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1月30日,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电子向客户发送了产品提价通知后。据报道,业界传出,盛群(合泰)、凌通、松翰、闳康、新唐这五大中国台湾MCU厂近期因此同步调升报价,部分品项调幅超过一成,交期破天荒拉长至四个月,是继驱动IC、电源管理芯片、MOSFET之后,又一出现涨价声浪的半导体关键零组件。[淘股吧]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即微控制器,也被称为单片机,是将计算机所包含的运算器、计时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内存等集成在一颗芯片上,将其应用在不同产品里,从而实现对产品的运算和控制。 MCU一般分为 8 位,16 位和 32 位,不同位数对应不同的细分领域: 8 位单片机常见的应用产品如计算器、玩具、计量秤、充电器、温湿度计、遥控器、马达控制器、键盘等;16 位和 32 位 MCU主要应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汽车电子、电机驱动、安防等。根据 MCU 用途等级,通常可分为商业级,工业级,汽车级及军工级。从对工作温度,交付良率、 工作寿命的要求来看,主要针对消费类电子的商业级 MCU相对较低, 其次是针对工业电脑、器械控制的工业级 MCU,而汽车电子所采用的车用 MCU,则是要求和难度要远高于前两种,仅次于军工级。在汽车 电子芯片领域,MCU 应用范围较广,从车身动力总成,到车身控制、 信息娱乐、辅助驾驶,从发动机控制单元,到雨刷、车窗、电动座椅、 空调等控制单元,每一个功能的实现背后都需要复杂的芯片组支撑,其中 MCU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在一辆汽车所装备的所有半导体器件中, MCU 占比约 30%,平均每辆车包含 70 颗以上的MCU 芯片,需要实现车内各类应用场景,同时对安全性要有足够保证。
MCU价格过往“只跌不涨”,但今年晶圆代工产能供应不足,加上下半年起消费性、车用等客户开始大力回补库存,导致MCU面临供给短缺状况。有业者透露,“这是MCU产业近二、三十年来,难得一见的奇景”,并打破过往价格“只跌不涨”的惯例。盛群(合泰)证实已有涨价,主要锁定新进订单,而且是毛利低于40%的产品专案,涨价幅度不一。如果是客户原来就下的长期订单,价格并没有调整。盛群指出,上游晶圆代工厂涨价,从明年开始的产出适用新价格,后续还要进行封测等程序,所以对其成本的影响,大约从明年第2季开始反映,至于前述对客户价格调整为该公司带来的助益,预计则到明年下半可以显现。松翰则表示,该公司主要是调涨一次性烧录(OTP)产品的价格,大致是针对单价与利润较低的产品线,以反映上游晶圆代工涨价。另外,医疗量测MCU产品方面也有压力,因此与客户洽谈希望能反映成本。凌通表示,受惠行车纪录器、外接镜头需求不错,有调涨多媒体IC价格,另外在触控家电部分,烘焙、气炸锅、加湿器等需求也有回温。新唐由于在增资阶段,不便多作回应。由于新唐是中国台湾32位元MCU指标厂,业内人士看好,新唐同步受惠这波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产品涨价,更为营运增添正面助力。
从历史规律上判断,一般半导体周期下行 4-5 个季度,上行 2 年时间左右。目前我们正处于半导体周期下行周期走完,开启景气上行周期的拐点。半导体周期上行的显著特点是涨价,一般从8寸产品先涨价,比如功率,模拟,TDDI,指纹识别等,然后再是 65-90nm 的 12 寸产品,比如MCU,智能卡,CIS 等,最后全系 列产品涨价,走完整个半导体周期。我们重点介绍国内几个MCU行业上市公司给大家做投资参考!
