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五提到的新能源汽车今天大涨,长城汽车和广汽等涨幅超过6%.,恩捷股份创历史新高,吃喝玩乐题材也爆发,长白山、峨眉山涨的挺好,白酒继续上攻。光伏行业作为典型的周期成长型行业,市场对其“强周期属性”的印象,主要来自补贴/政策周期、技术周期、产能周期,以及与行业龙头改朝换代的阶段性共振。随着平价上网实现(补贴周期影响消除),以及各环节龙头地位的固化,光伏行业成长属性(尤其是龙头的成长属性)将逐步加强,进而驱动板块和龙头估值的提升。[淘股吧]
预计2021年海外100~110GW的新增装机需求具有一定刚性,但国内50GW+的预计新增装机需求对成本高度敏感,未来一年产业链各环节的降本贡献(玻璃>大尺寸> 硅片>硅料)有望令组件价格降至平价,2021 年单晶 PERC 组件主流价格从 2020Q4的 1.7 元/W左右的现货价格降到 1.5-1.55 元/W 是可以实现的,而这一价格再叠加 182/210 大尺寸组件带来的 BOS 成本节省,将能够充分保证国内平价项目的需求释放。2020年光伏板块的整体上涨伴随了一定程度的估值提升,几个大行业龙头股价暴涨,如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但我们认为这种提升应更多看作对以往估值折价的一种修复,还远未达到任何 “泡沫化”的程度,我们预计随着平价驱动全球需求及龙头业绩增长的逻辑逐步兑现,2021 年光伏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仍有一定提升空间。目前预计已备案未建设的国家层面平价项目(包括 2019 年第一批、 2020 年第二批,以及 2020 年竞价转平价)超过 40GW,这些项目虽然没有补贴了,但只要在 2021 年底前全容量并网,则仍能够享受“以项目备案时的当地火电标杆电价上网”这一政策红利,因此只要建设成本落入可接受范围,业主完成项目建设的动力充足。
光伏核心材料及设备分析:
1、硅料:2021 年新增供给少,但整体供应量够用,受益硅片产能大幅扩张带来的产业链利润转移。单晶硅片龙头隆基为确保硅片生产原材料供应,提前锁定亚洲硅业未来5年共计12.48万吨的多晶硅料,平均2.5万吨/年。据机构测算,按2.6g/W的硅耗率计算,五年内约定采购的多晶硅料12.48万吨共可生产硅片48GW。2020年底,隆基硅片产能将达到75-80GW,若订单采购份额均摊至五年合同期,以2020年产能计算,该硅料订单将能满足隆基硅片年产所需硅料的12%左右。2020年上半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晶科能源,锁定了通威股份9.3万吨硅料,供应期为2020年11月至2023年12月,合同锁量不锁价。据行业人士测算,9.3万吨多晶硅预计对应33.7GW的组件规模,按照3年计算,对应平均11.2GW/年的组件规模。特变电工12月14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称新特能源公司与隆基硅材料公司签署了《采购协议》,隆基硅材料公司将于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料合计不少于27万吨。具体订单价格每月协商确定,按当前市场价格预估,本合同总金额约192.35亿元人民币。晶澳太阳能全资子公司东海晶澳与新特能签署9.72万吨多晶硅采购合同,供应期为2020年10月至2025年12月,平均每年采购1.9万吨多晶硅。这有利于晶澳科技完善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加强物料供应保障稳定性,完善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上机数控今年加码单晶硅业务,7月6日其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宣布在包头投资建设年产8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8月,上机数控连续两次签署多晶硅采购合同,累计购买近4.87万吨多晶硅。
2、 玻璃:供需关系“总量紧、趋势松”,龙头企业仍然量价齐升,目前来看,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双寡头优势明显,截止2019 年12月光伏玻璃企业产能合计27260吨/天,信义光能占比 28.61%,福莱特光以产能占比达到19.81%,两者产能占比合计近50%。 方面,2021年玻璃供给整体较2020年Q4将明显宽松,但难言过剩。玻璃窑炉新增投产将从2020Q4逐步释放,福莱特、信义光能、亚玛顿等均有多条产线计划投产,另一方面旗滨集团正积极切入光伏玻璃领域,新增了超白浮法产能。该机构根据不同的浮法玻璃替代率进行测算,假设2021年组件需求160GW,在低替代率假设下(背板替代率20% ),则供需比将从129%提升至141%;在高替代率假设下(背板替代率40%),则供需比将从129%提升至152%。