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l 观点财经[淘股吧]
作者 l 大钊
在今年3月份第一次递交的上市申请失效后,绿茶餐厅(以下简称“绿茶”)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自2008年在杭州西湖边开设第一家餐厅算起,绿茶已经过13年的发展。
招股书显示,绿茶共拥有185间餐厅,覆盖中国17个省份、四个直辖市及三个自治区。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就2020年的收入及餐厅数目而言,绿茶餐厅是中国第四大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
今年迄今为止,奈雪的茶、德克士、海伦司、绿茶、捞王等大众耳熟能详的餐饮企业均积极拥抱资本市场,但是鉴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对餐饮企业的态度可谓“两边倒”。
奈雪的茶作为近几年最火的茶饮品牌之一于今年6月30日在港股敲钟,截至11月19日收盘报9.5港元/股,较19.8港元的发行价已经跌去47.9%,距离腰斩也仅一步之遥。而9月10日敲钟的海伦司小酒馆,首日就大涨24%。
显而易见的是,随着更多餐饮相关企业上市计划稳步推进,投资者有了更多可选标的,各种资源无疑会向头部企业聚集。在这样的前提下,绿茶餐厅选择此时上市,会被资本市场看好吗?
餐饮市场加速资本化
2020年的新冠疫情突袭,几乎让每个餐饮从业者都意识到了现金流的重要性。
为了丰富现金流,各个品牌一边着手推新品、拓渠道,一边积极拥抱资本。2020年全年,餐饮业有117起以上的融资,涉及快餐、茶饮、供应链、餐饮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到数亿元。
2020年餐饮市场的融资潮,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疫情影响,餐饮企业面临着现金流压力与抗风险能力的重要考验;
另一方面,海底捞、九毛九等企业在二级市场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也给一级市场以信心。
其中典型的投资如:
巴奴毛肚火锅接受了番茄资本近亿元投资;
华资本投资近亿元加码餐饮黑马“文和友”;
IDG资本、启承资本、嘉御基金和不惑创投,投资锅圈食汇近9亿元,用以抢占家庭火锅市场等。
图片来源:安信证券
从融资赛道来看:
融资热点从2019年占比35.6%的咖啡转移至了供应链,2020年供应链占比为28.8%;
其次为火锅和茶饮,2020年占比分别为19.7%和19.5%;
餐饮服务的融资金额出现了大幅缩减,由2019年的占比23.1%降低至2020年的8%。
在二级市场上,内地多家连锁餐饮企业相继在港上市且受到资本市场热捧,典型的代表是海底捞和九毛九。海底捞于2018年9月登陆港交所,目前市值超过2700亿港元;九毛九于2020年初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超过450亿港元。
随着餐饮整体的生意体量越来越大,资本化率也有所提升。近年来选择上市的餐饮企业在资本市场也有亮眼的表现,海底捞、九毛九上市至今股价涨幅在200%左右。
一方面,各大上市餐饮公司在市场资金的助推下,各自的餐厅网络均获得了稳定的扩张。例如:
九毛九集团于2020年1月成功上市以后,2020年全年已完成从336家增加至381家餐厅的扩张,增长率为13.4%;
海底捞自2018年9月上市港股后,截至2020年12月,已从341家餐厅扩张至1298家,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95.1%;
呷哺呷哺于2014年上市前的421间餐厅,扩张至2020年底的1061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6.7%。
另一方面,上市之后具备资金优势以及更强的抗风险能力,疫情过后的餐饮企业上市进程在加快,今年以来,捞王、德克士、老乡鸡、老娘舅等餐饮企业也纷纷准备上市。
餐饮企业为何在2021年扎堆上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在2020年损失惨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年餐饮收入39527亿元,下降16.6%。其中,限额以上餐饮单位收入8232亿元,同比下降14%。
在堂食收入骤降、餐饮企业进账难的背景下,房租、水电、人力等多项刚性成本仍然存在,多数餐饮企业面临既不能开源,也无法节流的窘境。
从市盈率来看,由于2020年年报披露,餐饮企业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使得整体PE、PS等估值水平出现被动上涨;
然而伴随着餐饮企业2020年年报披露后,大部分公司2020后半年出现业绩恢复、翻台提升的积极表现,后续估值出现修复迹象。
初代“网红”遭冷落
从第一次递交上市申请到申请失效,绿茶作为老牌网红餐厅,其上市之路却并不被看好。
招股书显示,绿茶源自王勤松、路研夫妇在2004年创立的绿茶国际青年旅舍。目前,王勤松、路妍夫妇通过全资控股的YieldingSky、Contemporary Global Investments以及家族信托企业,控制绿茶65.85%的股权。合众集团通过Partners Gourmet持有绿茶餐厅28.2%的股份。
2009年,绿茶就被大众点评网评为“2009年度最受欢迎餐厅Top 50”。
