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

1、大盘指数分成两个阵营,上海的三个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都是箱体震荡格局,目前都是运行的了小箱体的顶部,是否突破就要看节后的表现。另外一个阵营的指数是深证成指创业板,中小板,科创板都是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中证500,和国证2000这些指数都已经涨了好一段时间。

本质上来说,指数的差异表现,就是因为权重股核心资产的表现。比如上证50指数最弱势,主要还是因为大金融成为太高,而大金融甚至比核心资产都要弱势,所以指数被影响大。核心资产大部分还在复苏阶段,并没有完全扭转趋势,所以沪深300还是震荡格局。但是医药,医疗,白酒新能源,科技,这些行业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了。

不是所有的核心资产都不行,目前是分化严重,对冲严重,所以指数表现成为震荡,但这种情况节后可能会发生变化,节后预计会出现一个共振的回升周期,也可能是这轮反弹的高潮阶段,如果不能共振,那么还是保持震荡格局,也 不会有太大的向下杀跌风险,调整也都是温和为主。

2、外围市场美股走势一般,也是分化严重道指比较稳定,没怎么跌,就是纳指跌得多,科技股普遍在假期期间下跌较多,不过还不是那种暴跌,只要不是美股暴跌,个人认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就是开盘价的问题。今晚还得看美股的表现。

3、全球大宗商品期货持续走强,假期期间美股和港股的有色板块全面大涨,铜,铝,钢,原油等等都是表现强劲,有色板块依然是近期保持趋势向上的行业。

4、节后市场进入到业绩真空期了。一直到6月底这个阶段都是业绩真空期,4月底最后的几天,由于一些业绩差公司形成的杀跌冲击在节后就没有了,市场的这部分做空动力消失,同时业绩优秀行业的好公司,应该会有一轮针对半年报业绩的更好预期的一个行情周期。

基于一季度的业绩来看,二季度还能保持环比和同比加速增长的行业大概是有这么几个方向,医药,医疗,主要还是全球新冠没完没了的再出新状况。大宗商品,有色,化工,航运,这些目前看二季度还得高增长。半导体科技,主要是汽车芯片,面板,这部分二季度肯定更好的业绩表现。

主线

1、次新:次新股目前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游资为主的概念炒作,都是连板模式,跟基本面无关。第二阶段的次新股行情是以基本面为主的行情,大部分是机构和游资混合作战,这部分次新股基本都是中大型公司,业绩优秀,行业看好,得到了机构资金的快速建仓和游资的炒作,目前基本都是走趋势,强势推进当中,目前这部分的次新股行情还没有结束,节后依然会保持很高的热度和强势。

2、医美疫苗:医美概念股目前是市场最强势的热点概念,从去年开始的短线炒作,变成了今年的趋势行情,且不断有相关概念个股走牛,形成了持续不断的轮动,现在应该是高潮阶段,对于有些暴涨的医美概念股应该要小心了。但是医美整体概念还是会保持热度,机会在潜力和低位的医美概念股。

除了医美还有疫苗题材,新冠疫苗,有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开始获得相关收益,而且就目前的疫情来看,新冠疫苗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这个题材节前刚刚开始发酵,个人认为节后会有更好的表现。由于医美和疫苗的强势推进,整个医药医疗板块都会有明显强于大盘的表现。

3、有色资源:还是老问题,大宗商品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天天新高,但是个股表现没有那么亢奋,个人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市场的资金不充足,分配到有色板块的资金不太够。另外一方面有色板块缺乏足够多的机构资金认可,这也是最近10年有色板块也没有啥大行情的关键,尽管这一轮商品期货的牛市已经相当厉害,但国内的机构资金还是采取了保守的态度,港股,美股相关股都涨的非常好。

个人认为这个还是需要时间来改变,如果目前大宗商品的高位价格能维持到5月底,那么基本上二季度的这些铜,铝,钢,锂,钴,土,公司的业绩会比一季度还要好,动态估值进一步降低,那个时候应该会有一部分资金认可这个行业的复苏,其实只要商品期货一直强劲的状态,早晚是有一波大行情,现在不能爆发,憋到后面,反倒有可能变成更凌厉的行情。

4、科技:半导体科技已经开始走上升趋势了。在半导体里面表现强势的是汽车芯片方向,和led面板方向,半导体现在整体泡沫不大了,业绩差得早都跌得面目全非,业绩好的优秀的,动态估值也下来很多。后期发展肯定不是以往的大规模普涨,而是细分行业加核心资产为主。

消费电子还在底部揉搓,位置都比较低,估值也低,包括核心资产,现在就是差催化剂了,或者大盘引领带动。风险不大,机会多,值得重视。

策略

1、游资短线

情绪回升周期,容错率开始回升,但依然无法跟前一阶段相比,机游混合模式的短线开始复苏,尤其是在医美和优秀次新两个方向上。

重点方向:次新,有色,医美,疫苗。

2、机构波段

核心资产至少一半都在复苏,节后会更多的复苏,大金融基本短期见底,开始做多贡献为主。

重点方向:消费,医疗,有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