另一方面,供需紧俏下,浮法玻璃已逐步替代背板玻璃。供给紧俏使得下游厂商开始考虑用浮法玻璃替代压延,超白浮法玻璃替代背板玻璃发电损失约在1-3W,但测算替代正面玻璃时损失达3-10W左右,目前阶段替代正面盖板玻璃尚有一定难度,下游客户目前阶段接受度不高。最后是,2021年宽版玻璃会出现结构性供应短缺,预计182及210合计玻璃供给能力在55-60GW左右。2020年之前投产窑炉最佳经济生产玻璃宽度一般最大为1100mm,也即可以满足166及以下组件的要求。182及210尺寸500W以上的组件所需玻璃宽度均超过现有窑炉的最佳经济切片宽度,仅有新建或经过改造后的窑炉(增加沿口宽度)可匹配182及210要求,因此预测2021年宽版玻璃将出现结构性短缺。
3 逆变器:格局 盈利能力稳定,受益国内市场高增与出口替代共振。展望未来5年全球逆变器行业的价格趋势和需求,我们预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从2020年的122GW增长到2025年的346GW(CAGR13%),相应地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从458亿元增长至1096亿元,除华为以外的行业出货金额前五家中国企业(阳光、锦浪科技固德威上能电气等)合计占有率将从2019年的15%增长至30%,从88亿元提升至3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
4、设备:处于产品尺寸迭代期+PERC 订单大量交付+新型高效技术订单快速增长的最甜蜜阶段。大尺寸技术迭代利好设备供应商。G12在600W+组件优势明显,目前供不应求、明年需 求30-40gw。近两年新扩长晶炉可改造为G12,预计2017年前约40gw产能将被淘汰,将利好核心设备供应商。未来三年HIT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5-201亿元。同时由于HIT设备技 术门槛较高、产线一致性要求严格,未来电池片设备企业竞争格局将趋于集中,且整线设备供应商将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目前国产电池片设备龙头厂商捷佳伟创迈为股份有望率先完成HIT设备整线布局,充分受益于HIT电池技术迭代浪潮。
1)从供给端测算:目前全球HIT实际产能约为3-4GW,现厂家已公布规划约为40GW, 还存在37GW左右缺口,若按照HIT国产化后设备投资价格5亿元/GW、规划产能未来三年内投建测算,未来三年HIT设备市场空间约为185亿元,对应年均市场空间约62亿元。
2)从需求端测算:根据我们测算分析,未来三年HIT设备市场空间约为201亿元,其中2020-2022年市场空间分别为28、60、113亿元。
组件扩产动力强劲,高效技术成为首选。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国内组件产能 151.4GW,预计2020年达到200GW以上,其中前六家组件产能达到150GW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已有41个组件扩产项目,扩产规模达到296.3GW。而具体技术路线高效组件成为首选,有8家企业扩产了38.39GW异质结组件,投资金额达到69.25亿元。组建设备厂商金辰股份先导智能奥特维将充分受益。
从光伏设备行业各环节重点上市公司盈利角度看,毛利率方面,单晶炉、电池片设备、组件设备均在30%-40%,切片机毛利率较高,达到近50%。净利率方面,切片机可达30%左右,单晶炉和电池片设备净利率在20%左右,组件设备稍低,略高于10%。

光伏硅片环节核心工序
5、 硅片 组件:存在预期差的环节,市场预期偏低,但实际景气度及龙头 盈利能力表现超预期的可能性大。近期,东方日升、晶澳、通威、阿特斯、晶科等光伏企业的光伏组件、多晶硅、硅片等项目陆续开工、投产。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多月,已有9家光伏企业发布项目开工、投产信息,共涉及33.2GW光伏组件、41.5GW硅片/拉棒及切片以及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投资金额超过320亿元,地点遍布浙江、云南、内蒙古、安徽、上海五省。

利用更大的硅片进一步降低成本,182mm与210mm两种路线不仅引发业内人士讨论,更是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182mm和210mm硅片两大阵营出于技术、成为等因素各抒己见。那我们先来了解两者的情况,再深入讨论会更显理智。
