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以来,市场已经发生了多次风格转换,有以大为美,有穿越牛熊,也有周期逆袭。下面我们来捋一捋5个季度以来市场发生的转变,看看下一个机会点在哪里。

2020年一季度:芯片+医药

因为疫情影响,此时市场情绪极度低迷,科技股因为之前的“卡脖子”备受关注,一季度科技ETF芯片ETF等全面上涨。

医药、医疗则受益于疫情影响,口罩、手套、消毒液一路上涨。

2020年二季度:白酒+消费

2020年报和一季报结束后,市场开始对科技股进行反思,白酒和消费成为“核心资产”,从这个时候起,茅台以及各路茅台们,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而因为IPO开始加速发行,市场拥抱大蓝筹,中小市值个股跌跌不休。

2020年三季度:白酒+消费+新[gubar]能源[/gubar]

7月之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全面上涨。宁德时代比亚迪隆基股份成为锂茅、车茅、光伏茅...

2020年四季度:白酒+新能源+猪肉+周期

这里说的猪肉,几乎特指牧原股份,周期股则是从11月开始启动的有色煤炭钢铁;代表性的个股是中国铝业江西铜业郑州煤电贵州茅台继续疯。这个时候资源股上涨,除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还有进入采暖季,季节性炒作煤炭和天然气的因素。

2021年一季度:白酒(2月18日后崩塌)+碳中和+周期+次新+一季报

春节前,股市的主宰,依旧是抱团股,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冒头的“核心资产”加速上涨,带来了基金的快速壮大!直接的结果就是1月份频繁出现日光基金,到春节之前,新发基金规模已经7000亿左右。基金疯狂发售,基民狂欢。到春节之后,戛然而止。

取而代之的是抱团股全面瓦解,中小市值个股开始估值修复。题材股横行,碳中和把传统高能耗的强周期行业:钢铁、煤炭、电力、有色、化工挨个爆炒一番,然后炒作燃气、水务环保园林...直到今天,依旧还没有跳出这个圈子。

中小市值个股普涨行情之后,超跌次新股展开反弹,一季报行情也全面铺开。

清明节之后,周期股再次熠熠生辉!一季报是周期股的高光时刻!前天中远海控暴增52倍,2天最大涨幅20%,刚刚中国铝业公告一季度预盈9.67亿元,同比增长约30倍。显然,这是周期股的魅力,非传统“核心资产”可比。风水轮流转,拥抱核心资产(俗称抱团)的朋友也别眼红,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是不公平的。

一种思路:选取一季报业绩预增超过400%,市值大于200亿的强周期股,市值太小的票容易被操纵,市值大的强周期,一旦业绩扭转,会有上涨的惯性。但是,这些周期股也不能做长线,一季报、中报,基本上就这两个时间点了,到第三季度,业绩增速会快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