东软载波做为集成电路新增长标的,产业链布局完整。东软载波目前已形成芯片设计、能源互联网、智能化应用三大布局,2019 年主要收入来源为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69%)和集成电路(26%)。公司上游掌握芯片资源,2015 年收购上海海尔以来集成电路市场快速打开、营收复合增速高达70%;下游对接国网、电表龙头,通信领域之外,产品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顺利通过苹果HomeKit 产品认证,MCU 芯片获阿里云 LINK 物联平台认证。新基建、5G-AIoT 催生行业景气。载波通信领域,高速、双模通信发展趋势明确,公司国内首创HPLC双模低速与HPLC双模高速产品,先发优势突出,市场地位稳固,我们认为有望提升份额。能源互联网领域,公司聚焦智能用配电、布局全面,我们认为将受益智能电网投资加码、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加速。集成电路领域,公司已构建全面满足物联网需求的芯片产品组合,MCU 芯片持续更新迭代,并先发布局 Wi-Fi 芯片、锂电池管理芯片,我们认为将受益于集成电路国产替代加速、物联网终端设备放量;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打造了符合 G3-PLC 标准、Wi-SUN 标准的产品线,海外业务亮眼,2015-2019 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 147%。5G-AIoT 引领楼宇、家居智能化发展,公司拥有全套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未来将逐渐步入收获期。 经营高效、盈利稳健,研发加码新业务布局、成长可期。公司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毛利率稳定在 58%左右,净利率及人均创利水平显著领先同业;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资产运营效率较强。2019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升至 19.22%,研发人员占比保持在 67%以上,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投入转化成果效率高,各业务板块研发储备满足前瞻需求。
物联网 WiFi MCU 芯片龙头乐鑫科技,AIOT 行业增速持续维持 30-40%,智能家居爆发式增长,公司精简设计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性价比优势,及公司构筑的独特的开发者生态,很好的解决了消费物联网市场成本敏感和琐碎的中小客户主导需求的痛点,长期竞争力优势稳固;公司三季度业绩环比大幅改善,经营向上拐点确立,四季度有望继续高增长。近日公司发布全新低成本 IoT 芯片 ESP32-C3,兼容ESP8266 模组,继承 ESP32 成熟软件架构,支持WiFi+蓝牙 5.0,搭载 RISC-V 处理器,进一步强化 AIoT 芯片市场竞争力。
11 月 24 日,芯海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 MCU 已广泛应用于小米等众多公司的 TWS 耳机充电仓中。资料显示,芯海科技是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于一体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高精度 ADC、高性能 MCU、测量算法以及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研发设计。
合肥杰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杰发科技”)前身为台资联发科的汽车电子事业部,主攻 CAR AP 系统芯片生产销售。2013 年,杰发科技为联发科全资子公司,同年推出第一代车载导航芯片。2017 年,四维图新出资 38.75 亿元高溢价收购杰发科技,同年公司推出汽车音频功放产品。2018 年,推出车规级 MCU 芯片7811,是国内首颗 32 位车轨 MCU 芯片,打破了车轨 MCU 芯片领域国外完全垄断的局面,已被多家客户导入和量产。2019 年,推出智能座舱 SOC 805 芯片,获 AECQ100 Grade 3 验证通过;发布国内首颗自主研发的车规级 TPMS 全 功能胎压芯片,也已于 2019 年 11 月量产。杰发科技凭借后装市场占据优势,与在前装市场行业地位领先的四维图新互补,互相提升对方在前装、后装市场的竞争力。预计未来ADAS芯片等多款新产品也将陆续投入市场,逐步打开我国汽车自主芯片行业的发展局面。公司历史十年专注汽车电子芯片研发与销售,产品覆盖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微控制器 MCU、功率半导体(AMP 车载功率 芯片)、传感器(TPMS 胎压监测芯片)以及车载信息娱乐等四大细分领域。公司合肥设立总部负责芯片设计,在深圳设立市场运营,上海为芯片设计及验证,武汉则是算法团队(音频及视频算法等)。同时,鉴于车规级的高要求,公司打造了全球顶尖的供应链体系:前装部分,将芯片出售给 tier1 厂商,如华阳、德赛等厂商将零部件供给整车厂;后装部分,公司直接出货给飞歌、恒晨、路畅等企业,之后到终端客户。截至 2020 年 6 月,公司芯片累计出货量达 6000 万颗,员工人数 超 300 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 80%。2020 年上半年, 公司第一代智能驾驶座舱芯片斩获国内知名 Tier1 品牌商德赛西威订单, 并获得其他 Tire1 和系统设计公司认可,多个项目开始进入到 design in 阶段;第二代车联网芯片、第一代 MCU车身控制芯片,TPMS 胎压监测芯片开始量产出货;第二代 MCU的工程样片验证成功,第二代的 AMP 和 TPMS 芯片完成流片。
近日,中颖电子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的MCU 芯片产品供应近期内确实不足。公司主要产品家电主控芯片销售同比增长15%;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市场需求旺盛,实现了较高的销售增速;公司锂电池管理芯片自下半年开始迅速增长,主要是公司前期在动力电池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市场拓展;由于疫情引发的相关需求,健康医疗以及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市场需求也大幅上扬。对于持续性,我们认为营收端受锂电国产替代及家电需求和变频化景气持续,营收端分业务看(1)锂电管理未来几年在手机前装、笔记本电脑、共享电动车开始放量等保持高速增长,(2)MCU 目前订单充足,产能是主要瓶颈,随着国产替代 逐步加快及变频带来单价提升预计保持在中高速成长,(3)Amoled 驱动今年爆发带来结构调整,Pmoled 持续下降,目前产能同样受限,我们预计明年营收继续放量且规模化后有望实现盈亏平衡,公司此前拟对芯颖寻找产业资本增资也是对未来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