶发的,从结果上能达到需求平衡的区域,如果是寄托在失控和错误中,那么就算达到,也不能否认当初设想的侥幸。另外,到倍数的理解上,我在以前的贴中也有谈到,认为我们对成长股需要担心的是错判而不是高估,也就是把不能成长的当作成长来估,因为真正的成长给再离谱的价格都问题不大。只是,这个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先前确定的之后未必真会如此,所以我们在买入的时候要把不确定考虑进去,在理论估值和不确定率中间找到一个能接受的区域,这就是我对安全边际的理解。。
谢谢,茅台兄分享。
送油+收藏+推荐
市场会变化,但是有些相对长周期的公司一直能保持比较好的持续经营,姑且认定为成长股吧,这有可能是回头看得出的结论,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里,好的公司,如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水平,市场竞争优势并没有得到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提高,那么卖出的条件应该是0,直到你想变现,。
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的资产波动不能太大,另一方面我们得考虑别人能给你多少时间,请教茅台兄,如何在淡定持股和A股大幅度的市场波动和内心动摇摆取得平衡?
在国内,白酒行业的营销机制稍微革新一点点,业绩的增长就相当可观,关键还是看管理层想不想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