182硅片阵营主要以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江苏润阳悦达、江苏中宇光伏、潞安太阳能这七家为代表,他们共同倡导建立182mm*182mm的光伏硅片标准(M10),将182mm×182mm硅片尺寸作为研发下一代硅片、电池、组件产品的标准尺寸。目的在于避免由于各家企业采用的硅片尺寸不统一,造成光伏产业链上包括硅片、电池到组件以及玻璃等辅材的制造成本上升,推动整个行业建立基于统一标准的供应链体系,实现装备制造体系和客户应用体系的标准化,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182硅片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硅片、电池、组件产线的兼容能力,降本增效的能力比166硅片强。对组件企业来说,相对210毫米而言,182毫米的硅片、尺寸池在市场上更容易购买。210硅片则以中环为代表,210硅片降本增效能力最强,全面兼容未来光伏技术,无论是N型电池技术,还是和钙钛矿叠加,未来都以210为标准。另外平价上网的压力将两者的差异明显放大,倒逼客户选择度电成本最低的产品。确实,以目前210硅片的生产条件,在实际生产运输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问题,而且因为现有产能不能通过技改从156升级到210,同时Perc电池片已经陷入了猛烈的价格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电池厂商新上电池产能的动力不足,所以短期看,210硅片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暂时无法实现。但是,暂时的障碍不会成为一直的束缚,且现在投资的210硅片生产线不存在被淘汰的风险,210尺寸硅片大通量带来的好处是无法逆转的历史潮流。反观182硅片,尽管兼容当前产业链各环节实际情况,却又不得不为1年后缺乏竞争力而担忧,尤其是电池产能的投资不可能在1年内回收。
可以说,这两个是一个力争当下,一个着眼未来,并没有好坏之分,顺应历史潮流终将被时代吸纳。而往往当下是未来的基础,而未来是当下的延续。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技术的更新替代,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哪一种技术更应推而广之不应该只看现有条件,还要着眼未来发展。
从当前的形式看,适合当下产业链的各环节生产条件的180+硅片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开始的覆盖面将比210硅片的覆盖面更广。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现有的210硅片技术瓶颈被突破,规模化生产扩大,届时市场又会给出一个新的答复。中环股份作为210系硅片的行业先行者,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未来将随着大硅片的广泛应用有望带领推动光伏行业新一轮的革新浪潮。目前中环股份在呼和浩特的单晶晶体产能已突破30GW,未来五期项目建设达产后,产能将突破55GW,正在建设的五期项目全部为210尺寸硅片产能,达产后将大幅提升公司业绩,巩固公司龙头地位。同时210硅片领域布局较少,行业公司必然尽快抢占先发地位,尤其是剩余产能少且资金充足的企业,必然大幅加快投产速度,参与早期细分市场雏形的形成,最终赚取高额利润。多家企业露出头角,爱旭科技、东方日升、通威借助于210,有望重新分配市场。爱旭科技计划在2022年完成45GW的电池产能,占据全球20%的市场份额,而东方日升也不甘落后,大幅投资210组件生产线。通威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资210边长的12寸直径的设备。
基于“超额增量”逻辑和预期差角度,布局 2021 年光伏板块机会,其中“超额”来源于三种途径:
1)技术路线变化带来的高于行业平均的产品需求增速:过去十年的单晶硅片,当前及未来的玻璃、电池设备。
2)企业市占率提升(龙头优势明显+当前集中度低):组件、玻璃、逆变器、硅料。
3)单 W 价值量、单位产能收入 盈利 的提升:玻璃、跟踪支架、胶膜。
此外,有望受到政策催化的新增市场:储能(设备+系统集成),以及摆脱补贴拖欠问题后有望成为稳定回报资产的优质电站运营商。
光伏核心公司汇总:
 A 股: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福莱特、晶澳科技、东方日升、上能电气、电池设备(捷佳伟创、迈为股份、金辰股份、京运通晶盛机电)。
 港股: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信义能源。
 此外建议关注:受益产能限制政策有望放开的二线光伏玻璃企业(亚玛顿、金晶科技、旗滨集团),格局较好的核心辅材供应商(金博股份赛伍技术福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