然而,随着一波又一波网红餐厅的崛起,昔日的“网红餐厅”早已不见昨日的辉煌。在红餐网发布的“2020中国餐饮品牌力百强榜”,以及入围“2021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的200个餐饮品牌中,均无绿茶。
此外,绿茶餐厅招股书披露的经营数据显示,公司受新冠疫情冲击明显。
图片来源:招股书
2018-2020年,绿茶餐厅收入分别为13.12亿元、17.36亿元、15.69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4440.1万元、1.06亿元、-5526.2万元。
2021年前五个月,营业收入为9.06亿元,净利润为4833.6万元。
对于亏损原因,绿茶称由于整体客流量及同店销售额大幅减少,其中仅有广东地区业务增长8.7%,其余地区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绿茶坦言,公司盈利能力与多项因素相关,包括餐厅的扩充及表现、竞争格局、新冠疫情等。因此,公司收入增速可能不及预期,增长未必足以抵销成本及开支的增加,未来可能产生亏损。
事实上,绿茶作为老牌网红餐厅已经离“网红”这个词越来越远。
一方面,相较于川菜、湘菜等传统菜系自带的“地域认知”,绿茶融合菜的定位使其在进入新市场时,往往需要大量的用户教育,这也使其很难实现地域突破。其招股书亦显示,绿茶的营收主要来自于华东及广东地区。
另一方面,作为聚焦融合菜系的新式中餐,绿茶既不像海底捞、西贝这样的传统“餐饮网红”,将自身品牌与“火锅”、“西北菜”等饮食大类进行捆绑,也不像太二酸菜鱼、和府捞面这样锁定单一赛道实现重点突破,对于餐饮消费更加多元化的年轻人群来说,在口味和菜品上都缺乏标签的绿茶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
对于逐渐暗淡的“网红品牌”光环,绿茶也在招股书中的风险提示部分提到:
其业务依赖市场对绿茶品牌的认知度,倘若无法保持或增强品牌知名度,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因此,绿茶目前所遭遇的经营压力,或许更多是来自于品牌危机。
对标海底捞、九毛九
除了自身危机,绿茶在面对其他全国性连锁餐饮品牌时也不占优。
从规模来看,海底捞营收和利润大幅领先九毛九和绿茶餐厅,营收上2020年海底捞(286.14亿元)>太二酸菜鱼(19.6亿元)>绿茶餐厅(15.69亿元)。
图片来源:安信证券
净利率方面,2018、2019年海底捞(8%-10%)>九毛九的(5%-7%)>绿茶餐厅(5%-6%)。
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品牌净利率均有不同程度波动,海底捞2020年净利率仅为1.08%,九毛九集团为5.08%,绿茶餐厅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净利润出现亏损,净利率为-2.7%。
翻台率方面,疫情使得行业整体翻台率下降。
2020年海底捞集团翻台率下滑严重,主要是受餐厅密度提高以及新冠疫情两方面的影响,从2018年的5次/日、2019年的4.8次/日降低至3.5次/日,于可比公司中翻台率下降幅度最大;
九毛九集团旗下九毛九品牌翻台率于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2.4次/日、2.3次/日和1.7次/日,下降明显;
绿茶餐厅2018年翻台率为3.48次/日,2019年小幅下降至3.34,于2020年降至2.62。
图片来源:安信证券
总结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人均外出就餐费用亦由2015年的人民币2353.2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3337.2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外出就餐频率预期将增加,并形成外出就餐文化。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项指标来看,餐饮增速也在恢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10月份餐饮收入446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0%,同比增长2.0%。1-10月,餐饮收入37211亿元,同比增长25.7%。
随着疫情控制趋于稳定,2021年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大众餐饮标准化程度提升将持续推动餐饮消费的增长。故长远来看整个餐饮赛道的前景依然向好。
可是对于绿茶来说,上市并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融资、募资以快速开店也不是餐企发展的唯一方式,如何长久且正向的存于市场、如何持续为顾客的餐饮需求提供受欢迎的解决方案,并给予投资者以信心,或许是餐饮企业应时时费心思的事。
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围城》里有句名言,“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如今餐饮企业扎堆融资、上市或许正应了钱钟书的这句话。
参考资料:
惊蛰研究所:《绿茶再次冲击IPO,老牌网红如何翻盘?》
安信证券:《从绿茶餐厅上市,看后疫情时代的中式连锁餐厅运营情况如何?》
国信证券:《港股消费行业2021中期投资策略:后疫情时代关注餐饮服务业复苏,国产品牌在不同领域显示强劲势头》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